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各項事業發展,均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在綜合治理、基本原則、辦案理念以及宗旨等方面,便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也意味著我國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突破和新發展。文章主要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發展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治安行政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辦案理念;立法宗旨;處罰種類
0前言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在創設的過程中,廣泛吸取了國內外先進的法制建設理念和成果,隨著時代的發展,該法律在治安管理處罰種類、立法理念、立法宗旨、處罰程序等方面,均進行了全面變革和優化,對于國家的安全發展、社會的和諧進步等,都產生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1《總則》對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發展
1.1辦案理念和立法宗旨的調整
強化治安管理是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與此同時,也帶有一定的權力控制功能,是我國公安機關行政執法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手段之一,即通過控制權利,來達到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目的。但最終均是體現在辦案理念上,即重點強調對違反犯罪人員的嚴厲打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將立法宗旨調整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改變了以往通過權力控制,來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模式。
1.2基本原則的改善
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強調了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并進一步強調了,要對人權進行保障和尊重。由于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故對于人權的保護和認識也各不相同。在執法辦案的過程中,所謂“人權保障原則”,即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員的權利保障。在過去的較長一段時間中,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員與民警之間的關系十分僵化,且彼此之間也會存在不信任的問題,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之前并未對違法人員的人權進行有效保障所導致。
2處罰程序對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發展
2.1依法調查,取締非正當手段收集的證據
證據缺陷是導致錯誤執法的重要原因所在,受到原有辦案理念和思想的影響,在公安執法的過程中,尤其是案件處理時,不依法調查、非法取得證據的問題十分常見,具體如欺騙、引誘、威脅等。但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卻明確規定,人民警察或相關公安人員一定要對案件進行依法調查,一切均應按照法定程序來進行,并要取締非正當手段收集的證據,以此推動治安行政執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2創新執行方式
遵循過罰相當的基本原則,在我國相關執行法規中指出,若人員的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中國人民法院在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的過程中,行政機關已對當事人進行過拘留之后,應根據法律折抵刑期。而當人民法院在判處罰金的過程中,行政機關若已對當事人給予過罰款處罰,則同樣應折抵相應的懲罰金,該規定主要是針對刑罰執行的相關問題所提出。《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便吸收了上述精神內涵,即在內容中規定,對于已決定對其采取拘留處罰的人員,在正式處罰之前,若已通過強制性措施對其人身自由進行限制,也應予以折抵。該規定有效彌補了我國限制人身自由折抵方面的法律空白。
另外,為保護婦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法精神,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員存在下列情況時,應依法進行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16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且為初次違反治安管理;14周歲以上15周歲以下的;懷孕期或哺乳嬰兒小于1歲的。而這些法律條文,也開辟了我國依法不執行的先例,所謂“依法不執行”并非并不送至拘留所,也不是所外執行,實則是沒有執行,其從本質上來看,并非是對犯罪人員的縱容,而是對其的有效保護。因此,我國相關執法機關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尤其要注意對違法人員進行耐心說教,使其明確國家法律的真正意義所在。
3處罰和適用對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發展
在《行政處罰法》中,將沒收非法財物和沒收違法所得定義為行政處罰,但從實質上來看,這其實有違處罰的一般原則,處罰實際上是一種制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剝奪違法行為人員的合法權益,使其感受到惋惜和痛楚,并借此機會將其轉變成守法公民。而沒收非法財物和沒收違法所得,在很大成程度上,并不能算作是違法人員的合法權益。為了能夠在治安行政執法中體現出真正的處罰和管理精神,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并未將沒收非法財物和非法所得定義為治安管理處罰辦法,而是定義為一種收繳、追繳等象征性行政性管理措施。
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在對違法人員的處罰上,也充分凸顯了“以人文本”的精神和思想,其更加重視教育而輕處罰。而這一思想和主旨可在對未成年人、聾啞人的處罰中凸顯出來。在該法律中,還提倡要從輕處罰,甚至是不予以處罰或不執行處罰等。但與此同時,也對治安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在執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犯罪人員的思想教育,要將治安行政執法工作和治安案件辦理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在不斷提升工作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體現執法的人本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推行,在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法律若想獲得持續穩定發展,就必要做到完善、有效的落實,如此的才可凸顯其實際價值和意義,以此推動治安行政執法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吉.淺談《治安管理處罰法》實施后對杭州市犬類執法工作的影響[J].中國工作犬業,2015,35:14-15.
[2]張煥霞.對行政執法中財產權保護的思考——以《治安管理處罰法》為例[N].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304:69-72.
作者簡介:
張斌(1995~ ),男,漢族,北京人,本科,治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