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在記敘文中可以用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變化著的心理世界,顯現人物性格的脈絡;還可以通過巧妙的藝術手法,為人物的性格畫龍點睛、點鐵成金;最后選取一些典型事件,來體現人物的思想,豐富人物的性格。
【關鍵詞】高中生 記敘文 人物性格
文章能將人物寫活,也能讓其湮沒,凸顯人物形象的重要載體是性格,如果人物性格寫得過于平面,沒有立體感,就好像沒有支棱巴翹的樹干,讓人無法感受到美感,人物也即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一 、語言描寫凸顯人物性格
俗語說“言為心聲”是有道理的,我們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就要觀其言。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都能引起人的注意,留下鮮明的印象,這也正是文學作品所積極挖掘的點,所以精雕細琢人物的語言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生在記敘文中喜歡描摹人物的語言,但選取的片段不能很好反映人物性格,反而浪費了筆墨。所以,我們要培養他們擷取核心片段,揣摩哪些語言可以清晰展現人物性格,再進行藝術加工呈現給讀者。如馬未都在《如何面對親人的離去》一文中,寫了父親身體很好,后來發現肚子里長了個瘤子,趕緊聯系醫院做手術,醫生對作者說沒用了,就只是麻醉了一下未真正做手術,兒子騙老爸已做了手術,過了幾天,老爸堅定地說:“我的瘤子沒摘。”他醒來先是摸了摸引流管,因為沒有,所以他知道沒做。真正的治療這才開始,但比較痛苦,父親身上插了很多管子,他將作者叫到身邊,說:“我這么治下去會連累所有人,我自己也非常難受,我不想治療了。”作者聽聞此言,十分難過,畢竟作者是長子。他又詢問父親:“是你的決定嗎?”父親說:“是。”后來拔掉了父親身上的管子,四天他就離開了。通過父子的對話,一個清醒果斷的老人性格呈現出文面。作者最后交代,父親是個經歷過戰爭的人,看慣了生死,這也給父親的性格作了補充。
作者沒有選取父親過多的行為描寫,而是選取了幾小段語言描寫來展現父親剛毅的性格,我們能想象父親平時對子女的影響。或許我們并不需要凸顯人物的豐功偉績,只需展現他生活中的一些話語。
二 、藝術手法點化人物性格
藝術手法對于文學創作是不可或缺的,文學創作就似在繪制一幅自然山水圖,僅有山水文字難免單調,而藝術手法則似天邊的云、水中的紋、山間的人家,讓山水圖充滿了韻味。
現時高中生使用的藝術手法主要是對比,這種手法既實用,又容易嫻熟,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歡。如王北辰寫過一篇文章《外公的船》,文中寫到外公在一個傍晚剛剛在城里治好胃癌,回老家休息,走在江堤之上,踉踉蹌蹌,我和母親跟在后邊。母親趁此講起了外公年輕時的故事:外公年輕時是村里厲害的漁夫,一次他帶領村里的年輕人勇闖魚群,并獲取了豐富的漁產,大家都為外公的表現伸出了大拇指。作者腦海中的外公“身姿矯健,肌肉健壯,眉宇間盡是英氣”,但眼前的外公“矮小瘦弱,行動遲緩,發縷雜亂無章。在風中更像是一片硬是不肯凋零的枯葉。”想象把我們帶到了幾十年前的時空,而對比則為下文做了很好的鋪墊。外公看到了自己在江邊的鋼架船,馬上就帶著病弱的身軀小跑起來,似久未見的老朋友一般。外公嫻熟地解下繩索,用蒼白而瘦弱的手臂支撐著船頭,盡管小心翼翼,但歲月讓人老的事實卻無法改變。外公顯得力不從心,但他仍堅持著用雙手鉗住木槳,用力向后劃去,但可以聽到外公牙齒嘎吱的聲音,船在水中趔趄前行,最終又被浪頭推回。外公滿頭大汗,他知道自己老了。文章通過年輕時充滿活力的外公與今天蒼老的外公形象,形成了一個巧妙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永恒的主題——人生,也因此升華了文章的內涵。
當然,一篇文章不止使用一種藝術手法,也可組合多種手法,如渲染、反襯、呼應等手法,修辭手法也可穿插其中,讓文章生輝。藝術手法的運用,既有助于學生提高欣賞文本的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成績!
三、典型事例還原人物性格
如何還原人物的真實性格,離不開典型事例的闡釋。在一件事中,通過人如何處理復雜的人際和社會關系,可以很好地展示人物性格發展的過程。人物性格是變化的豐富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典型事例的擷取更具個性化。
選取典型事件進行記敘,既能豐富故事的情節,又能更好地表現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性格流動,塑造典型性格。沈嘉柯寫過一篇文章《班花的逆襲》,文中寫了一類人,就是性格比較率性和自我的人。首先是一個大學同學,女生。整個大學期間都比較普通,結果在大三那年有人看到她和自己的英語老師手牽手,而英語老師比較矮,所以很多人都閑言碎語,據說領導還找過英語老師施壓,多年后,英語老師說這個大學同學一畢業他們就結婚了;還有一個故事是說大學班花,女生集體不喜歡她,男生也追不上她。其實班花還是努力和女同學們搞好關系的,只是因為習慣了高調,后來班花在圣誕節給每個男生都寫了一張賀卡,讓男生的心情都十分好。多年后,一位大學畢業的同學還回憶著這段傳奇;還有一個女同事的故事,她已經四十多歲了,離婚了,后來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美國人,很快就開始交往、戀愛,后來還結婚到了美國,讓大家操心的事情是她能否適應美國的生活,既不懂語言,又有文化隔閡,但后來她回來告訴我們,一切都十分和諧,即使吵架,他們也能很快就和好了,讓我們白費心了一場。作者感嘆,大家只記得這些性格率性的人的故事,沒有人記得我們這些循規蹈矩的人的故事。這就是典型事例的作用,它可以讓人物的性格變得更加深刻,也體現了人物的性格會隨著閱歷的變化而適當發生變化的。
生活就是這樣,會有很多故事發生,如能擷取一些典型的反映人物性格的內容,再進行一些藝術加工,人物性格會變得更加深刻,也能讓我們看到多面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