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江蘇無錫 214073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各式各樣保暖取暖產品也開始熱銷,其中便宜而實用的電暖手袋(暖手寶)產品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五花八門的電暖手袋隨處可見,暖手袋的外形設計十分卡通、時尚,有方形、圓形、花形等形狀,圖案也各式各樣[1]。但是關于電暖手袋漏電、爆炸傷人的事件也經常出現在報紙、電視及其他媒體的相關報道中。下面談談電暖手袋產品到底有哪些危險存在,用戶在選購和使用電暖手袋產品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電暖手袋按照加熱元件可分為電極式和電熱絲式兩種。
電極式暖手袋中有正負兩個電極(圖1),直接和袋中的液體(一般為電解質溶液)接觸,電極通電后,以電解溶液為導體電解發熱。溶液中鹽類化合物比例可影響阻值的大小并且改變暖手袋產品功率的大小,在加熱的過程中,暖手袋的功率會隨著水溫升高而逐漸變大。

圖1

圖2
電熱絲式的暖手袋是采用發熱絲或者加熱管通電發熱再對液體進行加熱(圖2),電熱絲式暖手袋的發熱體是一個絕緣體線圈,屬于水電隔離型產品。電熱絲或者電熱管元件體積比電極式發熱體明顯要大,加熱速度比電極式稍慢,但是發熱元件和液體隔離開,其安全性更高,而且在加熱過程中的功率也比較穩定。內部液體可以使用普通的純凈水或自來水,減少了腐蝕情況的發生。
在2010年以前,在電暖手袋產品方面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市面上存在最多的是電極式暖手袋,一般引起事故發生較多的也是電極式暖手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0年11月頒布并實施了GB4706.99-2009《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儲熱式電熱暖手器的特殊要求》,該標準對電熱暖手器的相關要求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電極式暖手袋此類產品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我國目前尚未對電熱暖手器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制度,在利益的驅使下,廉價的電極式暖手袋還是呈現出屢禁不止的情況。
電暖手袋在正常情況下袋內的液體溫度達到一定溫度時內部的溫控器會自動切斷電路,停止加熱。對于電極式暖手袋,在其內部溶液電解加熱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氣體,一旦溫控器控制失靈,內部產生過量氣體會導致袋體膨脹乃至袋體爆炸,甚至是內部溫控裝置燒壞短路導致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同時由于內部使用的是電解質溶液加熱,內部電極以及保護元件會因電解液腐蝕而損壞,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電極式暖手袋的兩個電極在工作時是直接與電源兩極相連,表面帶危險電壓,并且直接與被加熱的液體接觸,而在GB4706.1-2005第22.33條中規定“在正常使用中易觸及的或可能成為易觸及的導電性液體,不應與帶電部件直接接觸。電極不應用于加熱液體?!币虼诉@類電極式加熱的暖手袋是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
對于電暖手器產品,國家標準針對外殼為軟性材料的暖手器產品特性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對于銘牌規定了柔性暖手袋應標有“不得插入銷釘”的文字或如圖所示圖案。這條要求主要是提醒用戶在使用時注意防止尖銳物品刺穿暖手袋。圖3就是在實驗室中模擬電極式暖手袋袋體破損或者金屬異物刺穿袋體的情況,這時使用者就會接觸到內部的帶電液體,用測電筆接觸內部的液體,測電筆指示液體帶電。如果使用者觸碰到內部的液體就會引發觸電危險。

圖3
GB4706.99-2009第22.7條規定“柔性暖手器在結構上應有防止在通電過程中出現暖手器內氣壓過高的保護裝置”,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暖手寶配套有充電架子,這種充電架兩端分別是電源插頭和連接暖手寶的充電連接端子,在充電架中內部裝有微動開關,其結構中利用杠桿原理,當熱水袋膨脹時,鼓起來的暖手袋會將充電架子往上頂從而觸動到微動開關,微動開關就會自動切斷電源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對于部分不合格的假冒產品,雖然也配有此類充電架子,但是這樣的支架“徒有其表”,內部沒有微動開關,無法在暖手袋膨脹的時候切斷電源,并不能達到防爆的效果。
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尤其是不要貪小便宜去購買三無產品(無品牌型號和生產廠家、無電氣參數標識、無警示說明標識)。在選購產品時除了注重產品的功能外,也應注意產品的說明書等相關信息。電源線必須有3C認證,配套使用的充電裝置最好帶有微動開關,以防止暖手袋的膨脹引起爆炸。
購買時要正確選擇種類,盡量選擇電熱絲式的暖手袋,可用手捏的方式來區分,如果里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弧形線圈裝置,那是電熱絲式暖手袋,如捏到的是兩個硬邦邦的圓柱體,那很有可能是電極式暖手袋[2]。
另外在日常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和配套的電源線或者充電架子一起使用,請勿使用其它電源線為暖手袋充電。
2、在充電過程中如果發現袋體明顯脹起,應該及時斷開電源。
3、嚴禁在通電狀態下使用暖手袋產品。
4、嬰幼兒、對熱不敏感的人或生活不能自理者嚴禁使用,防止出現燙傷事故。
5、使用前檢查袋體是否有損壞或者漏液情況發生,如果有這樣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
6、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禁止用水沖洗,也不可用汽油、甲苯等溶劑擦洗。存放和使用時,避免與鋒利或尖銳的物品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