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紹宏
歲月不饒人,老人大都是成人身體、小兒體力,身體各項機能大不如前。很多人不知道,人體有五處肌肉對長壽很關鍵,常鍛煉就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一、咬肌
咬肌力又稱咀嚼力,體現在我們常說的“咬勁兒”上。歲數大了,連吃點筋道的東西都力不從心,還影響營養攝入和情緒。研究指出,咀嚼力越強,老年癡呆患病風險越低。
增加咀嚼力,可練習“鼓漱吞津”,即兩腮像漱口一樣來回鼓動,動作要快,做30次,可以很好地刺激兩頰肌肉,增加咀嚼力,臉頰也會變得圓潤年輕。常叩齒也能增加咀嚼力。俗話說,“朝暮叩齒三十六,七老八十好牙口”。中醫認為,叩齒能強腎,也能讓大腦更加靈活。
二、胸肌
適當鍛煉胸肌,可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肺炎,近年來已成為高齡老人致死重要原因,老年人保肺刻不容緩。
日常鍛煉,老年人可采取站姿或坐姿,兩臂打開呈180度,大小臂垂直,手掌向前,然后雙手緩慢向上延伸到極限,慢慢恢復原狀。每天做10~15次,可雙臂同時做,也可單臂輪換做,能增加胸肌力量和肺活量。
三、手部肌肉
手部肌肉與握力相關。多項關于握力的研究報告發現,握力每增長1千克,死亡風險可降低3%。握力差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或中風,握力每減弱5千克,死亡概率上升16%。同時也證明,握力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長壽的標準之一。
日常練習握拳可鍛煉手部肌肉,增強握力。還能帶動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但需注意,左右兩側都要訓練到,以維持身體平衡。
四、腿部肌肉
腿部肌肉無力是衰老的第一信號,鍛煉好腿部肌肉,跌倒和骨折的危險也更低。
鍛煉腿部肌肉可常做半蹲: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兩腳呈八字形,雙手垂于體側。屈膝緩緩半蹲起,呈馬步狀,然后大腿用力收縮蹲起還原。如果覺得吃力,可坐著練習伸彎小腿,鍛煉膝部和腿部肌肉。鍛煉不過量,可以連續做15次,每次3~4組,兩組間休息三五分鐘,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五、泌尿系統肌肉
人老了,尿失禁、肛門松弛導致睡不好,生活尷尬、沒有尊嚴……這常困擾很多老人。通過練習提肛縮腎,改善上述癥狀。
具體做法是:先收縮肛門,深吸一口氣,感覺像是把肛門和會陰吸到肚子里,堅持3~5秒,然后緩緩呼氣,放松。反復練習30次,每天3~4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