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毓
摘要:社會處于新形勢發展狀態,政治與經濟的發展也對黨的發展以及人民文化的普遍廣泛性制定了全新的發展目標,而一定程度的黨史研究則為擴大文化人民性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在對黨史的研究過程中,其發展史與斗爭史為人民提供了厚實的歷史經驗,從而提升人民文化廣泛性,二者相輔相成,在作用與反作用之間達到最終目標。同時,不可避免的是,在對黨史研究的這一問題上,對黨的歷史發展一定要保持一個正確的認識與態度,無論是它的成就還是錯誤,都應該保持科學的態度與認證方法。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我們對黨史的正確認識,更好地去發展成就,改進錯誤,才更有利于長久弘揚黨史文化,廣泛普及黨史精神,共同提高文化人民性,共同建設黨的美好未來。
關鍵詞:黨史 黨史研究 黨史文化建設
在研究方面,無論是黨史還是其他史學,最根本最基礎的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并把它作為黨史研究的第一原則。黨史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在對黨的歷史發展認識中,要想對黨的發展過程進行科學的全面的了解就必須把實事求是作為第一原則,并把它深入實踐到實際的黨史研究工作中,這樣才更有利于每一個黨史研究工作者深刻黨史認識,深化黨史研究,領悟黨史精神,除此之外,在黨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點的是黨史研究更注重原則性和科學性的統一,它強調二者的結合所取得的全面認識,深入理解。黨史是黨的發展歷程,是屬于黨獨立的歷史,在黨史教育中對科學性也存在特別強調,鑒于其獨特的科學性也就更要求工作者與實際的密切結合,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不走形式主義路線,同時更要把黨和人民結合起來,聚集周邊力量,弘揚黨文化、黨精神的強大凝聚力,提升人民大眾對黨史的了解與認識,竭力普及黨史文化教育,加強黨史教育在實際中的意義。
黨史研究還需要注重的是黨史文化的教育,通過黨史教育加強黨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認識,提升黨史文化教育,普及黨史文化知識,也讓當代的廣大青少年了解中國共產黨永遠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始終堅持著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這一理念。黨史研究對研究工作者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它要求工作者必須在研究過程中保持嚴密的科學性,始終堅守黨的先進性和領導性。中國共產黨發展至今,不僅僅因為它獨特的先進性與科學性,還在于它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在現當代,黨史教育對廣大青年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在黨史文化教育方面我們可以從許多文章書籍、宣傳片以及很多黨的紀念設施、景點等多個方面看出,它通過將黨史文化貫穿在各個方面,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廣大青年進行熏陶教育。除此之外,在國家及政府的協助下,關于黨員文化的教育基地也逐漸拔地而起,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方法與教育的確為黨員及人民的黨史教育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其中也不乏存在著歷來都沒有解決掉的可大可小的現實性問題,盡管黨的出發點是為了普及黨史教育,發展黨史文化,但部分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也導致了很大的盲目性,無論是書中還是宣傳片中,我們不難看到形式主義的影子,宣傳上總是光鮮耀眼的,人們看了也不禁對黨肅然起敬,可只要一想到現實狀況,也很讓人唏噓。長期以來,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黨史文化教育都始終伴隨在我們的文化學習當中,但更普遍的情況是學生們所體現的興趣與熱愛純粹是為了完成學業,愿意深入研究更是罕見,這就要求我們在黨史教育方式上要有所改進,提高興趣、加強理解就成了黨史教育的必要性步驟。內部黨員在整個過程也應該如實發揮工人階級先鋒隊隊員作用,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學習黨章黨規,充分地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團結的精神,從而帶動群眾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黨史,帶動更多的人學習黨的知識,領悟黨的精神,真誠且純粹地加入黨的大家庭。
黨史文化的科學性保證了黨的先進性,同時黨的先進與否又反作用于黨史文化,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并且兩者之間因為存在政治與文化的聯系,所以也要求二者需要一定程度的適配性。黨史文化作為新興的傳播介質,是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的文化紐帶,所以黨的長遠發展更需要黨史文化發揮良好的載體作用,通過黨史文化教育加強黨文化的凝聚力,充分發揮黨章黨規對黨員及人民群眾的引導、規范以及約束功能。黨史文化因其創造主體的獨特性,決定了其文化類型的特殊性,黨史文化不同于其他歷史文化,它由黨內部自身產生,且經過自身長期的發展與斗爭而形成,其形成過程是中國共產黨整個革命過程所體現的精神沉淀,代表著中國共產黨的在社會建設中的模范作用。加快黨史文化建設步伐不僅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更是黨先進性建設的號召,只有保證黨史文化建設的高效發展才更能促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所以這就要求充分發揮黨史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作用。堅持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不僅能夠不僅人民群眾對黨史文化建構的深入理解,也為之后的黨史研究提供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重要發展導向。另外,我們也應該注重黨史文化建設中所需要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以需要推動發展,從而更好地保持黨的先進性,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無論是黨的建設還是黨史文化建設都應該以黨為標準,提升服務性,加強教育引導性,通過黨史文化中所體現出的先進人物、優秀理論成果中尋找現實指導意義,從歷史經驗中挖掘新的人生財富,從而共同促進中國共產黨在理論與實踐中的先進性建設。以歷史為基,以經驗做輔,從歷史的經驗中攫取人生啟示,不僅可以找到新的人生領悟,更能發現黨的教育與黨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黨史教育與黨的建設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其得到加強,文化實力得到提升,同時各級黨的職責和義務也是不可忽略的,充分發揮黨員的表率作用,使整個黨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升,從而使黨史教育的實際意義得到增強。
[1]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中共撫順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