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雯婧
摘要:文學欣賞活動作為一種獨特的的精神活動,是一種理解與感覺相互協調相互統一的審美認知活動。但是在文學欣賞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如果對其沒有一個正確且科學的態度,那么,在欣賞的過程中就很難感悟到優秀文學作品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基于此,我們對文學欣賞態度進行了相關探索。
關鍵詞:文學欣賞 態度 探索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告訴我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縱觀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璨若星辰,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學欣賞活動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是通過自身感覺與理解對文學作品再創作的一種活動,其特點較為明顯。但是再整個文學欣賞過程中,如果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態度不科學,對文學作品欣賞方法不恰當,是很難真正體會到文學作品價值的,基于此,本文對文學欣賞態度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文學欣賞活動作為人類一種獨特的精神活動,其主要的含義就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感覺以及理解,對文學作品進行感悟、體驗、思考等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并在研究的過程中得出自己的認知和見解。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文學欣賞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縱觀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諸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向世人展現了諸多生動的人物形象。但是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文學作品所創造的形象往往以一種間接地方式展現個世人。因此,人們在進行相關文學欣賞時,往往會根據自身的理解很感悟對文學作品的人物進行相關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欣賞著以文學作品所描述的形象為基礎,結合資深的生活經驗去感悟,認知,欣賞文學作品中每一個人物或者事物的具體意向,并根據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再次的創造。
(二)文學欣賞是一種精神活動
文學欣賞活動是一種有特殊的精神活動,是一種感覺與理解相互協調相互統一的認知活動。這種欣賞認知活動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將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展現出來,而是對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進行相關的剖析,并將其賦予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人類文學欣賞實踐活動證明,我們直觀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做到立刻理解它,我們只有對它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之后,才能真正的感覺它所被賦予的精神內涵。因此,我們再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要以一種科學的態度來進行文學欣賞活動。
作為文學欣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文學欣賞態度在文學欣賞活動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文學欣賞活動作為人類一種獨特的精神活動,其態度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樹立一種正確的文學欣賞態度,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去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形象,還可以不斷提高人們的欣賞能力以及欣賞水平。筆者認為,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我們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以一種正確的態度及方式進行文學欣賞活動。
(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盡管文學欣賞活動是以感受文學形象為基礎,但是文學欣賞活動還是離不開理性的認知,由于作家再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往往會將豐富的思想情感賦予到文學作品當中,且大多都隱匿在特定的情節與場景當中。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會為了抨擊社會的丑惡現象,運用一些特定的寫作手法,但是再進行文學欣賞活動的過程中,很多人極易斷章取義,不能通過一個合適的方式去進行文學欣賞,這也是缺乏正確審美觀的一種具體表現。筆者認為,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
首先要理解藝術并不等于生活。作者在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中,往往會為了作品的文學性及藝術性,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相關的文字處理,事實上,藝術和生活此二者是不能畫等號的,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如果單純地將藝術和生活畫等號,對于文學欣賞活動并不是什么好事;其次,文學作品的角色不等于現實中的角色。或許,文學作品中的很多角色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并且,敘事類的文學作品往往會極易將人們帶入到作品當中,這樣欣賞者可以很容易的體會到文學形象的具體含義,但是,有很多人再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很容易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帶到生活中來,例如行為習慣等,這樣一來,就超越了文學欣賞的界限,人們沉溺角色不能自拔,這樣嚴重影響了文學欣賞活動的順利進行;最后,藝術不等于科學。再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不符合科學常識的文學作品,很多人在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其進行科學性論證,其實筆者認為,再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是不可以用科學來對文學作品進行衡量。
(二)樹立文學作品對比觀
再進行文學欣賞的活動中,我們要樹立一種文學作品對比觀。人們總是習慣性的“先入為主”,在進行文學作品欣賞時,也不例外。人們總是喜歡將第一遍文學欣賞的結果當作最終結果,再去讀其他的文學作品或者相似的文學作品,便會覺得索然無味,其實,相同的文學作品之間也有著各種各樣表達方式上的不同。例如《卜算子·詠梅》這篇詞作,同樣的題目,同樣的平仄,但是所標的意思卻不盡相同,相比陸放翁的孤芳自賞的婉約,毛主席豪放的的高尚革命情操更加讓人意猶未盡。因此,再進行文學欣賞時,要以一種對比的態度去進行文學欣賞,這樣你才會真正的理解文學作品的精彩。
(三)樹立正確感受藝術形象觀
人們進行文學欣賞活動的初衷就是感受文學作品中藝術形象,這種欣賞活動時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相互統一相互協調的一種行為。從客觀來說,文學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從主觀上來說,它又被作家賦予了一種精神,作家獨特的經歷,認知以及見解,都會在文學作品中被展現出來。因此,樹立一種正確藝術形象感受觀,對于人們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有著尤為重要的含義。
(四)文學欣賞需要讀一些優質的文學評論
人們在進行文學欣賞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欣賞者往往不能一下認識到其主要的文學價值,這時就需要找一些態度嚴謹、鑒賞能力高的評論家關于文學作品的相關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接觸到更多的文學作品,還可以加深我們對優秀文學作品的理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進行文學評論的閱讀過程中,要找一些態度嚴謹的評論作為進行文學欣賞的載體,否則,我們很難認識到優秀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
文學欣賞活動作為人類一種特有的審美活動,對于人們的審美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文學欣賞活動中,需要我們養成一種良好科學的欣賞態度,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整個文學作品的巨大魅力。
[1]武新軍.意識形態與百年文學[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煙臺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