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伊始,沈陽邊防檢查站收到了一張特別的賀卡,上面只有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祝開心快樂!它出自一名自閉癥兒童之手,孩子用簡單的話語感謝邊檢叔叔阿姨們一年來的幫助。“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對于沈陽邊檢官兵來說不僅僅是對旅客的一句承諾,更是對社會的一句承諾。帶著這句承諾,邊檢官兵讓雷鋒精神綻放國門,溫暖每個人的心。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沈陽邊防檢查站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邊防部隊第五個獲此殊榮的單位。“將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始終,培育官兵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不斷增強廣大官兵的文明意識和責任意識,把雷鋒精神在國門口岸發揚光大。”沈陽邊防檢查站政委劉剛介紹說。
2017年7月,一張出境證明通過傳真漂洋過海送到了遠在加拿大的李先生手中,成功化解了他在異國被遣返的危機。撥通熱線電話就可以享受大洋彼岸的邊檢服務,是沈陽邊防檢查站“空港熱線”服務電話的一大特色。
“竭誠為旅客提供‘有幫助的服務”,是空港熱線堅守十年的服務宗旨。熱線電話為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不計其數的旅客提供了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業務咨詢、信息查詢、特殊救助等,讓沈陽邊檢的優質服務通過手機信號走向了世界。
旅客的實際需要,是邊檢服務提升的努力方向,也是展示文明最直觀的窗口。為滿足群眾新需求,沈陽邊防檢查站為熱線電話申請了微信號。新年期間,某航空公司通過微信聯系了沈陽邊檢,稱由于航班延誤,一名轉機前往廣州的旅客可能錯過下段航班,請求啟動遲到免排通道。沈陽邊防檢查站提前核對旅客信息,并派專員全程引導,順利幫助旅客轉機。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當康復中心的孤獨癥兒童稚嫩的歌聲響起,在場聽眾無不為之動容。為幫助他們盡早融入社會,沈陽邊防檢查站的官兵們日復一日地陪伴他們康復治療,終于讓一批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明顯好轉。因此,他們獲得了由遼寧省政府授予的“愛心助殘單位”榮譽稱號。
說到沈陽邊防檢查站的愛心公益事業,還要從一封沒有收件人的感謝信說起。2016年秋天,崗哨突然收到一封皺巴巴的信件。寫信的是法庫縣一名留守兒童,他要感謝邊檢的叔叔阿姨為他寄去了新學期的生活費。大家后來才知道,寄錢的是一名叫林敬軼的女警官,那時她已經匿名捐款4萬多元。
了解到林敬軼的事跡,官兵們紛紛向她學習,開始向社會特殊群體伸出援手,這個站也與法庫縣五臺子和孟家兩所小學結成長期幫扶對子,沈陽邊檢愛心團隊逐漸名聲在外。官兵的善舉引起了“當代雷鋒”郭明義的關注,并邀請這個站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沈陽邊防檢查站分隊”。建隊以后,他們以分隊名義深入岫巖受災一線參與抗洪救災,為困難群眾籌集善款7萬多元,多次參加福利院關愛孤兒公益活動,用革命軍人特有的熱忱,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
說到這股催人奮進的戰斗力從何而來,這個站有一套系統的文化根基。攥起來的拳頭有力量,為了進一步在全站范圍內打造弘揚雷鋒精神的良好氛圍,這個站以文化強警,鼓勵官兵創作,官兵業余文化生活呈現出繪畫、舞蹈、歌曲、曲藝百花齊放的喜人態勢。以官兵真人形象為藍本創作的《國門手記》系列漫畫一經推出,便在官兵內部和廣大旅客中好評如潮。旅客從漫畫中學習出入境通關注意事項,極大方便了旅客出行,瞬間拉近了與官兵心與心的距離。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以后,官兵又手繪“學習十九大”漫畫展板放置在候檢大廳,在旅客中掀起了一股“候檢學習十九大”的熱潮。
為營造“家”的氛圍,這個站依托農場和食堂推出“沈檢味道”警營餐飲文化品牌。黨支部責任田的蔬菜,一畦畦,郁郁蔥蔥;警營的特色美食,一盤盤,香氣撲鼻。官兵們吃出了家的味道,并一起勞動憶苦思甜。
弘揚雷鋒精神沒有終點,沈陽邊防檢查站將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為首要政治任務,加強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教育,在部隊內部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構筑邊檢精神、邊檢價值和邊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