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摘要:許多教師都反映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太不盡如人意了。學生只是為了應付差事,草草完成,作業失去了其應有的功效,而且會導致部分學生將對作業的消極情緒帶到課堂教學中來,而不利于學生語文濃厚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新課改也非常重視作業環節的改革,明確提出:“要有適量的語文基本練習和作業,要多設計趣味性、創新性、實踐性強的練習和作業,多讓學生自主發現語言文字的規律,善于總結語文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注重語言的運用,提高練習的效率。
關鍵詞:作業;語文;學習習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多數教師過于重視課堂教學改革,而往往忽視作業布置這一環節。作業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與延伸,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組成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多是機械重復的內容與形式,如抄寫詞語、朗讀課文,要不就是直接發幾張試卷,缺乏新意與創造性,無法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激情,大多數學生只是應付了事,作業成為學生厭倦教師頭疼的環節。我們也要高度重視作業環節的改革,要為學生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激情,展現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原則與方式展開論述:
一、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原則
(一)趣味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作業沒有一點新鮮感與趣味性,每天只是抄抄寫寫,學生完成作業的激情自然會逐降低。只有具有趣味性、新奇的事物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完成的激情,從而使學生主動而快樂地來完成作業,才不會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而是一次愉悅的享受、一件欣喜的禮物。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征與認知規律,增強作業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讓學生主動完成。
(二)開放性
現代教學提倡大的教學觀,生活的外延就是教學的外延,我們的作業也要改變以往局限于教材的封閉形式,要將視野投向寬廣的現實空間,將作業的布置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體現作業的開放性,讓作業真正的豐富起來,活起來,使得作業成為學生展現個性、釋放潛能、飛揚思緒的舞臺。
(三)層次性
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刀切的作業并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只能成為部分學生的特權。在設計作業時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性,設計出富有層次性的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這樣優中差各層次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這樣才能達到布置作業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方式
(一)手工作業
小學生動手能力強,設計手工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與繪畫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愉悅地完成作業。如低年級生字學習是一個重點,如果只是讓學生機械地抄寫、組詞,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我讓學生一起來制作生字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寫上生字,卡片背后寫上拼音,再組一個詞。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為卡片設計優美的圖案。這樣的作業集手工與繪畫于一體,極具富有新意,學生非常認真地投入到卡片的制作中來,為了讓自己的卡片更美觀、更清晰,在書寫漢字時一筆一畫,寫得清晰工整有力。
(二)表演作業
小學生喜愛表演,善于模仿,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完成作業符合學生的特點,而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寓言故事、童話等讓學生立足于教材,并加入自己的見解與體會,來自主地創編劇本,并進行表演。這樣的作業加入了學生的個性元素,非常富有個性特點,是對文章的個性化解讀。如讓學生表演《坐井觀天》,學生參與的熱情非常高,一起制作頭飾,許多學生還將續寫故事,續寫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青蛙最終也沒有跳出井來,一直生活在井里,另一種是青蛙跳出來了,看到了外面寬廣的天地,開始了它的環球之旅。通過形象的表演深化了學生對文章的認知,培養了學生閱讀能力、表演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三)體驗作業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引導學生調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而小學生生活閱歷有限,理解起來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而設計體驗型作業可以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來深入生活、深入自然,進行體驗與感悟,讓學生從中獲取大量形象可感的直觀信息,豐富思維表象,為上升為理性認知奠定基礎。如學習《秋天》這一課之前,我讓學生課前展開預習,并深入自然,將所看見的與秋天相關的信息記錄下來。這樣在學習本課時學生就能夠產生更多的見解與感悟。
(四)調查作業
這樣的作業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教學與生活密切結合起來,更加具有實踐性,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如讓學生走上街頭,尋找生活中不規范用字。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當學生將調查的結果交上來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從廣告牌匾、宣傳標語、報紙、雜志、書籍等找到許多錯別字,進行了匯總,并總結了許多容易混淆的字詞。這樣的作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規范用字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更利于提高學生語文基本素養。
總之,我們要改變以往作業布置的單一性、枯燥性、封閉性與機械性,進行全面改革。作業布置方式多種多樣,只有符合學生的特點,能夠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素養與能力的提高,都可以大膽嘗試,讓作業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讓學生愉悅而高效的完成,促進學生能力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