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金香淑
【摘 要】目的:了解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的相關因素及護理措施。方法:查閱文獻法。結果:總結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的常見原因并做好壓瘡的防范措施。結論:壓瘡重在預防,手術室護士要做好術前評估及術前訪視工作,術前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并安撫好患者緊張的情緒,合理擺放體位及防護用品的使用,器械護士術中要積極配合醫生,術后做好交接工作。
【關鍵詞】手術室壓瘡;相關因素;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3-0208-002
Study on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ressure Sore in Operating Room
LI Shan-shan1 JIN Xiang-shu2
(1.Department of Nursing,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Yanji 1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Province, Yanji 13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ressure ulcer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Method to consult the literature method. Results The common causes of pressure ulcers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pressure ulcers were made. Conclusion The pressure sore is important in the preventi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should do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preoperative visit work, preoperatively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a comfortable and safe environment and soothe the patient's nervous emotions, and put the body position and the use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reasonably , Equipment nurses surgery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doctor, after the transfer to do a good job.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pressure sore; Related factors; Nursing measures
2007年美國國家壓瘡協會(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將壓瘡重新定義為皮膚或皮下組織由于壓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導致的[1]。肌肉和皮下組織的局限性損傷,常發生于骨隆突處。手術室壓瘡(pressure ulcer in operation room)目前認為在術后數小時至6d內發生的壓瘡(大多發生在術后1~3d)[2]。壓瘡會給患者帶來諸多問題,如住院時間延長繼而加重經濟負擔,嚴重者可引起感染危及生命[3]。因此,本次對手術室發生壓瘡的常見原因進行分析,并給予相應預防性護理措施如下。
1 術中壓瘡的概述
1.1 力學因素
如上所述,壓瘡不僅由垂直壓力所引起,還有摩擦力和剪切力的間接作用而導致,通常是2~3種力共同作用所致[1]。其中,壓力是造成壓瘡最重要因素。當持續性壓力作用于受壓面時即可阻止毛細血管對組織的灌注,營養物質無法供應,代謝廢物排出不暢,導致組織缺血、缺氧。有研究表明壓瘡還與組織耐受性有關[4],由于肌肉和脂肪的代謝比較活躍,因此最先受累且容易發生變性和壞死。摩擦力[1]作用于皮膚時,損傷皮膚保護性屏障,致使病原微生物入侵皮膚增加壓瘡發生的風險。剪切力[1]是由壓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導致。剪切力發生時,由于毛細血管被牽拉、撕裂,繼而導致局部皮膚、皮下組織、肌層的血液供應受阻,引起深層組織壞死,形成潰瘍。
1.2 皮膚抵抗力的改變
手術中患者皮膚容易受到汗液、血液、以及體液的刺激,使皮膚抵抗力下降,皮膚的保護功能下降,使皮膚組織破潰繼發感染。
2 術中壓瘡的相關因素
2.1 自身因素
2.1.1 體重
患者自身體重是發生壓瘡的重要因素, 肥胖和消瘦都是壓瘡的危險因素[5]。患者太胖則壓力源均來自自身體重。若體重太輕皮下脂肪少,壓力會直接作用于使皮膚血管,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導致皮膚缺血、缺氧, 造成壓瘡。
2.1.2 年齡
郭月等[6]對115例發生手術室壓瘡的患者進行總結,其平均年齡為(40.23±18.31)歲;蔣琪霞等[7]研究中發生手術室壓瘡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1.72±18.47)歲,與朱琳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年齡與手術室壓瘡發生率并不是獨立危險因素,其關系有待進一步驗證。
2.1.3 自身疾病
患者還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易導致末梢循環不良引起感覺障礙;肝腎疾病患者易引起水腫,都會造成壓瘡發生的風險[9]。
2.1.4 心理因素
患者情緒緊張時可使蛋白質的合成受限,腎上腺素分泌增多,糖皮質激素生成受限導致組織容易被分解,易發生壓瘡。
2.2 手術相關因素
2.2.1 麻醉
麻醉使用的藥物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引起組織灌注不足,造成血液循環減慢,局部皮膚缺血缺氧,易出現壓瘡。
2.2.2 手術持續時間
手術時間是組織損傷的重要指標。時間越長發生壓瘡的幾率越大。
2.2.3 術中皮膚未能保持清潔干燥
手術前醫生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及術中沖洗傷口,都會使消毒劑和沖洗液流到患者受壓部位,引起受壓部位潮濕容易發生壓瘡。
2.2.4 體溫過低
手術過程中患者新陳代謝減慢,且術中輸液量較大、失血及使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都會導致外周血液循環不良,增加手術室壓瘡發生率。
2.2.5 手術類型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心臟類、肝臟類、血管類、脊柱手術、顱腦手術以及器官移植手術等, 因手術需要大量時間, 手術體位限制, 更加容易發生壓瘡[10]。
2.2.6 手術體位
手術類型不同采取的手術體位也不同發生壓瘡的風險也不同,有研究認為[11]側臥位發生壓瘡高于平臥位,俯臥位高于側臥位。
2.2.7 矯正器械使用不當
骨折患者應用石膏固定和牽引時,患者肢體活動受限易發生壓瘡。特別是在夾板內側襯墊位置不當、石膏內側不平、矯正器械固定過緊都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從而發生壓瘡。
3 手術室壓瘡的預防性護理措施
3.1 術前訪視與心理護理
在手術前以壓瘡評估量表評價危險因素,如患者感知覺、皮膚潮濕度、營養、及術中可能產生的摩擦力及剪切力、手術體位及時間、麻醉方式等,對高危患者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在進行術前訪視的過程中,對患者基本情況及心理狀況進行初步評估給予針對性指導。
3.2 術間環境
巡回護士要隨時注意觀察術間溫濕度以及患者自身體溫的變化,及時調整術間溫度和正確使用輸液加溫器。
3.3 正確擺放手術體位
術前在手術操作允許得到前提下為患者選擇最好的體位,保證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環功能不受影響。術前應用約束帶時,確保松緊合適,在受壓部位充分使用軟墊避免局部組織損傷。
3.4 合理應用體位墊及壓瘡貼
術前要充分了解患者采取的手術類型、評估手術時間選擇合適的手術床及床墊,目前最常用的是海綿墊及透明敷貼。
3.5 手術時間
由于手術時間超過2.5h是發生壓瘡的高危因素,所以要不斷加強醫師的培訓,以提高手術效率[12],護士在術前熟知手術流程,做好器械準備減少手術時間,預防壓瘡的發生[13]。手術結束后確定患者皮膚是否完好,一旦出現皮膚潮紅、水泡及早處理并填寫壓瘡報告單,仔細記錄壓瘡位置、程度、大小做好術后交接。并向科室負責人報告,制訂合理有效的壓瘡預防措施,提高壓瘡的預防效果[14],術后對患者皮膚做好回訪。
4 小結
近年來隨著優質護理在護理工作中的不斷實踐, 壓瘡的預防性護理工作成為手術室工作的重點。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的因素很多,所以更應加強手術室護士對壓瘡風險評估及護理培訓和學習,手術室護理人員都應熟知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 明確掌握壓瘡發生的原因才能有效預防壓瘡的發生,不斷完善優質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蔣琪霞.壓瘡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6.
[2]劉英,高興蓮.我國術中壓瘡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8):981-983.
[3]張旺瓊.壓瘡的護理管理和治療研究新進展[J].吉林醫學,2014,35(10):2256.
[4]陳楊霞.手術過程中急性壓瘡發生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4):92.
[5]許寧.手術室壓瘡預防及護理新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4):41-44.
[6]郭月,余云紅,趙體玉.手術室患者壓瘡臨床特點的回顧性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4,29(24):36-39.
[7]蔣琪霞,瞿小龍,郭秀君,等.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率及發生時間和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9):25-28.
[8]朱琳,段清萍,李英姿,等.側臥位開胸術患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7):768-771.
[9]胡美華,孟琳.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32(14):1332.
[10]周愛玉,楊西寧.手術壓瘡的危險因素及防護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14(2):75-76.
[11]羅冬芳.循證護理在壓瘡高危患者中的預防作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19(1):158.
[12]姚麗.腹腔鏡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3,13(1):32.
[13]莫世英.手術室患者壓瘡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6,37(1):243-245.
[14]劉金寧.壓瘡風險評估應用于手術室高危壓瘡患者的效果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5):217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