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回首已經(jīng)過去的2017年,感覺自己過得比較充實,也比較忙碌,當然也比較幸運。我在2017年末完成了最后兩大路亞賽事的大滿貫,同時我也收獲了個人路亞生涯中最大的一條鲇魚。2017年對于我來說是完美的一年,也是快樂的一年!
2017年12月17日,“牛橙杯”總決賽結(jié)束之后,我從廣州直接搭航班飛往貴陽,一路上還在糾結(jié)比賽中因跑魚而痛失獎杯的情景。如果能再細心點,再用心一點,自己就不會屈居第六名了。路亞競技也許就是這樣,有輸有贏,才叫比賽。航班落地時已經(jīng)是晚上10點半了,我在機場等到從南京直飛貴陽的伙伴“飛揚”之后,便和他一同打車前往機場附近的酒店,同時把坐標發(fā)給我的老朋友——貴州路亞協(xié)會張會長,然后整理了一下釣具就倒頭睡著了。
第二天上午起床之后,我接到司機小王的電話,匆忙退房,跟車直奔羅甸縣紅水河。一路上,我一直在向小王請教現(xiàn)在的魚情。當時正處于全國大降溫的時節(jié),當?shù)貧鉁貜?8℃直降到6℃左右,這讓潮濕的貴州顯得更加寒冷。此時又是紅水河每年降水的時期,因此魚情會變得更加復雜,肯定沒有前幾日好釣。但好在紅水河中魚種豐富,而且密度很高,除了羅非魚、翹嘴和鰱魚之外,還有鱸魚、鲇魚、黑魚、鱖魚等路亞對象魚種,是一處足以“療傷過癮”的好釣場。從貴陽到羅甸大概近兩小時的車程,貴陽海拔最高1700多米,而羅甸紅水河最高海拔只有400米左右,在壓力的作用下,我的耳朵居然有嗡鳴的痛感,好在窗外風景優(yōu)美,讓人遐想翩翩,我才讓自己靜下心來。想想能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拋開瑣事煩惱,每天都可以臨水而漁該是件多么快樂的事啊!
我們到達紅水河時已經(jīng)是午后1點左右了,站在大壩上遠遠看去,整個水面被巍峨秀麗的山體包圍,水面上的竹排房子顯得那么渺小,條條穿梭水面的船只和點點作業(yè)的漁民形成一幅巨大的水彩畫,詩境般的場景讓人舒坦而又放松。張會長遠遠駕艇駛來,老友一年未見,顯得格外親切。登船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向會長請教紅水河的地理特征和魚情標點,經(jīng)會長講述后,我才了解到紅水河到底有多大。紅水河位于中國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之間,源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馬雄山,稱南盤江;南流至開遠折而東,至望謨縣與北面來的北盤江相會,始稱紅水河。紅水河最深處有300余米,由于會長忙于處理基地船只的事情,我只能打開奧維地圖,讓會長給我們標注好要下榻的船上旅店以及常出魚的標點。會長讓我們一路釣過去,兩日后再會合小酌一杯。告別基地已是下午2點半,因為我第一次到紅水河,對于釣況及標點均不熟悉,所以只好按照會長推薦的標點一路向上游住宿的方向探釣,當時基本是以山腳鏵尖處為主要釣點。當我們到達第一處標點時,眼前呈現(xiàn)出兩山腳對立之勢,這里也是支流最窄的地方。我們將船停在岸邊向里側(cè)拋投,不停抽線使擬餌下沉,可是擬餌沉了20秒還未到底,我們只好收線由深向淺作釣。我先使用的是10克的路標蠕蟲VIB,釣友“飛揚”用的是15克亮片。當我搜至靠近岸邊的標點時,突遇兩個急促的頓口,可惜沒有咬中,正當我想張口詢問“飛揚”那邊有沒有咬口時,只見他已經(jīng)揚竿中魚了,但從竿子彎曲的弧度來看,應該不是大魚。飛揚一邊搖輪一邊喊:“開光了,開光了!”隨后直接飛魚上船,是一條不到1斤重的羅非魚,上船之后還在歡蹦亂跳。原來是這廝在搗蛋!我們持續(xù)作釣10多分鐘,上鉤的魚兒除了羅非還是羅非,于是我們放棄此點繼續(xù)向前,在不同的鏵尖處均有嘗試,但是中鉤的還是羅非魚。
大概快到下午4點的時候,我們的釣船抵達了高架橋下方主航道的一個凸出灣角口處,那里看似是一處不錯的標點,于是我們泊船開釣。我們采用扇形搜索的方式針對不同方位的不同水層展開搜索。我主要搜索偏深一點的水層,使用的是路標鮊灣16.5克沉水鉛筆;釣友“飛揚”搜索偏淺一些的水域,用的是7克金屬VIB。在作釣過程中,我們除了釣獲羅非魚之外,還偶爾會釣上幾條半米左右長的小翹嘴,但這些翹嘴都不是我們想要的體型。我要療比賽失利的“傷”,“飛揚”要過足釣癮,當然釣大魚才是我們的首要目的。畢竟米級翹嘴在紅水河里并不算稀奇,之前朋友們來這里作釣的時候經(jīng)常碰到,所以我拋出每一竿的時候都在幻想著與米級翹嘴偶遇。
下午4點10分左右,我換上2.52米長的ML調(diào)遠投竿,與竿子匹配的是2500型紡車輪,輪子線杯中裝的是1.2號PE線加10磅前導線,擬餌是14克的路標蠕蟲VIB。因為紅水河的水質(zhì)太清,能見度大概有3~4米,所以我想讓擬餌沉得更快一點,這樣才能搜索更深的標點。我拋第一竿的時候大概將擬餌拋到60多米開外的主河道,然后不停地抽線讓餌下沉,大概沉了30秒左右,我才開始緩緩收線。深水區(qū)的暗流加上VIB的顫動,使我手中的竿尖不停抖動,就像潛水艇遇見“敵情”一般頻頻發(fā)出戰(zhàn)斗的信號。我提竿、壓竿、收線,讓餌在水底有節(jié)奏地跳躍。我偶爾也會變換手法放平竿子去收線,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吸引對象魚的注意。在擬餌快要到達船邊的時候,我快速搖了幾圈輪子然后突然停頓,正想再次快速收線時,竿尖突然彎了下去,一個充滿力量的下頓感似乎給了我明確的中魚信號。“中了!”我大喊一聲,瞬間一股莫大的拉力由水底經(jīng)過線、竿傳導到我手中,隨著中鉤之魚的急速下潛,我雙手握竿,順勢調(diào)整輪子的泄力。憑借我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這魚必定是體長過米的大魚,因此我不敢有一絲大意。此時“飛揚”已經(jīng)收好線組在旁邊助陣:“穩(wěn)住,穩(wěn)住……”可是水下這大家伙怎能放棄掙扎!在生與死的瞬間,它肯定會在萬般無奈之下頻頻發(fā)力沖刺下潛,我那輪子線杯里的150米釣線眼看就要見底,只能以拼一把的心態(tài)將輪子的泄力調(diào)得稍微緊一些。當紡車輪那“咔咔”的泄力聲變慢之后,我知道這條中鉤之魚應該是累了,是時候該我反擊了!我果斷將竿把抵在腰間,開始一圈圈地收線,雖然很費力,可是一想到水下就是我想要的米級大魚,那種興奮感已經(jīng)讓我無暇顧及其他因素。我收10圈線,大魚又反要8圈線,一場拉鋸戰(zhàn)在持續(xù)中漸漸升溫。我當時心里激動地想著中鉤的會是什么魚,難道是翹嘴?那肯定要身長破米了。要么就是鱤魚?這手感還有點不像,力量是有了,但出線并沒有那么急速。反正中鉤的是大魚,管它呢,拉唄!就這樣又過了10多分鐘,其間“飛揚”同志無聊到讓我配合拍了幾段視頻并傳給我們俱樂部的成員們,同大家一起分享中魚的快樂。看到這幾段視頻之后,一幫人在南京炸開了鍋,大家紛紛在微信群里討論中鉤的到底是啥魚。其實在魚沒出水的階段,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那就等它出水的時候再給我答案吧!在10多分鐘后,一道堪稱“巨物”的黑影從水底左搖右擺地緩緩上浮,碩大的氣泡也隨著黑影快速上浮,炸裂在大片水面之上。漸漸地,這條魚那寬大的頭部率先露出水面,天吶,竟然是一條鲇魚,而且是一條巨大的鲇魚!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鲇魚,只見它一個翻身又開始要線了,而且開始拼命往水底鉆。
紡車輪的泄力發(fā)出了“吱吱吱”的出線聲,那聲音比第一次來得更加猛烈,我挺住竿身,任憑它胡亂掙扎,留給它足夠的顏面。當它下潛到10多米的深度之后突然停住,我再一次調(diào)整剎車,然后一圈一圈地把這條大魚搖出水面。這次它徹底服輸了,側(cè)翻在水面上,大嘴巴一張翕,好像人類一樣喘著粗氣。我抓住時機,把竿子交給“飛揚”,然后拿起30磅的控魚器準備起魚上岸,但我發(fā)現(xiàn)控魚器的開口處根本裝不下它那肥厚的嘴唇,于是我只好放棄使用控魚器,轉(zhuǎn)為用手拖拽。經(jīng)過幾次嘗試,我終于用手把它拖上了船,看著巨大的鲇魚,我和“飛揚”興奮得狂笑起來。此時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真沒想到中鉤的會是它。
稍事休息之后,我對這條鲇魚進行了大致的測量——我平躺在地上,鲇魚的尾鰭與我的腳底平齊,而它的頭部竟然達到我的肩部以上。我身高1.8米,那么它的體長肯定有1.6米了,這樣看來,它的體重也應該有30多千克了。我用手機簡單拍了幾張照片之后,決定將它放流!在放流的一瞬間,看著它快速下潛后不見蹤影,我心想這一切邂逅與快樂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我們要珍惜,要愛護,才能讓快樂更長久。
歷時3天的紅水河游釣,我們不僅釣到了羅非魚、鲇魚、翹嘴和鱸魚,更重要的是見到了許多老朋友。在船屋里,大家相聚小飲,歡歌笑語,暢談釣魚,別有滋味。這是我2017年末路亞夢想的完美結(jié)束,在此感謝貴州省路亞協(xié)會的張會長和黃哥等至交好友,希望我們下次能在充滿神秘魅力的紅水河再度相逢,一同體會路亞的快樂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