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第一中學 安徽亳州 236800
高中數學相關題目類型較多,且涉及諸多基礎理論知識,因此,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應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積累,并通過大量練習鞏固已學知識。高中數學題目變式較多,為提高解題效率,學生需要熟練使用不同的解題思想,其中類比思想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
所謂類比思想,是指在多個研究對象中發(fā)現其共同點,在這些共同點之間建立較為緊密的聯系,進而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其解題的過程就是對題目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應用類比思想能夠發(fā)現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同時將信息關系網絡化,以輔助學生進行解題[1-2]。
在高中數學不同階段,類比思想都有著一定的應用。學生在解答部分題目時使用類比思想,不僅能夠保證解題的正確性,而且還能夠提高解題效率。
在初中幾何部分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如下圖1所示:

圖2

圖1
根據該定理,我們是否可以對其進行類比推理,也就是在三條邊相互垂直的三棱錐中,三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S1、S2、S3與底面積S4的關系是否為
對于該推論,我們可以根據三角形的關系進行解答。這一過程可以應用邊角關系進行證明,且解題思路清晰。
假設:PA=3,PB=4,PC=2,根據已知條件,三棱錐底面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為通過已知的底面三角形各邊大小,可以做輔助線(如圖2所示),過點B向AC作垂線,與AC交于S點,則根據勾股定理,即AB2-AS2=AB2,求得BS,解得最終答案為
由此可見,在數學解題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學生需要考慮一些特殊的解題方法,或者對多種解題思想進行綜合運用,從而提高解題效率[3]。
對于同屬一個類型的題目來說,使用數形變化的解題方法時,學生需要準確把握數形關系,從而保證解題思路的正確性、可靠性。
,且該方程組有唯一解,求該方程組中a的取值。
分析:對于此類題目,學生應當注意對多元函數組進行處理,從中發(fā)現已知條件之間的潛在關系,降低解題難度。
解:在對方程組進行分析時我們發(fā)現,x2-y+2a=y與y2-x+2a=0關于y=x對稱,所以,可以通過類比不同曲線焦點的問題進行解答。如下圖3所述:

圖3
曲線x2-y+2a=0與y2-x+2a=0之間的交點為4個,這不滿足題目中解唯一的條件。在數形轉換的過程中,其中的數量關系并未發(fā)生變化,所以從中能夠發(fā)現y=x2+2a,同理,另一方程曲線方程為x=y2+2a。
由此可以看出,曲線方程y=x2+2a與x=y2+2a相對于直線y=x對稱。因此,若方程組僅有一個解,也就意味著兩曲線僅存在一個交點,該交點必然落在直線y=x上。因此,將y=x帶入任一曲線方程得:
x2-x+2a=0
其中,△=1-8a=0,則a=1/8。
學生在解答高中數學時,應多尋找已知條件的隱藏關系,進而為數學解題提供充分的論據。類比思想的應用,能夠提高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靈活應用基礎理論知識,促進個人解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