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安
【摘 要】《液壓氣動技術》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是機電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的基礎性學科。液壓氣動技術作為一門發展較為有效的技術手段,在發展中逐漸與微電子以及計算機技術與手段進行了融合,這無疑有效的推動了整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發展。對此,基于此種背景必須要加強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設置,探究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手段,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因此,文章主要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及革新途徑進行了簡單的探究分析,綜合實際狀況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方式與策略。
【關鍵詞】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革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42;TH137-4;TH13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457(2018)03-0109-002
Study on Teaching Setup and Innovation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Courses
LI Fa-an
(Hunan Chenzhou Technici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mechatronics, “Hydraulic and Pneumatics Technology”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on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is a basic discipline in the process of mechatronics teaching. Hydraulic pneumatic technology as a mor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means, and gradual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ans of integration, which undoubtedl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mechatronics. In this regard,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courses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odes and means, thereby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the article mainly makes a simpl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setup and innovation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courses; Teaching setup; Innovative ways
在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更為完善的教學模式與手段,要綜合實踐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強化教學設置,對其進行系統規劃與分析,這樣才在根本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1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現狀探
第一,缺乏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設置及革新認知與理解
在整體上來說,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相對較為匱乏,多數的教師還是基于理論性的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將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系統的融合,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性與系統性,并沒有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在整體上來說,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質量不佳。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在開展過程中缺乏實踐性,學生無法充分了解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知識重點,在學習中收到一定的限制與影響。
第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方式手段單一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無法了解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重要價值與意義,教學方式與手段也較為單一,教學氛圍相對較為壓抑,教學模式相對較為滯后,各種教學活動流于形式,無法凸顯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專業性,這種狀況直接降低了教學質量與效率。
第三,教學評價標準過于片面
雖然,在整體上來說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在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教師單純的通過課堂習題、考試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直接降低了教學質量與效果。
2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及革新途徑
2.1 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強化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質量
在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的應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手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綜合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實際狀況合理革新,進而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第一,適當應用多媒體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在實踐中教師可以綜合現有的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與內容,加強對知識點的梳理,通過動畫、視頻等方式進行元件裝拆以及仿真模擬,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各種知識與內容。例如,在進行液壓傳動工作原理梳理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綜合模擬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其主要的工作原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之下理解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可以讓學生充分的了解不同知識的重點與要求,進而強化理解。
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綜合實際狀況適度拓展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這樣位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進行基本回路以及典型液壓系統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通過Fluid-Sim仿真軟件對書本中的系統圖進行繪畫描繪,適當的增加一些經典的回路,讓學生直接的分析、觀看各種回路,這樣學生就會充分的了解不同的原理知識,此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第二,靈活的應用各種網絡資源,適當補充教學內容
教師在實踐中可以整合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補充,強化教學課程的設置,綜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教學目標信息進行網絡建設,完善網絡教學內容。在網絡上構建完善的教學系統,對于不同章節的教學大綱、參考資料、教學計劃、重點內容、系統等進行系統設置,構建網絡課堂,讓學生綜合自己的實際狀況通過網絡方式進行知識的補充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在線測試的方式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同時,教師可以對于一些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梳理,通過視頻、動畫等方式展示各種仿真回路,讓學生及時了解各種知識內容,進而強化理解。
2.2 加強課堂練習,合理應用小組教學方式
小組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可以通過不同任務的設置,讓學生在既定的要求以及規定之下,綜合教師指導,基于既定的工作程序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項目決策、項目實施以及成果展示等流程進行知識的學習。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中,教師可以綜合特定的教學內容,合理的綜合課程知識與內容,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綜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的設置教學計劃,通過教學成果的展示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及時完善優化,這樣才可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
第一,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師要綜合不同的任務合理的設置教學小組,基于學生資源為基礎,自由組織小組,綜合不同學生的程度、水平適當調整,保障不同小組的綜合實力相當,然后通過學習小組的委派方式,明確不同成員的責任,合理進行項目任務的布置。各小組制定工作計劃,按照工作計劃展開工作,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在實踐中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合作與學習,不斷的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協同合作,進而強化課堂知識學習,充分的理解不同的知識內容,在討論過程中充分的拓展思路,這樣才可以加強對不同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進行液壓系統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項目任務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將小組為基礎單位對液壓系統進行分析,探究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第二,任務項目的實施與開展
教師可以綜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進行任務布置,明確任務的內容與目的,強化教學質量與效果。例如,在進行繪制氣路圖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項目任務的方式強化教學,不同的項目小組設計的氣路圖都具有一定的差異,一些小組設計的氣路圖較為合理,也有的小組設計的氣路圖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在這個之后就可以組織學生對不同小組的氣路圖進行分析,評價其合理性,讓學生分析問題與不足,提出觀點,教師必須要強化引導理順思路,讓學生明確氣路圖的繪畫方式與思路,然后,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強化指導的方式進行修改,這樣就會在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
2.3 強化教學實踐,強化指導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中,其對于教學實踐要求較為嚴格,學生在實踐中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而強化教學質量,對此,教師可以綜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習開展各種實踐教學活動。
第一,綜合教學實踐,開展仿真實驗,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綜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直觀的觀看學習各種液壓仿真實驗,進而加強對不同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在仿真實驗中鞏固各項知識內容。例如,在進行油路節流調速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仿真軟件展示真實的進油路節流調速回路系統,學生就會在對調節節流閥開口大小、具體的負載大小進行調整過程中,驗證進油路節流調速回路系統的速度負載特性。
第二,構建液壓氣動實驗室,設置校外實訓基地。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液壓氣動實驗室中親自驗證各種知識理論,通過自己的操作了解不同的知識原理,強化理解各種知識難點,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可以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設置,在實踐中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真實的崗位工作內容,這樣才可以在實踐中了解自己的崗位責任、明確工作任務。
第三,組織開展各種展覽會,通過對專業公司的參觀與分析,了解不同知識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了解理論知識的不足,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的聯系,這樣才可以深入理解不同的知識與內容。
2.4 系統分析,科學評價
在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綜合實際狀況,設置科學的教學評價模式與手段,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能力、考試狀況、學習狀態、實踐能力等因素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分析其內在不足與優勢,進而適當的補充專業的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與內容;通過構建綜合、系統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完善。
對此,在實踐中可以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小組評價等方式進行系統評價,了解學生在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活動開展中的各項表現狀況,對其進行綜合評價,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想法與觀念,及時表揚學生的進步以及創新之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問題;可以說,教師、個人以及小組的系統評價模式,可以在根本上提升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要對其進行系統設置。同時,教師必須要總結教學經驗,完善教學計劃,這樣才可以充分的提升液壓與氣動技術專業教學質量。
3 結束語
在進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及革新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要綜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的進行教學模式的應用,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才可以在實踐中鞏固各種基礎知識。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仿真實驗的開展,鞏固驗證各種實際問題,繼而不斷的調整現有的教學模式,不斷的完善教學方式,進而培育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滿足液壓與氣動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羅黎,申燚,高進可.高校中《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7(8):144-144.
[2]鄧霞.《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18).
[3]蔡群.《液壓與氣動技術》高職教學創新初探[J].時代農機,2016(2):122-122.
[4]劉麗芝.《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學設計與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2):00282-00282.
[5]羅黎,申燚,高進可.高校中《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7(8):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