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榮
(1.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金屬礦山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3.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目前,生活污水的主要處理方法為生化處理,生化處理工藝曝氣量大、多級脫氮過程、需補充碳源、占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且操作管理復雜。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通過研究高效處理生活污水工藝,推動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向節能、經濟、高效方向發展。目前,國內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水平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1]。
為此,試驗采用四維脫氮除碳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四維脫氮除碳生物反應器集合折流反應器、氣升式環流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池和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的優點,無需回流、反沖洗設備和二沉池等后續處理單元,同時具有投資少、效率高、能耗低和操作維護簡單的特點。
試驗流程為生活污水先由原水池經提升泵進入高位水箱,高位水箱的生活污水自流進入反應器;兩個閥門控制反應器的進水,一個閥門控制主流量,另一個閥門控制后續處理單元的分流流量,反應器最終污水溢流出去。試驗流程見圖1。
試驗裝置包括原水池、高位水箱、四維生物脫氮除碳反應器、風機、水泵和控制裝置。主體裝置為四維生物脫氮反應器池體、填料、風機和控制裝置。
(1)池體。池體材質為有機玻璃,尺寸為90 cm
×40 cm×90 cm,容積為240 L。

圖1 試驗流程
(2)填料。填料為復合填料,總高度為65 cm,距池底10 cm,包括纖維填料和顆粒濾料。顆粒填料采用陶粒濾料,安裝位置為進出水單元,直徑為3 mm,高度為10 cm;纖維填料單片直徑為150 cm,間距5 cm,進出水單元分別每組安裝11片,中部單元分別每組安裝13片,總共24組[2]。
(3)曝氣系統。反應器內均勻布置8根曝氣軟管,分別由8個電磁閥控制。
(4)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采用PLC控制系統,電磁閥狀態分別由PLC系統的8個控制位控制,電磁閥啟動和關閉時均延時10 s。
試驗用水取自某大學校內生活污水出水口,具體水質見表1。
試驗階段為提高原水的COD和NH3-N濃度分別投加葡萄糖和碳酸氫銨。接種污泥為馬鞍山市某

表1 試驗生活污水水質 mg/L
注:pH值無單位。
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回流污泥。反應器運行中,進水流量為24 L/h,單點曝氣量為0.4 m3/h,分流比為5∶1,停留時間為10 h,pH值為7.0~8.0,水溫為25~30 ℃。
分析方法:pH值采用玻璃電極法,COD采用重鉻酸鉀法,NH3-N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TN采用堿性過硫酸鉀紫外分光光度法。
反應器穩定運行時對COD的去除效果見圖2。

圖2 反應器對COD的去除效果
由圖2可見,穩定運行階段四維脫氮除碳生物反應器對COD的去除效果較好,COD進水濃度為150~460 mg/L時,經反應器處理后出水濃度低于35 mg/L,平均去除率達到93.13%,出水COD濃度遠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A排放標準[3]。雖然該反應器進水COD濃度波動幅度較大,但出水COD濃度值穩定值低于相應排放標準值,說明該反應器具有較高的COD去除能力和耐高COD沖擊負荷能力。
反應器穩定運行時對NH3-N的去除效果見圖3。

圖3 反應器對NH3-N的去除效果
由圖3可見,穩定運行時進水NH3-N濃度為25~58 mg/L時,經反應器處理后出水NH3-N濃度低于5 mg/L,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A排放標準值[3],NH3-N去除率達到93.29%,NH3-N去除效果較好。但當進水NH3-N濃度波動較大時,出水NH3-N濃度超過5 mg/L。因此,反應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維持氨氮濃度在穩定范圍內,以保障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反應器穩定運行時對TN的去除效果見圖4。
由圖4可見,穩定運行階段當進水TN濃度為30~60 mg/L時,經反應器處理后出水TN濃度為20 mg/L左右時,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B排放標準[3],平均去除率約為61.73%。反應器總氮去除效果一般,可能是由于反應器的控制條件不穩定,造成亞硝酸氮的積累,影響總氮的去除效果。

圖4 反應器對TN的去除效果
(1)采用四維脫氮除碳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試驗結果表明,當反應器COD、NH3-N和TN進水濃度分別為150~460 mg/L、25~58 mg/L和30~60 mg/L時,經反應器處理后出水濃度分別為20.4、1.64和17.2 mg/L,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一級排放標準。
(2)四維脫氮除碳生物反應器能夠有效、穩定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COD和NH3-N,并且有良好的耐沖擊負荷能力。
[1]周雹.國內外城鎮污水處理技術概況[J].天津市政設計,2003,4(3):74-75.
[2]王云.四維生物脫氮反應器理論與實驗研究[D].馬鞍山市:安徽工業大學,2012.
[3]國家環境保護局.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