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長青
(新疆天高地質勘探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近年來,隨著地質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在該區發現了庫姆托爾金礦、薩瓦亞爾頓金礦、查爾庫拉金礦以及我國境內的薩瓦亞爾頓金礦等,顯示該區巨大的找礦潛力。文中主要對該礦地質特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與庫姆托爾金礦以及薩瓦亞爾頓金礦成礦特征進行對比分析,認為該礦具有穆龍套型成礦的相似特征,進而區內找礦提供參考[1]。

圖1 區域地質圖
哈爾克山北麓是該礦的主要分布地帶,其位置處于新疆昭蘇縣偏南部方向的區域內,那拉提島弧帶(中天山造山帶)以及晚古生代造山帶(北天山與準噶爾碰撞聚合形成)與塔里木板塊的位置是該礦的大地構造所在[2]。第四系以及木扎爾特巖群(古元古界)與科克鐵克達坂組(志留系)和阿克蘇群(中元古界長城系)等地層廣泛出露(圖1)。木扎爾特巖群(古元古界)地層是克拉克斯賽依金礦主要的產出地層。原巖主要呈現一套正常沉積的碎屑巖夾碳酸鹽巖海相火山巖建造,形成區域內基底黑色巖系,此套地層中產出區內多數金銅多金屬礦[3]。南西西向構造以及北東東向構造是該區構造的總體特征,阿登布拉克深斷裂以及那拉提深斷裂是該區的主要構造特征,侵入巖是該區的巖漿巖的重要組成,花崗閃長巖以及二長花崗巖石區內的主要巖石類型,石英脈以及閃長巖脈以及偉晶巖脈在巖體內廣泛分布。
克拉克斯賽依金礦礦區相距查爾庫拉金礦床(穆龍套型)只有6公里,該礦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阿登布拉克深斷裂分布于克拉克斯賽依金礦北部區域上,屬于中哈邊境線。木扎爾特巖群(古元古界)在區內廣泛出露,二長片麻巖以及含碳黑云母石英片巖和變質礫巖等是其主要的巖性特征,千枚巖以及大理巖僅在部分區域上可見,近東西向是該套地層的主要展布方向。Au單元素異常是克拉克斯賽依金礦礦區主要的地球化學異常,該異常與中哈邊境線相互延伸,展布特征呈現半圓形,就有非常高的異常強度,同時具有明顯的濃度分帶。那拉提隆起偏西方向的區域上異常特征明顯,木扎爾特巖群(古元古界)是該區的主要地層出露。主要呈現細小長脈狀裂隙蝕變特征,呈東西方向進行展布,巖石蝕變在帶內尤為突出,銅礦化以及硅化和黃鐵礦化和綠泥石化等是其主要的蝕變特征。侵入巖再該區不發育,節理特征以及破碎帶和斷裂帶在木扎爾特巖群地層巖石中普遍存在,這與區內的斷裂構造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
石英脈在蝕變帶中廣泛發育,且具有非常突出的褐鐵礦化,區內金礦化與之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
(1)礦體特征。該區的金礦化點已有三處被圈出,斷裂蝕變帶(東西向)是該區金礦化體以及II號金礦體的主要產出部位。區內的東西向斷層對該蝕變帶形成了明顯的控制,斜長角閃片巖(墨綠色、綠色)是該帶內的主要巖石特征,變質礫巖(雜色)是其主要圍巖。斜長角閃片巖是II號金礦體的主要產出部位,其產出形式主要隨著該巖石的片里面礦化石英網脈以及礦化石英脈進行產出。兩個礦化體位于在II號金礦體東側,礦化體呈脈狀、透鏡狀。硅化是該礦的該礦的主要蝕變特征,絹云母化以及黃鐵礦化與碳酸鹽化等蝕變特征較為次之。
(2)礦石特征。含金石英脈是其主要的礦石類型。黃鐵礦是該礦的主要金屬礦物,輝銅礦以及自然金則相對較少。絹云母以及石英和碳酸巖等是其主要的脈石礦物。網脈狀以及條紋狀和細脈狀等特征是其主要的礦石構造。乳滴狀以及包含結構和細粒狀結構是該礦礦石的主要結構特征。
(3)礦床成因。對于該礦成礦具有很多觀點,熱液作用成礦一直都是前人所持的重要觀點,認為熱液蝕變巖型是該金礦的主要成礦類型。哈爾克山北坡是該礦的主要分布地帶,區內具有良好的穆龍套型金礦找礦潛力。查爾庫拉金礦床就僅與該區相距6公里,結合區內地質特征,金屬礦物等進行綜合分析,國外的查爾庫拉穆龍套型金礦與該金礦成礦聯系緊密成因極為類似。韌性剪切帶與該礦成礦具有極大的關聯性。穆龍套型成礦類型應是該礦的主要成礦類型。
淺變質含碳碎屑巖是穆龍套型金礦主要的產出部位,達到0.5%-40%的有機質含量,發育大量的含碳碎屑巖,這些都為此類型的成礦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網脈狀以及石英細脈狀是礦石的主要特征,品位不高,主要呈現層狀產出,具有非常大的規模。位大礦量型低品位的金礦床,發育Au-As-Sb-Cu-W組合化探異常。
克拉克斯賽依金礦與國內外相似典型金礦具有很多共同特征:中-南天山構造帶是概況的主要大地構造所在,不僅成礦條件極為類似,地質構造也非常相似,黑色巖系是其主要的容礦地層,網脈狀含金石英脈以及細脈狀含金石英脈是礦體的主要組成。斜長角閃片巖是該礦的主要容礦巖石,木扎爾特巖群變質巖(古元古界)位黑色巖系地層,其含碳量卻不高,有的甚至都沒有。克拉克斯賽依金礦位于Au單元素異常中,最大值為14×10-9,因此其所在地層能夠作為礦床圍巖和主要礦物質提供者。結合以上對比研究認為該礦具有較好的穆龍套型金礦成礦潛力。
[1]朱岳年.含金韌剪帶型金礦床[M].地質礦產部情報研究所,2015,(09).
[2]宋果奇.和靜縣薩恨托亥地區1:5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報告,2015,(06).
[3]張良臣,劉德權.中國新疆優勢金屬礦產成礦規律.地質出版社,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