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換位(一)
我家養著一只老公貓,年齡近二十。都說老公貓不守家,很懶很害人,然而我家的卻不是那樣,這近二十年來,從沒離開過我家。在家也勤快,即使好東西放在顯眼位置,只要不容許,它絕對不會動,即使饞得流口水,喵喵直叫。更重要的是它受過幾次大的磨難,腰被人打折了,右后腳被狼夾子夾掉了,走路一拐一拐的。
它確實老了,都快二十歲了。貓的壽命是很短的,沒有這么長的,有時候吃多了就會吐得一塌糊涂,好幾次吐到我爺爺的被子上。我爺爺八十多歲了,氣得不行,非讓我爸把它丟了。按當地的傳統,貓狗老得不中用時,就帶到很遠的地方丟了,貓狗不管丟多遠,它有獨特的位置功能,只要有丁點氣力都能重新回來,不過老貓老狗太遠就回不來了,因為體力不支了。
我爸是孝子,聽我爺爺的話。第一次我爸就把貓丟了,結果這貓過了幾天就回來了,瘦得不成樣子,走路腰甩得更厲害了。后來我爺爺又讓丟,其實貓狗忠誠一輩子到晚年被丟和卸磨殺驢是一樣的,是極不道德的。怪不得有這樣的傳說,一個中年人將他不中用的老爸用背篼背出去扔掉,孩子也跟著,這是習俗,結果扔掉后把背篼也沒拿,孩子卻拿上了,他爸說不要了,孩子說您老了我還要背您呢,他爸頗受刺激,就把他爺爺背上來了,從此當地就為老人養老送終了。
我爸競跟我爺爺頂嘴了,貓老了人開始嫌棄,人老了你以為會怎么樣。自此,我爺爺再也沒有提過丟貓的事情。
換位(二)
八月二十三日,中小學要開學了,老爸老媽要去臨夏給小弟帶孩子。他們從家里給我帶了一些玉米,讓我到車站去取,我很生氣地接完電話,嘴里還叨咕:“都說不需要了,饞了市場上應有盡有;人忙得要死……”
但是又一想,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于是便請假到車站去取。走在路上,當初父母送我上學的情景歷歷在目,特別是上中專的那會,當時自己還真小,十幾歲,交通又極為不便。父母用一個自行車從葛家岔鎮的康樂把自己咯吱咯吱地帶到城里的汽車站,跑前跑后,作為社情教師一月只有40元工資的父親和靠改造地球的農民母親,還是要給我買上一點水果。雖然比其他同學要少得多,懂事的我也不讓父母去買,甚至母親看到其他孩子穿的新衣,上車時家長要買很多東西時,回到家還多次抹眼淚,這都是后來我才知道的,想想父母真的可敬、樸實。
我一直以為自己還小,真應了一句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由此突然想到老爸老媽肯定舍不得給自己購買東西,而從定西到臨夏也要五小時左右的車程。想到這些后,馬上到車站的我又折了回來,在水果攤給父母買了幾樣水果和幾瓶飲料及一些吃的。過去后發現父母親竟然除了從家中帶了一點干饃饃和一杯茶外,什么也沒有給自己買。想想自己都三十有五了,父母也快六十歲了,也該到給父母做點什么的時候了,但是自己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光宗耀祖,連一輛車也買不起,還要父母周旋于車站給弟弟帶孩子,更重要的是每次去給弟弟帶孩子都要經過我這兒,每次我總要從鄉下給自己帶點這帶點那,而自己我每次除了取回東西,竟然給父母親連一瓶水都沒有買過。真是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板上啊,竟然自己還把自己當做一個孩子,想想不由得一陣一陣地心酸。
什么是盡孝,想想當年父母在車站送自己上學時,用皺皺巴巴的零鈔給我買水果的情景,能夠換位思考一下,然后稍稍表示一下,在父母的心里已經足夠感動和溫暖。盡孝不是一個多大的命題,其實就是一些點滴的換位和理解。
(責任編輯 高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