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飛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當前國內公共圖書館紙質圖書的主要采購方式及其局限性,接著提出通過網絡書店采購方式作為圖書采訪輔助手段的必要性,最后分析網絡書店采購方式面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并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網絡書店;圖書采購
中圖分類號: G2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3-0185-003
Public Library Paper Books Internet Bookstore Procurement Ways
——Tak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brary as an Example
WEI Jian-fei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brary,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ain purchasing methods and limitations of paper books in domestic public libraries at first, then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using online bookstore procurement methods as auxiliary tools for book interview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online bookstore procurement methods face Solve the problem and predic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Online bookstore; Book purchasing
網絡書店是基于互聯網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圖書的信息發布和查詢、完成圖書交易的一種電子商務類型,具有種類眾多、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等特點。圖書是較早出現的網絡購物商品之一,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書店這一購書渠道獲得了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1]本文中的網絡書店采購是指通過亞馬遜、當當網、淘寶網、京東圖書、蘇寧易購、孔夫子舊書網等網絡圖書銷售平臺采購圖書共同參與建設圖書館館藏資源體系的方式。隨著通訊技術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網絡書店不斷發展壯大,圖書資源愈加豐富,銷售額節節攀升。本文基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情況,研究分析網絡書店采購方式在參與館藏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中充當的重要作用。
1 當前圖書館紙質圖書主要采購方式及其局限性介紹
1.1 電子書目訂購
圖書館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幾家資質良好的圖書供應商,圖書采訪人員根據各個供應商提供的圖書征訂目錄在管理系統中進行大批量在線勾選,然后將勾選到的書目訂單發送給相應的供應商進行配貨,最后圖書館對到書進行驗收、加工、入藏等工作。目前這種方式承擔了圖書館絕大部分的紙質圖書采購任務。
1.2 現場采購
圖書現場采購是相對于書目訂單預訂而言的,是指不通過訂單預訂,直接在現場采購圖書。現場采購的形式主要包括參加書展、書市、圖書博覽會和交易會等,采訪人員直接走進圖書展會,直觀接觸大量現貨圖書,通過采集器有針對性地選擇符合本館館藏資源建設要求的圖書,再由活動主辦供應商將采購數據進行匯總和配貨。現場采購圖書,由于參展的出版社種類眾多并且相對集中,現場可見的圖書種類繁多,學科范圍廣,直觀性強,可以直接看到圖書的外觀和內容,利于參訪人員進行選擇,尤其在同類書內容相似的情況下,現貨對比,更容易把握優劣,選到更優質的圖書。
1.3 現今兩種常規圖書采購模式的局限性
采取勾選電子書目訂購圖書的方式,整個流程“采訪人員勾選書目→生成訂單→書商配貨→物流發貨→到館拆包驗收”一般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如遇到一些圖書暫缺,比較難配貨則須等待更久。現場采購也是類似的流程,兩者均存在從采購到流通周期長的問題,并且可選擇的圖書局限于供應商提供的電子書目和展示圖書。對于時效性強的,如計算機類、暢銷書、考試用書等,及時與讀者見面方能實現其時效價值和使用價值,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因此圖書采訪人員應想方設法縮短圖書從選訂到圖書上架的周期,使圖書盡快與讀者見面,充分發揮其內在價值。在國家大力推廣全民閱讀的新形勢下,讀者往往有其精準的閱讀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圖書館書籍借閱服務的快捷性和準確性,更好地解決現有館藏文獻與讀者日益增長及多樣化的知識需求之間的矛盾是圖書館圖書采訪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
2 采取網絡書店采購方式作為圖書采訪輔助手段的必要性分析
2.1 網絡書店采購是讀者決策采購的必然選擇
讀者決策采購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采訪模式,指的是圖書館根據讀者特定需求購入圖書,目前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通這一項服務功能。諸如圖書館“薦書平臺”上讀者推薦購買、地方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參政議政需求、黨建活動用書等情況,要求圖書館能快速準確提供讀者所需書籍,以上兩種常規采購方式由于流程時長的限制顯然不能達到要求。網絡書店平臺上有豐富的圖書資源,方便、快捷、準確的檢索功能可以精確查找到圖書貨源信息,越來越快的物流速度可以將書籍一周內送達,有的甚至更快。所以,通過網絡書店采購能大大縮短圖書從采訪到流通的周期。為讀者快速提供特定需求的圖書,這應成為圖書館服務水平努力追求的高度,充分體現服務的實用性原則。
2.2 網絡書店采購是加強和完善特色館藏資源建設的重要途徑
特色館藏資源是指一個圖書館中獨具特色的館藏,對圖書館而言,建設特色館藏資源具有重要作用,是打造業內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借助于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當當網、亞馬遜等網絡書店能對用戶的搜索、瀏覽和購買歷史進行記錄與跟蹤,除了在頁面優先顯示用戶高頻瀏覽的圖書種類,還能向用戶發送電子郵件推送這些類型圖書的出版上架情況。這樣的個性化功能可以很好地幫助采購人員更加快速、精準地掌握特色資源的出版信息,從而第一時間采取采購計劃。
筆者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是廣西地方文獻和有關東南亞的文獻,平時采訪人員在網絡書店平臺高頻輸入“廣西”、“八桂”、“北部灣”、“壯族”、“民族”、“東盟”、“東南亞”等關鍵詞,那么平臺優先顯示的此類文獻將大大利于采訪人員搜集到最新出版信息,如這套《云南文山壯族文獻古籍典藏》,對位于壯族人口聚居地的廣西本地圖書館有著重要的研究和收藏意義,然而這套書因出版社缺貨,供應商已經沒法提供,筆者通過搜索發現,在 “孔夫子舊書網” 有全套全新版本在售,如果圖書館能采取網絡書店采購的方式,那將可以順利充實特色館藏。對于一些出版發行已有一定年份,出版社已經沒有庫存但符合本館特色館藏收藏價值的書籍,可以通過網絡書店強大便捷的搜索功能進行查詢、購買從而不斷充實、完善館藏結構體系。比如有關東南亞的文獻,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編輯出版的《東南亞研究圖書目錄》和《東南亞研究中文書目》,收錄東南亞政治法律、軍事、經濟、哲學、社會文化藝術、歷史地理、東南亞華僑華人等方面圖書和資料的書目,具體包括書名(題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時間等信息。專業、詳細的書目能讓采訪人員全面掌握東南亞研究文獻資料信息,如能據此通過網絡書店進行準確搜索、購買,對充實我館“東盟文獻閱覽室”的圖書資源結構體系,逐漸打造出名副其實的特色館藏資源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建設特色館藏的目的是為了打造圖書館的特色品牌,提供特色資源服務。同時這一舉措對保護地方文獻、展示地方特色和優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圖書館應努力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去采訪特色文獻,體現自身作為地方文獻信息中心的社會定位和功能。[2]
2.3 網絡書店采購方式有助于查漏補缺連續性出版物
由于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因素,如疏于跟蹤連續性出版物或多卷書的出版和到貨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對于某些年份的年鑒、年報、發展報告或者跨年度出版的多卷書未能收藏,如《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5》、《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5》、《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2014》、《首屆中國與東南亞民族論壇論文集》(2005年出版)等,補齊這些漏藏書籍能提高館藏資源結構的完整性,無論對館藏體系發展還是對讀者需求都有著重要意義。以上出版時間有一定年份的書,據查詢均可通過網絡書店購入,因此,為了促進館藏資源建設發展、達成上級評估指標和滿足讀者潛在需求,圖書館采訪人員應努力采取多途徑多手段查漏補缺,從而不斷提高館藏資源的完整性、連續性。
2.4 通過網絡書店采購能讓圖書采訪工作更具預見性、主動性和準確性
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排行榜”反映的是圖書零售市場的狀況,上榜圖書大多是暢銷書、熱門書、新書,對采訪人員認知讀者閱讀動態和傾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些比較權威專業的網絡書店,如亞馬遜、當當網、京東圖書等,不僅能看到圖書的ISBN號、封面、目錄、頁數,還可以看到內容摘要、作者簡介、獲得的獎項或資助項目等,這些信息有助于采訪人員第一時間做出采購決策,銷售榜單情況反映著現今社會思潮,迅速滿足讀者對熱門圖書的需求是衡量圖書館閱讀服務能力的指標之一。對于國家“十二五”、“十三五”重點研究項目及重點圖書、“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文津圖書獎等獲獎圖書,采訪人員通過網絡書店的上榜上架情況捕捉出版信息,可以及時進行預定或采購。圖書館增加此類高品質圖書的購買力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館藏資源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引領當地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從而不斷提升讀者的閱讀廣度和深度,為當地的人才資源發展發揮自身作為社會教育文化機構的功能和價值。因此,網絡書店采購作為圖書館常規采購的輔助手段理應早日納入采訪人員的工作日志中。
3 網絡書店采購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3.1 財務規則問題
現今圖書采購支付方式規定,只能轉賬至通過政府采購確定的圖書供應商賬戶中,采訪部門沒有自行零散采購書籍的專項經費。為此,采訪部門首先要努力的是與本館領導層及上級財政部門進行充分溝通,詳細說明通過網絡書店采購圖書作為采購補充方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爭取早日將網絡書店納入本館的圖書供應商范圍,讓網絡書店采購圖書能合乎單位財務規則,得到專項使用經費,讓網絡書店采購可以成為常態化的圖書采購方式。[3]
3.2 圖書采訪范圍的問題
采購部門結合館藏建設規劃、館藏結構體系、館藏質量評價指標和藏書發展原則與政策等情況,制定適合采用網絡書店采購的書籍及其售價范圍。圖書采訪部門可以把每期的《全國新書目》、《社科新書目》、《科技新書目》、《新華書目報》等放到各個閱覽室醒目處,供讀者閱讀、挑選自己需要或者有興趣閱讀的圖書。采訪人員通過圖書館網站后臺搜集、統計讀者的薦購書目,從中找出普遍的、有代表性的書目信息,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進行采購。制定網絡書店采購規則時,對于特色資源,如廣西地方文獻和東南亞有關文獻,可以分配較大比例的采購經費;讀者薦購書籍、高品質圖書按需按時進行采購,確保有限的購書經費得到合理利用,發揮更大效用。
3.3 平臺的優化問題
對于現代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通過網絡購物已是生活常態,人們更加適應和想要便捷的購物方式。通過在圖書館網站留言的方式,等待圖書的采購、分編、借閱的流程,將越來越不能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圖書采購和借閱的無縫對接必將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新的平臺搭建勢在必行。目前,走在圖書館發展前列的浙江省圖書館已基本能實現讀者自行選購,由網絡書店直接寄送到家的最快捷借閱服務,讀者的訂購、收貨即完成一條借閱信息,江浙滬地區發達的物流網絡使得借閱服務快捷準確,這一借閱方式大大增加了該館的圖書借閱率。[3]對于本館而言,首先是要學習借鑒并推進這一平臺的搭建,試點范圍可以先選在南寧市內,待平臺和物流條件成熟再擴大至整個廣西區內范圍,讀者所借閱圖書可在本館、各個流動圖書站或者郵寄歸還,力爭提供更快速、準確、實用的借閱服務,不斷推動圖書館服務水平邁向更高的臺階,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圖書采購理念和服務體系。
3.4 配送時間和服務質量的問題
亞馬遜、當當網等一些大型網絡書店構建了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統,在部分城市建有庫房,地方庫房有貨的情況下可以當天或者隔天到貨,但是在二三線城市和邊遠地區仍無法實現。物流的安全性及效率也無法保證,包裹丟失、配送時間過長等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圖書館應加強與物流配送公司的溝通聯系,與其達成相關配送協議,提高包裹的安全性和配送速度。
4 結語
相比較傳統的圖書采購模式而言,在上述特殊情境下,通過網絡書店訂購,操作上方便快捷,到書率高,能大大提高采訪工作的效率和準確率。圖書館采訪人員應緊跟時代步伐,克服眼前難題、接受新理念、學習掌握新技能,不斷進行采訪工作的探索與創新,努力完善館藏資源結構,更好、更快捷、更準確地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充分體現“以讀者為本,以館藏建設為中心”的圖書館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劉維佳.電子商務環境下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的比較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4.
[2]金以明.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93-97.
[3]俞月麗,朱曄琛.開放式圖書采購的浙江樣板——浙江圖書館“U書”快借案例分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1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