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隨著互聯網加速信息流動和透明,一些海外商品越來越刺激國人眼球,加入海淘購物的人群逐年增多。海淘市場的快速發展,亦引起國內各大電商重視,在價格戰中苦苦廝殺之余,試水布局海淘業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3年12月28日,全國首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平臺“跨境通”在上海自貿區啟動,標志著借助自貿區平臺的跨境電子商務在上海邁出實質性步伐。同時,“跨境通”的正式上線,還意味著一直處于“半地下”狀態的“海淘”,走向陽光化和正規化,全球商家也有了“直郵中國”、面向中國廣大消費者開展個性化服務的便利渠道。
“意大利綠奇異果78元12個,秘魯紅提49.9元1公斤,墨西哥牛油果、南非葡萄柚、新西蘭有機天后蘋果……”打開天天果園的網站,來自全球的新鮮水果噴涌而出,親民的價格,新鮮的質感,讓你不得不為之心動——買!買!買!
2015年春節前,天天果園作為首次在跨境通平臺正式上線的唯一一家生鮮電商企業,開啟了全國范圍內水果報稅模式跨境電商的第一單——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櫻桃引進中國。“這些對新鮮度要求非常高并且成本比較貴的水果,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非常合適。不僅能進一步保證新鮮度,也能讓它的價格更親民。”天天果園聯合創始人趙國璋此前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介紹道,通常這種櫻桃的市場售價為600元一箱,現在享受免稅優惠,可以節省20%左右的費用;而且它們以三天的最快速度運送到了消費者餐桌,大大縮減了商品的損耗,使得最終售價只有350元一箱,降幅非常明顯。
從碼頭到餐桌,最快只要6小時。上海消費者獲得喜愛的海外水果有了最快的速度、最廉的價格、最好的質量。這就是自貿區帶給老百姓的巨大實惠。除了時間快速之外,由于銷售環節的精簡,使得跨境電商的銷售價格比目前的市場價便宜近30%。
“天天果園還可以直接從上海自貿區內發貨,行郵稅稅額在50元以內的貨物還可以免稅。”趙國璋表示,這也成就了進口水果的又快又便宜。
同時,進境水果在指定口岸運營后,企業享受到了自貿區檢驗檢疫制度創新、通關便利、保稅展示等優勢,大幅簡化了進口物流環節,節約了運輸費用,降低了貿易成本。據悉,每個集裝箱貨物平均為企業節省費用500元,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隨著上海自貿區跨境生鮮電商開始正式運行,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自貿區的平臺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快的配送速度銷售到千家萬戶。
“消費者日益旺盛的消費需求和跨境電商平臺的開通,給了我們一個創新模式的機會,也給了消費者一個更好的渠道。我相信這是千億級別的跨境水果生鮮市場,非常期待。”趙國璋信心滿滿地表示。
作為自貿區農產品國際商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關鍵一環,洋山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還在跨境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從進口水果延伸到蔬菜、水產、鮮花等其他農產品品種。記者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生鮮農產品是電子商務里面最制約發展的一塊,這塊攻克了,會有很強的輻射和滲透作用。生鮮農產品不僅保鮮難,更重要的是風險極高。為了使其獲得更好保障,進境水果指定口岸不斷拓展生鮮農產品展示、拍賣、交易、倉儲、冷鏈物流、國際國內貿易等全方位服務,逐步打造亞太地區進口水果等農產品的展示、交易集散中心。
從洋奶粉、化妝品到奢侈品,“海淘族”通過海外跨境電商平臺直郵購買洋貨早已不是新聞。暴漲的跨境郵包數量也證明了消費者對直郵的熱情。
亞馬遜、1號店、香港大昌行、韓國現代百貨集團、中免集團等43家國內外大型電商相繼在“跨境通”安營扎寨,涉及商品6000余種,商品種類包括食品、化妝品、保健品、日用百貨、母嬰產品等,逐步形成了正品貨源聚集態勢。商品價格與實體店相比,可優惠30%左右。
2014年8月18日,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電子監管平臺系統企業備案和商品登記模塊上線運行。電商平臺、支付平臺和物流公司通過與平臺連接,實現與海關和檢驗檢疫局進行系統對聯及數據傳輸,監管部門對訂單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進行三單信息審核來確保訂單的真實性。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不斷向前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將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興盛已經是大勢所趨,對于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來說,跨境網絡零售商品的監管更多是以“線上”監管的方式實現,以滿足跨境電子商務“零等待、快通關”的要求。相關部門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完善監管平臺功能,通過平臺系統實現“源頭可追溯、過程可監控、流向可追蹤”的全鏈條無紙化監管新模式,為陽光下的“海淘”保駕護航。
“跨境通”不是一個電商,而是面向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開放性平臺,目標是打造成為一個“平臺的平臺”和“消費門戶的門戶”,為所有的電子商務運營商和發展商服務。日前,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召開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提出要在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上有新突破,既要降低口岸費用,更要壓縮口岸耗時,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海自貿區跨境電商的優勢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自貿區為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提供了一系列低關稅稅率等優惠政策;二是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上海跨境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構建了一個比較成熟的平臺,為跨境電商企業統一辦理通關服務;三是跨境通平臺已經吸引了數十家大型的跨境電商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
“要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首先是促進跨境物流的快速發展,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網絡體系;其次是貿易結算和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尤其是針對跨境電商的貿易融資服務,應創新融資方式,降低貿易結算成本。” 黃志龍認為,降低口岸費用,壓縮口岸耗時,將是促進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這將有利于國民享受優質進口商品,促進居民的消費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