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 2018年3月4日上午,由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中國釣魚》雜志評選的“2017年中國釣魚十大新聞事件”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皇冠假日酒店隆重揭曉。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中華名人垂釣俱樂部終身榮譽會員張寶忠;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副會長、《中國釣魚》雜志名譽主編萬伯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副主任、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秘書長尹國臣;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副社長袁海娜;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副理事長郝剛;湖南臨湘市常委、政法委書記、釣具產業指揮長胥春華;四川省南部縣常委、宣傳部部長劉衛穎;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三部部長、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副秘書長蘇寶生;《中國釣魚》雜志出版人李朝輝;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釣具專業委員會會長賀定芳、秘書長田寶全;北京碧海釣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祥法;四川省西部風魚餌漁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俊波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揭曉典禮,近300多位釣具企業和釣具行業的相關代表人物也參加了此次盛典。
本次評選活動旨在表彰2017年度中國釣魚所發生的正能量、感動人、有影響的突出新聞事件,鼓勵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支持和促進釣魚運動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惠及社會,造福于人。
《中國釣魚》雜志、四海釣魚、湖南快樂垂釣、職場娛樂圈、《垂釣》雜志、《海峽釣魚》雜志、騰訊、樂視等10多家新聞媒體單位助陣報道。
2017年中國釣魚十大新聞事件揭曉如下:
一、釣魚運動精準扶貧典范——四川省南部縣政府
二、賽事升級 體系完善——中國釣魚運動協會
三、釣魚散文開創者——萬伯翱
四、浮標之鄉 文化小鎮——臨湘
五、以展為臺 惠及產業——北京碧海釣具有限公司
六、開創先河 成功上市——威海光威集團下屬復材公司
七、熱心公益大使——王潤生
八、保護魚資源標兵——邵曉波、楊海波、李新仰、周小欽
九、以釣為樂 笑對人生——身殘志堅張有發
十、《氣貫長虹·百鯉圖》榮獲金獎——謝春明
附:2017年中國釣魚十大新聞事件背景資料
釣魚運動精準扶貧典范
升鐘湖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總庫容13.39億立方米,1984年下閘蓄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親筆題寫“升鐘水庫”庫名。2017年10月15日至19日,第九屆中國升鐘湖釣魚大獎賽成功舉辦。2009年以來,四川省南部縣政府運用釣魚大型賽事運動,開發“升鐘湖”旅游和人文資源,打造庫區200余家農家樂,年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精準脫貧致富,摘掉南部縣“貧困”帽子,使庫區人民走上幸福之路。
賽事升級體系完善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以促進釣魚運動健康發展為宗旨,2017年成功打造四級系列競賽體系、裁判員培訓體系、運動員積分體系,以及比賽規則體系,進一步推動釣魚運動制度化建設和標準化建設,使競技釣魚比賽與自然水域休閑釣魚比賽融合發展,真正提升了國家級品牌賽事的影響力。
釣魚散文開創者
萬伯翱,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會會長,《中國釣魚》雜志名譽主編,幾十年來筆耕不輟,發表散文作品百萬余字。他愛釣魚、會釣魚,亦寫釣魚,有30多萬字釣魚作品,其釣魚散文集《元戎百姓共垂釣》一書,自2004年出版后,已多次修訂再版,著名作家蘇叔陽先生稱贊萬伯翱“開”釣魚散文之先河。
浮標之鄉 文化小鎮
湖南臨湘,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水資源極為豐富,垂釣風習源遠流長。2017年,臨湘市政府傾力打造浮標產業園區和特色文化小鎮初見成效,現代化浮標產業園區開園迎賓,標準化的國際垂釣中心多次舉辦國內重要釣魚比賽。如今的臨湘已成為門類齊全、技術領先、物流發達,年生產值近10億的浮標生產基地,幾乎占據國內70%的浮標市場份額。小浮標、大產業,不僅是臨湘人工匠精神的結晶,更是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惠民工程。
以展為臺 惠及產業
北京碧海釣具有限公司于1989年創辦“碧海懷柔漁具展”,2004年轉戰河北廊坊,如今落戶天津的“全國釣具產業博覽會”成功實現“三級跳”。2017年,它又與時俱進引入電商企業參展,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極大地豐富了展會內容,展會的職能也實現了從初期企業孵化器到中期產品展銷一體,再到新技術、大數據紛紛加持的新型博覽會的跨越,其參展面積、人數、交易額均為國內第一,是中國釣具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
開創先河 成功上市
光威集團創造人陳光威先生于1987年創立漁具生產企業,他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經過光威兩代人的不懈努力,三十多年風雨兼程,其旗下光威復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1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不僅開創了中國釣具行業的先河,也是國內碳纖維復合材料邁向新臺階的里程碑。
熱心公益 事業大使
2017年6月18日,王潤生先生將公司舉辦釣魚活動所得的235588元全部捐獻給太原市見義勇為協會和太原市殘疾人聯合會,用以開展助殘、助孤、助學、助困等慈善公益事業。
王潤生先生早年入伍當兵,退役后在一次見義勇為行動中落下殘疾。一直以來,他對見義勇為的公益事業非常熱衷,并用實際行動踐行“兼濟天下”的價值觀,倡導更多的釣魚人加入愛心慈善隊伍,為社會公益事業奉獻力量。
保護魚資源標兵
溫州市釣魚運動協會員邵曉波、楊海波、李新仰、周小欽,于2017年5月28日凌晨5時乘快艇經過鳳凰山島與全同盤島之間的海域時,發現有兩名可疑人駕駛橡皮艇開往龍灣方向,他們及時報告并協助漁政部門和公安部門成功抓捕電魚和非法捕撈海產品不法分子,很好地保護了漁業資源。溫州釣魚協會專門發文,大力表彰這四位釣友秉持正義,勇于斗爭的事跡,并向他們發放3000元獎金以資鼓勵。
以釣為樂 笑對人生
張有發先生是千千萬萬普通釣魚人中的一員,但又是這個群體中有著極不平凡經歷的一員。先天的惡疾使他不能正常走路,但命運的苦難沒有令他屈服,張有發以驚人的毅力重塑自我,融入社會,愛上釣魚并且念念不忘垂釣帶給自己的快樂。張有發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妻子一起開了一家漁具店。經營漁具店,固然是為生活所計,但又何嘗不是張有發自強不息的精神結出的碩果?小小的漁具店,承載著張有發對生活的熱愛,也延續著他對垂釣的激情。
《氣貫長虹·百鯉圖》榮獲金獎
2017年5月14日,我國魚拓大師謝春明創作的7米長的魚拓作品《氣貫長虹·百鯉圖》摘得荷蘭海牙中國魚文化藝術品展覽金獎,該作品是他耗時29天,用了近百尾鯉魚精心拓制而成的精品之作。魚拓藝術是我國魚文化藝術殿堂中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其靈感源自中國古老的碑拓技藝。小小的魚拓凝聚了中國山水間的一抹靈氣,魚兒“躍然紙上”,在萬里之外的歐洲引起了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