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武
【摘 要】對開展可行性研究分析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總結,對目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常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質量的措施,從而更好的確保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
中圖分類號: U2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4-0210-002
Brief Analysis on the Compilation of Traffic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WANG Min-wu
(Lanzhou Qianyuan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Ltd.,Lanzhou 73003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feasibility study and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ilation quality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so as to better ensure the traffic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ompilation of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Key words】Traffic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Compilation
1 開展可行性研究分析的重要作用
交通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位于項目建設前期,是建設項目程序中一項重要的環節。所謂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指,在正式進行項目投資決策之前,以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為指導,采用多種手段和渠道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方面、進度方面以及技術方面等環節進行分析論證的過程。作為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可行性研究涉及到多門技術和學科的綜合運用,研究范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機會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和詳細可行性研究。
從作用上看,可行性研究報告不僅是指導建設項目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而且也是進行設計文件的編制及工程項目后續工作有序開展的綱領性文件。據有關數據表明,在項目施工中充分運行可行性研究,不僅能夠提高負責人的決策水平,將決策失誤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而且促使企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可行性的研究一定要透徹,才能實現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宏觀調控,避免企業的經濟損失。也只有借助于可行性研究報告,后續工作才能有所依據,所以說,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意義重大。
2 目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常見的問題分析
2.1 編制內容缺乏深度
(1)像工程設計方案、技術及設備方案以及選擇方案等設計方面形式單一,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少,進而引發了投資估算方案技術經濟分析單一的問題。
(2)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在對行業標準內容和深度的編寫方面達不到要求,偏離了實際的意愿。
(3)資金來源落實不具體。
(4)缺少市場相關數據的預測,對于工程項目中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價格,隨工期的發展,價格波動的預測不準,從而使得相關評論缺乏科學性。
(5)從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深度來看,對擬建項目的建設規模、設計方案、經濟指標等方面缺乏系統的比較和分析,未形成系統的文件。
(6)只關于建設項目產品的本身,而對環境保護等缺乏深度的分析,對于一些報告中環境評估只做了簡單的分析,深度完全達不到預期的要求。
(7)報告的總論不能直觀地顯現全貌,未能一目了然、提綱挈領。
2.2 編制形式缺乏全面性
在對當前建筑市場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了解到現在大多數建設單位往往忽視了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視,將其推脫給工程咨詢單位。而工程咨詢單位往往為了追趕工程進度,松懈了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在編制方面的重視,編制工作漏洞百出,最終反映在報告書上就是在應設的篇章結構上的缺失。在可行性報告中,一般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設計方案不完整,缺少一些環節的施工設計或者具體分析表述不明確,容易使人產生混淆,尤其是在風險防范或者分析設計方面。
(2)對建設進度計劃的介紹不詳細。
(3)對項目耗能指標的計算和分析達不到建筑節能的實際要求或者節能措施不具有針對性,并缺乏相關部門的指導性建議。
(4)附圖也存在不齊全的問題,比如平面圖、區域位置圖以及平面布置圖等要么就是對比例的標注不準確,要么就是對圖中的注釋不全面,有所遺漏。
(5)對外部配合條件的研究缺乏深度或根本無法落實到實處,一些必要的協議性證明材料缺失。
2.3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濟分析數據不實。
(1)在設計方案的確定上原則性不強,主要生產設備的計算方法缺失。
(2)投資估算中,缺乏主要設備咨詢價格的相關資料,相應工程造價的定額、標準缺失。
(3)在生產規模的編制上,其確定原則和計算過程不夠詳實。
(4)節能篇中有時僅僅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的節能措施和指標。
(5)在經濟評價中,需要對基礎數據的調查和分析,使得數據的正確性大大折扣,特別是一些價格系數,缺乏科學性和客觀性。
3 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措施
3.1 可行性報告不可以偏離行業的標準內容
在可行報告的編制過程中,編制人員往往會偏離行業的標準內容和深度要求,可行報告顧名思義是注重可行性,但是在可行性的同時,要做到不偏離行業的標準,部分報告中會存在總論不能提綱挈領、展現全貌,在技術層面會偏離行業的標準內容的情況,報告應根據準確和實際的考察和分析,根據市場預測和評估的數據,做到準確而且迎合行業標準,要對國內的生產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和總結,在分析過程中要有專業的分析人員和實際的數據,做到科學的分析和預測,這樣的可行性報告才會有據可依,才會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有很多的報告因為缺少對擬建項目的規模,產品方案和發展方向的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和分析的論述等要求,因而使項目在生產和創建過程中產生問題,影響生產和建設進度和質量。
根據我國計資(1983)116號文件,明確規定了行業特點由主管部門制定本行業的可行性報告,編制內容要遵循行業的規定等標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中的變化,陸續的做了修改了補充,所以可行性報告要嚴格做到文件中的要求,不偏離行業的標準內容。
3.2 提供對比性強的工程技術方案進行比選
在工程方案的編制中,編制人員和部門要提供“有骨有肉”的對比性很強的工程技術方案比選,工程技術的可行性方案是整個工程項目中技術問題成敗的關鍵所在,在一定條件下直接影響投資方的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是整個工程項目的核心內容,也是社會產業項目和技術政策的高度展現。
所以,各個行業的在可行方案的編制過程中,要根據項目的構成、資金的預算、技術來源及生產方法等方面多個標準進行衡量,在眾多因素中要有二到三個方案進行比選,根據行業和技術方面等多個標準逐步的進行比選,俗話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才能做到工程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可靠。報告的比選也可以存進編制人員在技術層面的互補,通過交流和比對,編制出更佳方案。
3.3 投資估算和風險分析
投資估算中,應該說明投資估算依據的方法和標準,必要的附表應該齊全,以此論證投資估算的合理性,在估算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和數據分析進行估算,不能盲目的毫無根據的進行預測,而且還要及時和準確的做好財務審計工作,做到不違背法律和不影響社會效益。在投資估算的同時還要做好風險分析,應對項目主要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和排除,做好能夠及時解除風險的應對方案,提出防范和降低風險的對策,在日后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過程中應加強對風險因素及風險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3.4 準確評述和落實資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設施等重要外部配合條件
社會發展日益進步,生產建設中的資源及原材料等因素影響著整個工程的可行進度,為預防“無米之炊”,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時候有必要附上相應的文件和有關資料,比如涉及到地下水資源的問題,水資源的儲存量和利用條件,不僅要有水資源的儲量調查報告,還要有有關部門允許開采和利用水資源的報告和協議,這樣很好的掌握了資源條件的準確性,有利于工程項目的順利進展和建設生產。配套方面的項目應該積極的同步建設,并且要有相應的供求合同作為保障,防范一切不可預估的風險和不確定的客觀資源方面的問題,要合同方面,也要根據方案比對的方法來進行。
3.5 廠址選擇、引進設備、環境保護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過程中,對廠址的選擇要嚴格把關,要有專業的地質人員進行實地的考察和分析,做好地質勘查報告,做到準確無誤、優化方案。多個廠址進行對比,要考慮到資源因素、交通是否便利、運輸成本等全方位的評價,優化選擇的方案以及有關部門同意建設的意見和相應的用地文件,做到不觸犯法律,合法經營和建設。
對引進生產技術,設備的方案和報告中,應該闡明引進的理由、需求量等,提供多個引進方案進行比選,擇優選擇,還應該提出技術設備的相應來源和相應的文件及許可,引進過程中要注意設備的內、外分交,技術設備的安全水平和技術水平,以及技術設備的相應保報價和售后服務,保證售后的可靠性。
4 結語
本文通過了上述的論證,以及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在當今的市場與建設形勢下,筆者通過對可行性報告行業的標準內容,提供對比性強的工程技術方案進行比選等方法,得出了可行性研究報告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建設項目過程中的建設提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是部門檢查和審批立項、單位領導決策的依據,因此報告的質量關系和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和生產狀況,還關系到生產后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利益,所以在可行性報告質量上嚴格把握報告的編制質量和細節中的問題,是整個生產工程中重要的起始點。要根據實際的生產情況,分析一切影響因素,了解行情,以可行性報告所達到的最高要求和標準來做為重要準則。
【參考文獻】
[1]吳瑤樞.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析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09):120-121.
[2]陳秋.淺談代建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難點及對策[J].中國工程咨詢,2012(09):75-77.
[3]王揚.宏觀因素對項目可行性研究與項目評估影響的研究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04.
[4]陳世林.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4):91-93.
[5]馬向東.可行性研究在項目決策中的應用與完善[D].天津大學,2006.
[6]王紅.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結構的邏輯推理特征[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9):325.
[7]李德民.淺析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398-399.
[8]林鳳梅.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中的經濟評價[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