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扶貧辦

云南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邦外村的德昂族群眾趙臘孟(左)和楊玉康夫婦在甘蔗地里勞作。他們家靠種植業和養殖業已經基本實現脫貧。(資料圖)
甘蔗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經濟支柱和底線保障,但建檔立卡貧困戶面臨缺少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困難。為破解難題,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芒市立足實際,多措并舉,以甘蔗產業“五進”措施助推困難群眾增收致富。
組織全市6000余名掛包干部深入農戶家中,詳細了解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狀況,積極為困難群眾發展想辦法、謀實招、辦實事,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政策支持。著力推動貧困戶轉變思維方式,破除陳舊觀念,引導貧困戶樹立謀發展、想發展的信心和信念,激發自身發展動力。針對貧困成因,在產業上因戶施策,尊重群眾意愿,“量身定制、精準施策”,確定適合的產業。針對農戶產業現狀合理安排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成長為有本領、懂技術、肯實干的勞動者,增強自身造血能力。芒市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甘蔗產業,2017年全市共有10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甘蔗9369.55畝,其中新植3423.05畝。
制糖企業針對貧困群眾實際,科學安排甘蔗發展農務員,做好貧困群眾種蔗的服務工作。先后派出129名農務員從改變農戶種植習慣入手,深入田間地頭,采取集中培訓和田間現場示范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技術指導。針對地塊區土質、氣候特性,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種植的優良品種,有針對性地培訓栽培管理技術。督促蔗戶搞好種植管理,在甘蔗栽培、中耕管理的關鍵時期,從甘蔗整地、下種栽培到施肥、中耕管理各個環節現場指導示范技術措施,提升科學種蔗、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消除貧困群眾的顧慮,讓貧困群眾堅定發展甘蔗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市場行情,審時度勢,強化政策引領,不斷完善甘蔗種植扶持政策,著力解決貧困群眾缺少資金、缺少信心的難題。2016年以來,先后出臺《芒市人民政府關于2016/2017年度蔗糖產業發展的安排意見》和《芒市2017年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明確蔗糖收購價格聯動機制、甘蔗種植扶持政策等措施。2017年,全市甘蔗投保面積120064.2畝,財政助繳甘蔗保險252.13萬元,賠付250萬元;兌付蔗糖聯動29元/噸,共1704.26萬元;針對建檔立卡戶,新植甘蔗每畝補助800元,宿根甘蔗每畝補助200元。共扶持建檔立卡戶種植甘蔗資金393.2萬元,涉及1019戶,戶均扶持3858元。
引導群眾成立甘蔗砍運互助合作組,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勞動力弱、組織能力差、認可度低的問題,積極協調做好蔗票證發放和運蔗安排等,努力營造由強帶弱、互助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讓貧困群眾融入甘蔗產業發展大軍中,實現所種甘蔗的及時砍收、拉運、入廠,保證甘蔗的新鮮度和質量。目前,芒市已發展互助組180余個,極大地提升了甘蔗砍收和拉運的能力。
2016/2017榨季全市制糖生產線開機生產3條,甘蔗收砍實行一票一車,先發票再砍甘蔗,糖廠執行當天砍當天拉運,減少甘蔗擺曬時間,減少拉運不及時造成的損失。農業等部門積極協調制糖企業,在甘蔗砍運榨等方面給予建檔立卡戶傾斜照顧,并及時兌付蔗款,入榨甘蔗一車一付款,甘蔗交到糖廠后一周內,蔗款及時打到蔗農一卡通,真正讓貧困群眾嘗到“甜頭”,一改甘蔗款項等待漫長的窘境。2017年以來,芒市共整合投入甘蔗扶持資金1142萬元,新種甘蔗面積33969畝。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專項投入甘蔗產業扶持資金393.2萬元,實現甘蔗收入2061.3萬元,戶均收入達到20229元,有力促進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甘蔗產業真正成為山區貧困戶擺脫苦日子的甜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