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菲
【摘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不能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用生活架起通往數學殿堂的橋梁,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探究,自主提問,在操作中生成新見解,這樣才能讓數學教學富有活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數學思維 生活 問題 操作
生活與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生活是數學學科的根本,脫離生活的數學學科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關注,激發思考的獨立性與思維的積極性,就不能機械地照搬教材,將學生探究的熱情淹沒在枯燥的教學之中,而是要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更多生動直觀的數學素材。這樣可以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讓枯燥無味的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激起學生求知的熱情,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引發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思維的積極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生活的角度審視教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生活澆灌學生的思維之花。如在學習射線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首先來思考現實生活中射線的實例?許多學生都想到了光源射出的光線,如舞臺上的燈光、街道上的路燈、層內的照明燈以及手電筒子發出的光線等等,我對學生的看法加以肯定,這些光源所射出來的光線都是射線。此時用計算機來動態地呈現各種光源所發出的光線,讓學生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將這些光線畫下來。
我從中選出最具思考價值的作品來引導學生展開層層深入的思考。圖1代表的是射向上方的光線,圖2用一條橫線來代表地平線,表示光線是從同一個方向射出來的,圖2比圖1更精準、更簡潔。圖3用一個端點來代表光源,另一端可以無限延伸,可以畫出多個方向的射線。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自身的思考下深刻地理解射線的三個要素;一個端點、無限長、多向直的,從而真正地掌握這一個基本的數學概念,發展數學思維品質。
小學生天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正是推動學生不斷探索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以講解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打造動態課堂,引發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從而徹底改變學生的被動參與消極接受,而是讓學生成為自主的探究者與積極的構建者,讓學生在方法與思維得到全面的發展。
1.巧妙提問。教師要學會運用提問藝術、講究教學智慧,在恰當的時機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這一內容時,在學生自主操作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基礎上讓學生來思考將一個三角形剪切成兩個三角形,抑或是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接成一個大三角形,剪切與拼接前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這樣的問題自然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入的探究,讓學生深入本質地理解。
2.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不僅僅要讓學生來解決他人所提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提問。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以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來,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教師要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放下心中的種種顧慮,敢于提問,還要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學會提問。
每一個數學知識點都是在無數次實驗與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得來的。在動手中動腦,在動腦中動手,手腦并用,才能讓雙手成為思維的工具,將更多的思維付諸于實踐。可以說,操作是重要的研究手段,更是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方面。為此在數學探究活動中我們同樣不能剝奪學生操作的權利,而是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讓學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讓學生小組為單位親自動手來探究梯形的面積。各小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或剪切拼接或填補,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進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這樣的操作活動中,可以將學生更多的想法通過操作呈現出來,讓思維流淌于操作之中,在操作中引領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進而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中真正地掌握知識,掌握轉化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改變教學模式,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動態課堂,這樣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更多的發現與創造,形成更多新見解與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成為新一代創新型人才。
[1]張玉平.讓思維可見 讓學習發生 課堂教學感悟系列——大問題引領高思維.小學教學參考,2017,(26):23-25.
[2]王靜.數的世界 數的精彩——談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策略.考試周刊,2017,(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