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宗仁
摘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基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挖掘課程資源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課程資源
在短暫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會覺得課堂時間較為短暫課程內容又較為復雜。容量較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教學時間保證學生能夠收獲到相應的理論知識,這是教師所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在這種基礎上,有關的課程資源的開發也成為了教師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原有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進一步的挖掘與探究,保證所有的理論知識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深華與開發,進而讓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鍛煉相應的意識,這是每位教師仍在思考并且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努力實踐的問題。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帶領學生擴充相應的知識儲備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這種課前的學習,來幫助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進而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有關的課程資源的挖掘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將目光放在課堂教學的進度上,對于學生課的前預習情況、知識儲備情況等等,教師都需要給予一定的關注,通過這種全方位的監督與保證來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曲線的運動”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重力加速度以及勻速直線運動的知識,來探究相應的曲線運動的過程。教師可以積極的督促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通過對已學過的相關知識的回顧,來進一步完善或是對新學的知識進行猜想。在學生積極地參與了課前的學習以后,教師再來講解相應的理論知識能夠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基本的印象,并且聯系已有的知識建立起相應的學習框架,這樣更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夠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相應的拓展與擴充。
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從實際現象中出發,回歸到實際現象中,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在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樣的,教師可以通過課程開發,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等等。在素質教育的有關要求下,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是新興的教學理念關注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充分結合物理這門學科的特色,進行有效的課堂開發。教師既要關注理論知識的講授,與此同時,也要給予學生以一定的課堂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動手操作或是實驗,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課堂印象,提高教學的實效。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有關于“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速度”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這一實驗搬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組的進行相關的實驗來加深學生的課堂學習印象,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相比于單一的理論知識講解,由學生自主地進行動手操作,更能夠加深學生的課堂印象,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在于要保證學生的自主空間,同時也要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細節操作,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僅僅由教師進行講授,學生被動的接受課堂內容,這種學習方式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課堂學習的低效,同時也會使得物理這么學科的學習過程顯得較為枯燥。那么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想要進一步的挖掘課程資源,可以嘗試給予學生以自主的空間進行學習,高中生本身具備一定的學習、探究、發現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的知識儲備量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師給予他們以自主的學習空間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甚至于能夠開發出一定的課堂空間供學生思考。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有關于“力的相互作用”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學生以自主的課堂空間,讓學生討論相關的理論知識。甚至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提示,學生可以兩兩分組,并且兩兩相互感受力的相互作用,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相關的物理現象,以及理論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要給予學生以相應的監督與輔助,通過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及時解決,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以及相應的課程資源開發的質量。
物理這么學科本身離不開學生的實際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想要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可以嘗試關注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通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討論課題或是課后作業,以此來督促學生積極的進行課后的探索與發現。而在戶外探究的過程中,相關的理論支持和實際現象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同時由學生進行自主開發的課程資源,教師也可以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此來擴充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教師越來越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情況,我們也要注意的是,只有給予了學生以足夠的自主空間才能夠保證所有的資源能夠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注意,嘗試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課堂探索或是戶外探究,通過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的相關能力,加深學生的課堂印象,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到高中生的性格特點,針對于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水平來安排相應的課程開發,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從中獲得更豐富的理論知識,進一步鍛煉自身的各項能力。
[1]李勇.互聯網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高考,2017,(03).
[2]王泰源.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對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J].智能城市,2017,(01).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樹德中學都江堰外國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