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目前的經濟環境來看,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的發展態勢影響著整個經濟環境的發展。但由于經濟發展的速度過快,法律對于社會責任的認定與分配并不完善,沒有有效的法律法規來明確社會責任。在經濟法視野下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進行研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使市場經濟制度更加完善,對提高企業自身競爭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將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研究與分析,并指出經濟法視野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并對企業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 企業 經濟法 企業社會責任
一、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工業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對此企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企業在實際的生產上市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這些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社會責任是企業必須面對并且承擔的。意外事故頻發的部分原因是企業對于經濟法的不重視,不清楚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所以,企業應該從經濟法的角度出發,明確自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企業社會責任概述
社會責任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由于企業壟斷產生的市場危機不在少數,這些問題的根源便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對于企業而言,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企業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社會團體,但是企業形象對企業的發展前景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今,企業不能沿用過去陳舊的管理理念。企業雖然不能改變以盈利為目的的本質,但是,盈利與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可以統一的。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
過去,社會對企業的要求相對較低,比較注重道德規范,會鼓勵企業多參加一些扶貧活動等。如今,由于企業的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應該為其帶來的問題承擔責任。企業應該承擔責任的對象有:消費者、債權人、當地的經濟發展、當地的生態環境、當地的社會福利。企業將追求利益作為發展目標的同時,應該在經濟法允許的范圍內盡最大的努力承擔社會責任。
四、經濟法與社會責任的一致性
社會責任要求每個集體都要對社會負責,承擔一定的義務,企業也不例外。不管是從法律方面來說還是從道德方面來說,這種責任都是毋庸置疑的。經濟法的主要作用是對企業進行管制,同時,它還會對一些弱小的企業提供幫助。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法具有一致性。經濟法中最根本的利益就是社會利益。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法每到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推行一些新的法律法規,主要是為了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提高社會生產力。企業存在于市場之中,它應該考慮社會效益。因此,企業應該平衡好社會效益與自身利益,這時經濟法就起到了調和作用。
五、經濟視野下企業的社會責任
(一)讓職工參與并且完善相關制度
企業作為經濟社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職工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與企業共同承擔責任。企業應該提高職工的參與度,并完善自身制度。由于法律不完備,企業更應該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才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同時,應該明確職工在監事會中的地位,這樣才能提升職工對企業的信任度,真心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加強企業勞動法的實施
國家非常重視員工的待遇問題,出臺了許多法律來保護員工的利益。但由于法律法規還不成熟,這些法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許多困難,這就使得許多勞務糾紛產生。從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威脅人身安全的事故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沒有落實經濟法。一些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忽略了為企業作出貢獻的勞動者,沒有給出相對應的待遇,這才產生了種種勞務糾紛。對此企業必須調整態度,明確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認真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穩定長遠地發展。因此,可以說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的良好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六、結語
本文對經濟法視野下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同時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出了一些建議。企業目前承擔的社會責任還遠遠不夠,很多法律法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應該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企業還應平衡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為宜信卓越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張倩倩(1990—),女,河北武安人,本科,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小靜.基于經濟法原則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J].速讀(中),2016(9):335-336.
[2] 李箬竹.經濟法視角下的企業社會責任[J].法制博覽,2016(1):240.
[3] 汪洛桐.論企業在經濟法視角下的社會責任[J].山西青年,2016 (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