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洪寶,曹 冰
(吉林省地礦勘察設計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61)
近年來我國工業科技迅猛發展,對相關礦產能源的需求量不斷攀升,礦產資源能否滿足我國現代工業的需求,直接影響我國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提升。現階段,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成為我國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開發的核心內容。
只有做好地質勘查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深部優質礦產的開發效率,從而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然而在深部礦產資質資源勘查中,由于我國科學技術和相關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勘查工作的進展效率,所以必須從科學技術和管理體制、國家投入等多方面入手,挖掘固有問題,進一步改進我國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方法,提高地質勘查工作效率和科學性[1]。

圖1 項目流程圖
我國政府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審核,具有一整套嚴格的審核制度,從項目審核報備到實際勘查工作開展,需要復雜的申請步驟,具體如圖1所示。
嚴格的審核制度,雖然可以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勘查資源和相關技術資源浪費,但是也會嚴重影響勘查效率。從技術層面上看,我國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依舊以傳統勘查方式為主,總體技術手段較為落后,除此以外,我國深部礦產資源勘查還具有以下問題[2]。
從上個世紀中葉,我國有關地質部門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礦產資源。直到現在,我國境內大量礦產資源開發建設完畢,由于礦產資源再生速度遠遠落后于礦產開發速度,我國的礦產資源正在逐漸減少,難以勘測或者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礦山比例開始增加,這無疑加大了礦產資源勘測難度和開發難度。
隨著深部礦產資源勘測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越來越大,我國政府的投資力度以及地方財政情況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勘查工作需要和當前形勢情況。資金的匱乏不僅加大了深部礦產資源勘測技術引進的難度,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勘測人才的流失,進而需要更多技術填補人才缺口,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難以為繼。
事實證明,一項工作的開展效率與其管理手段和管理體制的科學性息息相關。
對于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來說,其相關管理工作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項目審核和開發工程確定;其二是信息資料數據的保存。
之前有所提及,我國深部礦產資源勘測項目的審核較為復雜,雖然具有一定科學性,避免了盲目動工帶來的資源浪費,但是也加大了工程總用時和相關費用,致使很多小型礦產開發公司望而卻步,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競爭性。此外,我國已經得到的各類礦產資源勘查信息資料儲存地較為分散,多數被各級政府自主管理,缺乏統一性,致使相關日常協調和整理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難以開展。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協調發展,而現階段政府僅在中央和部分地方設立相關研究單位,使任務分配和技術交流都到極大限制,嚴重影響整體勘查效率。
為了提高深部礦產資源開發工作效率效率,有關財政部門必須對相關勘查工作采取財政扶植政策。地質勘查工作雖然本身不具備盈利性,屬于半公益性事業,但它是后續礦采資源開采的基礎。對其加大經濟利益投入可以保證深部礦產資源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還可以吸引更多高校人才,投身于相關研究產業,促使新技術,新思想的誕生。
傳統復雜的審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相關當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所以必須大力削減不必要的審核流程,除了對勘查方式科學性和資料檢驗流程外,其余流程盡量合并整理,不僅可以提高流程審核效率,還能節省相關工作時間,縮小勘查成本,促進更多的地質勘查企業參與到相關勘查工作中來。除此以外,對于深部礦產資源勘查數據的保存和相關合作部門必須做到統一規劃和管理,必要時可以單獨劃分部門,確保工作的整體性和協作性,提升工作效率,對相關責任劃分和工作任務分配也更加清晰。
勘查技術的掌握和實施,直接影響著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的工作效率。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勘測方式的局限性將越來越明顯,所以必須在原有技術上積極改革創新,必要時可以借鑒國外的相關理論技術,結合我國礦產資源實際環境,探究新的勘探技術應用路線,最終融合成適應當代發展的礦產地質勘查技術,實現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升級。
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是為來我國地質資源開發的重點工作項目,也是未來我國礦產開發工作發展水平的決定因素之一,所以必須深刻認識現階段相關工作的不足,并針對不足進行深入探究,及時制定修改決策,從而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1]陳立峰.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中問題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8(12):108-108.
[2]賈維林.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中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尚品,2017,58(6):2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