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旭飛
摘要:環境對于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有著特殊的影響,一個和諧的、美好的環境可以造就幼兒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性格,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環境、改進環境、營造環境以促使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環境;幼兒;健康成長
環境在人的成長中發揮中重要的作用,對于幼兒來說,營造良好的環境更能夠促使其健康發展。一個美好和諧的環境可以造就幼兒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而且不在于大小,只要是能為我們的教育提供有用的信息,就是我們需要的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為幼兒創建美好環境。
一、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間
環境不分大小,所以我們要善于利于我們身邊的一切,比如走廊兩側的墻面、樓道里的臺階、地面上的空間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創造的空間,可以是一個富有主題的動畫,也可是一個單獨的畫面,都可以對幼兒起到提示和引導的作用,潛移默化的進行教育。
室外文化墻:每個教室門口的墻壁上都可以張貼一些家園共育的主題、一周的教學活動、教育目的等內容作為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有效渠道,這樣不僅美化了室外墻,還使教師與家長進行了溝通,拉進了家長與教師的距離。
樓道里的臺階:臺階是每一個學生與家長每天必須經過的地方,我們也可以進行合理的利用,比如可以在臺階上繪制一些交通標志,或者下行道,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常用的交通規則,提高家長和孩子的安全意識。
這些工作不一定都是由老師來完成,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與,讓他們體驗師生共同參與的樂趣,體驗完成作品之后帶來的成就感,他們也會對自己的“杰作”加倍的珍惜和愛護。而且通過自己制作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創建突出主題特色的室內環境,要求每一個班級創建一個主題鮮明的特色環境,(1)可以是毛線為主要原材料,通過粘貼、勾織等方式來體現出來,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水果(葡萄、石榴)還可以做一些小動物(小熊貓、小羊)等。(2)現在空氣污染嚴重,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通過廢物再利用來創建班級環境,讓同學們齊動腦筋利用我們身邊的物品進行創作,有同學想到用瓜子、花生等堅果的殼來做畫,也有同學想到用易拉罐、飲料瓶做花瓶、做筆筒,或者還有同學想到用冰淇淋盒子剪出可愛的蝴蝶、花鳥魚蟲等等,通過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限大的。
二、開展活動區,體現互動性和自主性
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一些活動區域,讓幼兒進行學習、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課余生活,發展幼兒的個性。
1、合理地設置區域活動
根據幼兒階段各個班級不同年齡的不同特點設置活動,可以多查一些資料或者多參觀一些其他學校進行借簽,也可以加入一些傳統文化或者民間藝術,比如可以用植物秸稈進行加工制作燈籠,也可以用一些線繩編織一些中國節等,這樣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還讓孩子們了解了各種民間文化。同時還要考慮到各種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比如分角色活動區域和益智活動區不想離的太近,因為分角色活動區比較熱鬧而益智活動區需要相對安靜一些的環境。各個活動區域也不用太大,只要能容納一兩個小組就可以(三到五人一組),通過文字和圖形(或圖畫)相結合來表達各個區域的主題內容,以使幼兒自己能夠理解,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活動時間由各個班級之間互相協調。
活動用品要放在幼兒自己能夠拿得到的位置,并且分類擺放,以使幼兒能夠直觀的看到并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這種幼兒自主進行選擇的過程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空間,讓活動無處不在,活動形式根據內容進行選擇。
2、教師適當地指導,確保區域活動順利展開
1)根據同學表現進行指導
教師要進行指導就需要先觀察,觀察哪些同學哪些地方需要指導,觀察時照顧到每一個同學,還得注意到每一個突發事件,并且利用多發性事件對幼兒進行提醒點撥,以使他們在活動中成長、收獲。比如,在手工制作區,有一個小朋友把自己做成的小帽子比在自己的頭上,而且吸引了其他很多小朋友的目光,這時我們可以把握機會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時同學們的熱情更高了,還有的互相評論,某同學的帽子太大了,某同學的換一種顏色會更好看……,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對手工制作課的學習興趣,還增加了同學們的審美觀和語言表達能力。
2)根據區域活動記錄進行指導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可以采用活動記錄表的形式,每節課記錄幼兒的參與情況,以確保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而且通過記錄表我們還能發現問題,比如,我們在記錄表中發現大部分女孩子會選擇手工區域、表演區域,大部分男孩子會選擇搭積木、走迷宮區域,這樣通過記錄表使我們了解了孩子們的喜好和性格特點,我們就可以及時地對幼兒進行誘導,做到男生女生互補,以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全面的發展。
總之,我們要多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并且不斷的探索和挖掘教育信息,培養幼兒積極、自信的創造精神,最大程度的發掘幼兒的潛力,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興趣,鼓勵幼兒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蘭香.創設優良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37.
[2]姚娟.構建和諧教育環境促使后進生健康成長[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5):12,4.
[3]羅春生.如何借助生物知識促使學生健康成長[J].新課程:教研版,2012(1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