唐遠遠
【摘要】目的 探討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60例進行隨機分組,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30例,所接受的護理措施分別為康復護理措施及常規護理措施,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吞咽功能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結果上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對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保證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腦出血;早期吞咽障礙;康復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2
腦出血患病后損害患者神經系統,治療后患者極易出現吞咽障礙,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如在手術治療后加以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保證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意義重大[1]。本文主要對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法和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進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見表1)
1.2 護理措施
全部患者接受手術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分別接受常規護理及康復護理,具體為:
1.2.1 心理護理
在患者住院期間,耐心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告知其出現吞咽困難為正常情況,以免患者出現焦慮等負面情緒。多對患者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告知其經過耐心的康復鍛煉后不良癥狀可以得到改善,為患者樹立疾病康復的信心[2]。
1.2.2 口腔護理
每日早晚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在患者臥床時,口腔會出現的脫落上皮,護理人員需及時對其進行清理,飲食后清理食物殘渣。如患者存在牙周病,需及時進行治療,確定患者無感染,潰瘍。
1.2.3 飲食指導
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評分,根據得分為患者準備合適的食物,進食前做好準備工作,保持病室的安靜整潔,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向患者健側喂食,喂食少量。喂食時,如患者有咳嗽,氣促,吞咽困難等異常,需立即停止喂食,進行對癥處理,喂食時,少食多餐。
1.2.4 吞咽困難
對患者的吞咽困難癥狀進行間接鍛煉,首先訓練的是舌肌和咀嚼肌,抗阻力鍛煉,或輔助患者完成舔嘴唇,咀嚼的動作;吹氣訓練,囑患者叼住吸管吹氣,每次吹氣20次。再進行發聲練習,選擇一些需要爆破發聲的詞匯,發聲時需維持嘴部生理外形;將棉棒沾取冷水后冷凍,刺激患者軟腭,咽后壁等口腔部位,改善患者吞咽反射能力,每次刺激5~10次即可。還可通過喂食直接進行吞咽訓練[3]。
1.2.5 嗆咳處理
如患者發生嗆咳,當嗆咳量較少時,可拍打患者后背使患者咳出食物;如嗆咳較為嚴重時,需雙手交叉放在患者胸前,用力按壓劍突部位向上,刺激患者將食物咳出。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吞咽功能評分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18.0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吞咽功能評分上的比較(見表2)
2.2 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上的比較(見表3)
3 討 論
腦出血患者行手術治療后,患者因為吞咽困難,擔心疾病,難以進食心理多表現出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時甚至抵觸后續治療,故需及時實施心理護理,以使其各類負面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保持心情舒暢,積極配合各種治療護理,保證療效。為改善預后,提升患者吞咽功能,需在鍛煉前清潔患者口腔,進行飲食指導,及時處理嗆咳,方便開展后續的鍛煉。鍛煉時,需避免口腔肌肉群出現廢用性萎縮,增強吞咽靈活,以免患者誤吸[4]。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康復護理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復良好,預后良好。但研究因為樣本較小,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綜上所述:對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對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保證療效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柏慧華,姚秋近,祝曉娟,等.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299-301.
[2] 茅俊華.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60例康復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8):202-203.
[3] 肖 穎.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康復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61-162.
[4] 徐蓓蓓,沈靜娟,周 燕,等.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的臨床康復護理效果[C].2016年《中國醫院藥學雜志》學術年會,2016:196-19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