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安心從知足開始。古人云:“儲水萬擔,用水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在欲望的驅使下,人因欲望不能滿足而痛苦掙扎,或為了蠅頭小利日思夜想,甚至廢寢忘食,折磨自己。安心求長壽,但欲望的渴求卻使你無法安心,因此往往與養生背道而馳。
安心要學會不生氣。《增廣賢文》曰:“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有其它任何情緒時都復雜,更具毒性,因此動輒生氣的人很難健康長壽。因此,遇到惹人動氣的事,要想開些,常念清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的《不氣歌》,做到“他人氣我我不氣”“不氣不氣真不氣”。
安心要懂得豁達開朗。人要保持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豁達開朗。內心通達暢快,身體才能健康。中醫理論認為,情志與人體的臟腑功能息息相關。情志順暢,豁達開朗,對氣血通調有著重要作用。《黃帝內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整天情志抑郁,或牢騷滿腹,這些都是養生之大忌,長此以往可使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想得開,看得寬,豁達開朗是老人健康長壽的要訣。
明代名醫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一書中,把養生之道歸納為十一條,頗有借鑒意義,其要點為:“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欲、戒喜怒、惜元氣、簡言語、輕得失、破憂沮、除妄想、遠好惡、收視聽。”短短三十三個字,言簡意賅,稱得上是諄諄告誡世人健康長壽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