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意義,接著從健全園林管理機制,強化行業監管,堅持規劃建綠,穩步增加城市綠化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生態園林城市 創建 對策
為了更好的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態景觀,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加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的大潮,順應了城市生態化發展的趨勢,“生態城市”開始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模式。我國各個省市都開始取消傳統唯GDP至上的考核指標,把生態環境保護當作一條不能越界的紅線,以此來營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環境,提高了城市發展競爭力。
隨著生態意識逐步深入人心,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居住環境,明白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關系,用生態學的思想來進行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具體意義如下:
首先,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新時期,城市發展成為重要的議題之一,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客觀需求,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創建生態園林城市,能夠讓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讓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求。
其次,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建設宜居城市的舉措。如前文所述,創建生態園林城市能夠改善居住環境,為市民謀福利,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而且在生態園林城市持續創建過程中,城市的環境在一步步的發生改變,城市的品味也在提升,使經濟與環境之間實現了協調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再次,通過多個城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實踐可以看出,這項活動的開展能夠完善城市功能,讓城市的環境水平大幅度提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與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
在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過程中,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制定創建目標,并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避免出現反復調整的狀況,減少人才物的浪費。具體措施如下:
(一)健全園林管理機制,強化行業監管
要提高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效,就要不斷強化園林管理體制改革,強化行業的監管。部分城市的園林綠化管理模式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不適應之處,針對這種狀況,要充分借鑒那些創建成效比較好的城市,成立規格比較高的管理部門,發揮行業監管的作用。規范和整改當前存在的多頭管理的局面和現象,在規劃、設計等環節實施統一化管理,制定嚴格的標準,讓部門權威性真正的確立,以此來保護園林綠化的成果。
(二)堅持規劃建綠,穩步增加城市綠化率
要根據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要求,結合城市綠化管理辦法,提高城市綠化率。按照系統規劃要求,有計劃、分步驟的安排城市的綠化建設項目,促進城市綠化量的進一步增長,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逐步加大園林綠化的監察與保護力度,使城市建設成果得以鞏固。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對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來說,屬于投資不大、見效又比較快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管理部門德政工程的一部分,更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每個城市都要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確定財政資金的投入量,盡可能的提高綠地建設與養護水平。此外,還要對現有的不合時宜的綠地進行改造,豐富植物的種類,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比如,綠地灌溉系統以及照明系統等,把園林的生態環境效益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四)創新綠化技術,建設精品工程
要綜合我國園林綠化發展的趨勢,迎合市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結合城市實際更新工作理念,進行設計與管理方面的創新,高標準的規劃和設計,并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打造精品工程。在綠化苗木種植的時候,要把握好種植技術的運用,這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技術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苗木的成活情況。主要是科學的應用農業化學分析技術,加上計算機信息技術,對綠化喬木進行分析。綠化施工人員在進行苗木的選擇的時候,要根據所在地區的氣候等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樹種,還要選擇那些質量比較高的苗木,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苗木的成活率,進而建設精品工程。
(五)注重生態效益,優化綠地結構
如果城市的綠地系統結構合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綠地的空間利用效率,提高一個城市的綠化總量,畢竟城市的空間布局是有限的,布局合理的綠化系統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其生態效益。在生態學中,要對綠地中的喬灌花草藤的復層結構合理配置,讓植物的種群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協調。能夠在有限的土地資源空間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生物的多樣性,實現城市生態群落的生態效益最大化。在進行園林綠化養護方面,要積極引進競爭方面的機制,建設專業化的生態園林養護隊伍,制定相關考核制度,發揮其人才技術優勢,進行精細化管理。
綜上所述,在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運用市民喜愛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讓群眾了解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意義和指標,提高群眾在這方面的知曉率,取得群眾的支持。在新時期,要健全園林管理機制,強化行業監管,堅持規劃建綠,穩步增加城市綠化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1]王富安.平頂山市如何回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之所見[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16,(05).
[2]王麗紅.新時期生態城市及其建設淺析[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16,(10).
[3]姬會君.生態城市——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15,(15).
(作者簡介:馬佳梅,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現任職于山東省日照市園林管理局,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