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超,張玉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調查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康古爾塔格成礦帶是東天山的主要成礦帶之一,前人在此開展過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元寶山金礦床為康古爾塔格成礦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金礦。礦體上下盤圍巖均為片理化安山質凝灰巖。中低溫熱液類型是區內金礦成礦的主要特征,韌性剪切帶與區內的金礦成礦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1]。該文對元寶山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進行探討,旨在為該區找礦提供參考。
準噶爾板塊以及塔里木板塊二者相互交接的位置上,是康古爾金礦帶(東天山)的分布所在。康古爾金超殼斷裂對區內的構造單元進行劃分,準噶爾板塊主要分布在該斷裂的北部方向內,中生代島弧帶(準噶爾南部緣頭部位)是其主要的次級斷裂構造。北西西向是區內構造的主要展布特征??倒艩査癯瑲嗔涯蟼葏^域的巨型韌性剪切帶是該礦的主要分布地帶,該帶位于苦水大斷裂的北部區域,該金礦主要受控于韌性剪切帶[2]。區內巖漿活動主要沿著后兩者進行頻繁侵入,展布特征主要表現為近東西向,主要包括花崗斑巖以及花崗閃長巖等,多為華力西中晚期產物。駱駝峰北金礦床以及西灘金礦和大東溝金礦都產于康古爾塔格金成礦帶內(阿奇山-雅滿蘇島弧北緣)。
(1)地層。沙泉子組(中石炭統)是該區的主要地層出露,正常細碎屑巖以及火山碎屑巖與火山熔巖(中基性、酸性)等是其主要的巖性特征。該區的構造變質以及韌性剪切等作用對地層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圖1)。

圖1 元寶山礦區地質簡圖
(2)構造。背斜構造是該區的主要構造特征,元寶山金礦的中間區域則是背斜構造的軸部所在,其分布特征主要表現為北東東向,在該背斜的核部區域則是礦(化)體的主要產出部位,具有明顯的褶皺特征,和區內的地層呈現一致的特征??嗨當嗔咽窃搮^的主要斷裂,具有明顯的陡傾特征,逆沖特征主要發生在其早期,右行走滑特征主要出現在晚期,韌性剪切帶尤以該斷裂的兩側更為比較發育,具有非常突出的熱液蝕變特征。
(3)侵入巖。巖脈在該區非常突出,主要呈現蝕變不同的脈巖特征(中酸性),如石英脈與流紋斑巖等。
(1)礦化帶特征。晶屑凝灰巖(英安質)以及凝灰巖(蝕變安山質)二者相互交接的位置上是該礦含金蝕變帶的主要分布地帶,主要分布于苦水斷裂以北方向。該區的含金蝕變帶主要包括兩條(I、Ⅱ)。礦區的北部區域內是I號含金蝕變帶的分布所在,長度為三百二十米寬度為二至二十三米不等,向北北西方向進行傾斜,角度為83°~87°;褐鐵礦鐵染黃褐色以及紅褐色在地表尤為突出,綠泥石化以及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等尤為發育。Ⅱ號含金蝕變巖帶位于礦區中部,長約1800m、寬5m~48m,具有非常穩定的延伸,與I號含金蝕變帶非常類似。
(2)礦石質量。①礦物成分。孔雀石以及黃鐵礦和自然金等是其主要的金屬礦物,黃銅礦分布很少,碳酸鹽以及石英和綠泥石等是其主要的脈石礦物。②化學成分。Au是該礦礦石的主要有益組份,Ag、Cu、P等與其相互伴生,As、Mg等是其主要的有害組份,但沒有較高的含量。③礦石結構、構造。碎裂結構以及粒狀和交代狀和包含結構等是區內礦石的主要構造特征。該區金礦礦石主要呈現粒間金以及裂隙金和包體金等進行賦存。
(3)礦石類型。含金碎裂石英脈型礦石類型以及含金花崗細晶巖型與含金蝕變巖型等是區內礦石的主要類型,這與其產出、組和與礦石結構等存在很大聯系。
(4)礦體圍巖和夾石。安山質凝灰巖(片理化)是該礦礦體的主要圍巖特征,主要分布于其上下盤的位置上。晶屑凝灰巖(英安質)以及凝灰巖(安山質)與該礦礦體下盤相距很近。安山質凝灰巖(片理化)是該礦礦體的主要夾石。
(1)礦床成因。該區分布很多金礦床都與元寶山金礦屬于同一類型,這與康古爾金成礦帶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韌性剪切帶強應變帶是該礦礦體的主要產出部位,主要呈現脈狀以及似層狀等特征。安山質凝灰巖(片理化)是概況主要的容礦巖石,區內圍巖蝕變以及韌性剪切帶等于金礦成礦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綜上認為中低溫熱液型成礦類型是元寶山金礦的主要成因。
(2)控礦因素。①區內含金蝕變帶主要受控于韌性剪切帶以及苦水大斷裂,韌性剪切帶是元寶山金礦礦體的主要產出部位。該剪切帶具有強線性應變特征,但不是很寬,并呈現出中間弱周邊強的特征,不僅具有非常突出的韌性,同時也具有非常突出的脆性,呈現明顯的片理化特征。②金礦化主要分布于火山碎屑巖蝕變帶中(中酸性),既安山質凝灰巖(片理化)蝕變帶內金礦化非常明顯。金礦化隨著黃鐵礦化以及石英細脈蝕變特征的強弱進行變化,是該礦賦礦的主要位置。③英安質凝灰巖以及安山質凝灰巖二者相互交接的部位上是該區金礦化的主要產出部位,既有脆性巖石也有韌性巖石,后者主要表現為脆性,礦液更容易在其形成的裂隙以及片理化的部位進行充填交代。④韌性剪切特征在石英脈型以及花崗細晶巖型金礦化也非常突出,后者存在一定的糜棱巖化特征。⑤裂隙充填脈型金礦于該礦石英脈型金礦存在很大差別,區內剪切作,對存在的無礦石英脈存在很大影響,造成石英重結晶微粒化,對該區金礦的活化遷移形成了非常有利的作用,進而在剪切帶區域形成元寶山石英脈型金礦。結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韌性剪切對該礦成礦起到了很好的控礦作用,且礦體富集形成過程中受到區內熱液疊加作用影響較大。
[1]張良臣,劉德權.中國新疆優勢金屬礦產成礦規律.北京:地質出版社.2016,116-150.
[2]隗合明,吳文魁,薛春紀.新疆西天山金屬礦床成礦系列和形成演化規律.地質學報.2015,73(03):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