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17日文章,原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身先士卒過去5年來,中國大幅增加了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資金和人員支持。2013年,中國的出資額占聯合國維和預算大約3%,現在則上升到了10.25%。與資金支持相一致的是,中國訓練了8000名解放軍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待命部隊。有鑒于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中國正成為國際沖突“可信賴的調解者”和“搭橋者”。
不過,中國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參與和投入并未在領導層面獲得相應的待遇。自2012年以來,北京派遣的維和部隊比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他成員相加還多,但在目前的16個維和行動中,沒有一位中國公民擔任高級職位。去年,北京表達希望本國公民能擔任聯合國維和行動高職,鑒于中國持續的成功,支持其立場的理由現在越來越充分。
當然,中國成為維和行動的主角,不僅促進中國在非洲和別處的良好關系,也會增強中國軍隊的能力。通過改善非戰爭軍事行動及在維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將在三個方面受益。其一,中國得以施展軍事力量,而不會直接威脅其他國家。其二,通過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時與其他國家參與者的聯合協作,中國能夠增強其現代化軍力。其三,中國參與不穩定國家的和平與重建,將有助于提升與受援國和參與維和任務的其他國家的關系。總的來說,這些好處有助于傳播中國日益參與幫助有困難的國家和人民的形象,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社會認為美國退縮之際。
在確立更強的全球支持網絡及在聯合國爭取到更多話語權時,中國(對維和行動的付出)不僅能夠消除擔心其增長威脅別國或國際秩序的疑慮,而且增加了本國國際影響力和增進有助于北京轉向非洲的有利雙邊關系。此外,如果中國人能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擔任高職,中國維和人員繼續是維和行動中最多的部隊,那么中國在國際和平與安全領域的影響力定將大增。▲
(作者羅根·波利,向陽譯)
環球時報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