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是什么時候開始變得總是焦急又匆忙,又是在什么時候,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塊兒釣魚了呢?而所謂享受釣魚的時光是這樣一回事嗎,為了偶遇水中的精靈,可能只有一刻,要知道我們寧愿花上一天的時間!”
南方
我們來自祖國南方。說到南方,這里是祖國經濟發展較快且較為蓬勃的城市帶,高度城市化包容了很多東西,眾多標志性的摩天大樓,暴增不下的人口,最先端的科技與創新,以及持續高增長的消費力,一切總是那么特別,但又那么便利。
然而,生活在這里的我們還是覺得有什么東西好像缺乏了,就好像是一整套拼圖之中丟失了一塊,你曾經擁有在手上,當下卻一時找不到了。
直到某一天,當你慢下來,想起去釣魚的時光……對的,我們有好幾次一起飛釣過!
我們喜歡飛釣,你也可以說我們就是飛蠅釣手。我們平日在海岸邊或者城市內的河涌作釣,我們喜歡釣魚,與世界上所有的釣魚人無異。
生活本來就需要解決問題,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對于我們來講,或許真正不同的是,有時侯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恰恰是最簡單的,甚至帶有一點點高明——那就是不妨走遠一步,選擇暫時離開所謂的日常,找上一條河,去越過它,去略過流水的迂迥曲婉,又灣灣而來,然后再重新領略。
飛釣也是如此。
當我們準備去釣上一些魚的時候,但又不全是為了魚獲,或許微妙往往如此。接下來,我們“讓人費解”又“大費周章”,涉水下到郊外的川流,帶上身軀浸潤于溪流之中,川流不息的溪水會漸漸讓你敏銳的肌膚產生反應,透過身體告訴你,水是冰涼且透爽的。當下最真。
第一天:結識一些新朋友
三月的早春,我和Marco(我國澳門地區最早的CCI)終于 與“飛逸堂”的兄弟們在廣州會合。
飛逸堂,是目前在我國南部非常活躍的并且成立不久的飛釣社團。“飛逸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更多人接觸并享受飛釣的樂趣。有一處聚腳的地方對于飛釣人來說特別重要,這個社團現在還不時有新的朋友加入。這次也不例外,來自長隆動物園的訓練師阿丫,還有塞爾維亞的捷克若蟲高手兼飛釣國家隊的成員Vladimir也加入了我們。
中午時分,我們很快用過餐后,就開始了第一場試釣,釣點是位于廣州市內的河涌。而在接近黃昏之前,超哥又帶著我們一行人抵達了另一處釣點,那是一處風景宜人的大水庫。
這座水庫的水質非常清澈,近岸的沙洲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拋投環境。當天是阿丫第一次接觸飛釣,他正不停地揮動起手里那支幾乎有3米長的飛釣竿,試圖去感受、掌握或理解這乍看上去很笨重的鉤組。因為飛釣線(Fly Line )與一般釣線不同,線體本身是真正帶有重量的,是一種特殊的線,并且必須透過有效的拋投(Casting),比如最常見的把飛線在空中進行前后來回的數次假拋(False casting),最后才能把幾乎不帶重量的毛鉤順著線體投往標點上,而這種操作對于初學者來說其實并不容易。幸好Marco和巴金他們非常有耐心和熱情在場地指導,聰明的阿丫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拋投的要訣,并且拋出了幾次美麗的線環。
直至日落,我們僅釣起來一些小馬口,體型不大,卻漂亮可愛。
這時候,我們早已遠離熟悉的的日常,日常的城市也被我們遠遠甩在身后,寧靜逐漸地包圍我們……
第二天:溯溪而行
生活的意義,有時候是關于一幫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以及一同經歷過一場深刻難忘的旅程。我相信飛蠅釣手一定深諳其道。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答案或許不一定在遠方,可能就在只距離我們數公里以外的不遠處的郊外。
事實上,在我們祖國的廣州、深圳一帶再往北一點點的地區保留著不少清澈的江河山川,今天我們就在其中一條水系的支流里作釣。當然,我們并不知道這條河流孕育自何處,又誕生自何時 ,可它就是如此美麗且未受污染。
在這里,我能感受到風兒溫柔地吹來,陽光明媚,我還能聽得到各種微妙的聲響,比如說溢出自山谷里的流水啪啦啪啦地拍打在河中石塊上,而那陣陣的蟲鳴則會讓人如夢初醒。
我們好像編著隊一樣溯溪而行,一步一步,由于河流尾段的河水并不算湍急,這使我們得以在作釣之前先“閱讀河流”。接下來,有人使用濕蠅,有人使用若蟲或者飾帶毛鉤開始進行作釣。不管怎么樣,我們融入到寧靜的自然環境中,開始了第一輪的拋投。緊接著,我們又開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拋投,然后沿著上游緩緩前進,再重復之前的步驟……
風保持著溫柔。
再沒有人交談,河面上飛蠅毛鉤掠過,自然地落下,沿水流漂往下游,好像連時間也同樣自然地緩慢遲鈍起來。有那么一刻,當你發現自己正身處在水流中,身無旁物,除了自己和河流本身,各自存在,也互相依存,靜謐如此。
流淌在南方中國的飛釣情
比起現今祖國的北方和中部地區,多少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南方極其廣闊的水系里缺少了鱒魚(傳統西式飛釣的主要對象魚),但老天爺是公平的,相對的,我們擁有的是南方水系之中魚種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意味著多元化的、不一樣的挑戰,不禁讓人有無限遐想。
事實上,我個人并不善于遠拋,然而找到水流中的水沫帶并讓飛蠅毛鉤落在其中,追逐著飛線順流而下,最后提竿,我和魚兒終于邂逅!那是一條身形細長的溪哥,體態優美,在這條河流里可算是非常活躍的精靈。釣后放流,這是西式飛釣的優雅之處,也是紳士對待朋友的方式。如今我們渴望更多的不是魚獲多少,而是回歸到作釣體驗的本源,這是如此重要。
與此同時,飛釣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內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出自各種各樣的原因,人們被飛釣所深深吸引。有的人可能是第一次接觸釣魚就愛上了飛釣,也有很多本來就熱愛釣魚活動的老手們加入了飛釣行列之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我們祖國的南方擁有大量神秘而又未知的江河湖泊,它們謙卑地潛藏在山谷之間,正等待著我們。誠如堂主池哥說的:“我們歡迎所有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朋友加入。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體驗飛釣,分享他們的經歷和心得。”
飛釣的世界正如音樂和所有偉大的藝術一樣,從來不存在一道所謂的墻。在未來的時間里,飛逸堂會組織更多的活動,包括探釣、露營野釣以及飛釣拋投和飛蠅毛鉤綁制的交流會,歡迎任何年齡的朋友和不同的家庭前來參與。
“大河始終沒有告訴我答案,但它教會了我如何把問題問得一次比一次好。我們飛釣,然后放流;我們相遇,成為朋友;我們冥想,又或者只是單純地感到高興。這一切都發生在大自然,這一切又顯得那么自然。然后我們繼續向前,前往下一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