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仁
【摘 要】當今社會急需不僅具有良好文化素質,又具有良好職業技能的勞動者,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將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進行有機結合,成了當下重要的探索方向。本篇文章就從充分發揮思想整治理論課、職業技能教育和國學教育的融合、高職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教育的結合,以及建設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融合的師資隊伍等幾個方面,重點探索了高職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的融合機制。
【關鍵詞】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專業技能教育;融合機制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4-0112-002
0 前言
現在我國第一線的教育崗位面對的是對于集于服務、管理、建設、生產于一體的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重點培養的也是這方面的人才。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僅是具有良好文化素質的人才,還需要具有良好職業技能的勞動者,不僅是需要有著高素質健全人格的技能型人才,同時不僅會“做人”,而且還會“做事”。所以積極探索有效融合專業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培養出高職院校需要的,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成了當下應該努力的方向[1]。
當代教育的發展方向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重點關注的是發展“完整的人”,培養博雅通達的人。全人教育從含義上來講崇尚的是整合靈魂、精神、心靈、身體;開發多元綜合智能、創造力、想象力;重點關注“完整的人”,激發直覺、靈性感和情誼,最后實現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教育者的素質成了當下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個觀點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認可,但是大家對于什么是素質教育卻是眾說紛紜。事實上,全人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核心要素,造就身心俱健、有益于社會、能獨立生存的新一代人是當下教育中的根本任務。近年來,我國教育部多次強調,我們在實現高職教育的過程中,評價高職教育的質量要以需求滿意度為標志,而在進一步衡量高職教育的質量時要把崗位要求和高職專業的對應、學生成長多樣化需求的滿足程度、行業發展貢獻程度、以及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程度作為重要指標。
1 充分發揮思想整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在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課堂教育是主要渠道,是重要的營造學校精神文化的關鍵途徑。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持續三年不斷的文化素質教育對于校園文化營造方面和學生德育的培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在充分發揮思想整治理論課方面,學校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重視對于思想政治課和學生的思想整治工作的加強,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高職院校應該成立社科部門,對于思想整治理論課的建設和教學應該進行專門負責,安排相關領導老師進行學生思想政治的管理和建設。其次各個高職院校應該保證投入的課程經費,落實經費建設,加強培養和引進骨干教師和課程帶頭人。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不斷的社會調查、考察、參考,總結分析相關理論。其次還要重視第二課堂活動的進行,展開征文和圖片的相關活動和比賽,播放教育題材的影片,并且還要引入學校優秀畢業生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承擔相關專題講座的課程,這樣就會增加課堂的影響力、感召力和說服力。最后學校領導每年應該組織研討會,交流關于思想政治課程的經驗,來及時合理的解決在高職文化素質教育中的各種問題,進而充分發揮思想整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2]。
2 職業技能教育和國學教育的融合
在高職院校進行辦校時應該注意對于文化的建設,學校應該努力探索職業技能教育和國學教育的融合文化建設,創建國家研究所,開設相關國學課程板塊,建設茶藝室、書畫室、國樂室、朗誦中心、國學閱覽室、國學特藏室等國學教訓基地;購買國學書籍,豐富國學圖書館,開辦講壇,邀請相關教育專家進行國學相關課程的教授,最后建設一支兼具實踐修養、國學素質的專業教育團隊。
各個高等職業院校應該開設國學文化公共必修課,把職業道德教育、學生人文修養以及國學精髓相互結合起來,在國學實踐中落實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課程應該充分采用專任教師和專家相互的結合的授課方式。其次學校應該提供實習、實訓、網絡、課堂這種綜合性的平臺,進而使得學生在學習時變得更加互動、協助、主動、自主。學??梢蚤_設關于民族傳統藝術的國學課,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又可以增加技能知識。最后各個高職院??梢越M織國學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立業和立人的辯論會、研討會、報告會,通過征文、辯論賽、演講賽和講座的形式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弘揚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以期使學生的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相契合,進而讓他們有一顆愛國心、責任心、感恩心和善良心[3]。
3 高職文化素質融入到專業技能教育的整個過程
院校要把將高職文化素質融入到專業技能教育的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虛心好學、吃苦耐勞、敬業愛崗、誠實篤信的良好品質,對于學生的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實踐能力、協調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職業文化、職業道德、職業價值觀等進行重點培養,進而使他們成為協作、樂學、敬業、誠信的全方位的現代型人才。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實訓、實習是最為重要的部分,是結合生產勞動和高職教育的關鍵法則,是培養人文素質和學生職業技能的大好時機。在進行文化素質教育時,應該重視實訓和實習的環境,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重點關注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所以要把人文教育滲透到實際實習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4]。
4 建設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融合的師資隊伍
在我國,教育部早有規定,在建設高等職業院校隊伍時,對于人才的培養,必須遵循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的大方向,根據職業性和開放性的社會要求,管理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在高校教職工引入時,應該注意聘用曾在企事業單位任職的教師,從而可以整體提高實踐教學的能力。同時也要引入企業的能工巧匠和專業人才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進而得以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要重視開發教師的科技能力、工作學習的經歷以及其職業道德,鼓勵學校教師為社區和企業服務,重視培養中青年教師,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另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老師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技能、團隊協作以及敬業精神、責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5]。
另一方面,在人事制度方面,需要對教師的全面發展和利益充分考慮,尤其是用人機制、崗位管理和崗位設置方面。我們要建立培訓職業技能教育和國學教育相互融合的機制機構,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教職工的高職教育理念當中去,同時我們還要定期在高職院校對教職工進行國學教育培訓和高職教育培訓,使他們掌握傳統文化,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而形成高尚的師德。
5 總結
在當今社會,高等職業院校中高職文化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的有機結合,對于校園文化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在國家文化戰略、創新戰略、質量戰略和人才戰略的指導下,加強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國學教育,從根本上弘揚了民族傳統的文化,提升了高職院校的綜合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石慧.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設置與評價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20-21.
[2]陸鈺娟.關于構建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5(22):107.
[3]孫國海.基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354-355.
[4]汪為春.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特點、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4):247-248.
[5]覃群,韋世友,玉楊陽,韋韌.當代高職生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2013(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