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銀玲
摘 要: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以及關鍵性的環節是行政執法,同時也是依法行政的重點以及難點。在行政執法的過程當中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對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轉變政府的職能,采用法律的形式來對行政執法部門所具有的職責權限以及執法的程序給予確定,使得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不斷的加強法制的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的進程。
關鍵詞:依法行政;行政執法;法制監督
一、行政執法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執法的體制存在著問題,權利出現交叉
在我國行政執法的體制因為受到了計劃經濟條件下執法相關體制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政企沒有被分開,政事不分;各個職能部門出現條框分割、部門壁壘嚴重;管理的權限交叉的情況比較多,重疊、分頭共同管理;各自為政。比如:針對于個體戶的管理,就涉及到了工商、公安、稅務以及衛生等多個行政執法的部門。對于文化市場進行的管理也涉及到了文化、工商、公安等一些執法的部門,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出現多部門管理,多家進行收費的現象。這些情況使得各個職能的部門之間出現了職責不明的現象,受到相應利益的驅動,超越了自身的權限或者是放棄相應的職責,相互之間推諉,甚至出現了依法打架的現象。
(二)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牟利的行為導致職權的濫用
國家的行政機關作為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用國家的名義進行執法,本應該是吃皇糧辦公差,根據相關的法律所收取的稅款以及各種費用都必須要全部的交給財政進行管理。但是,財政劃撥的經費是具有一定限制的,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經費非常緊張。因為很多種原因,有的行政執法的部門就利用手中所具有的職權超越自己的權限吃上了“雜糧”。使得很多本不應該收或者罰的都收了或罰了,應該少收或者是少罰的,也并沒有少,反而出現了多收現象等,這樣就使得職權濫用的現象經常的出現。
(三)行政的監督與行政的執法不相適應
在我國,行政的監督從相關體系上來分析是非常全面以及嚴密的,它主要是包括權力機關的監督、審判機關的監督、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自身進行的監督、黨的監督、新聞輿論、人民群眾、各民主黨派以及社會團體等社會上的監督。這樣的監督體系在依法行政的過程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政監督存在的缺陷逐漸被暴露出來,從外部的監督來分析,其一是權力機關監督的不力。我國的《憲法》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全國人大以及常委會屬于權力的最高機關,同時也是最高的監督機關,也可以說人大對其行政主體的監督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規范性的操作程序,這樣的監督并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當前還是處于匯報、在開會期間質詢等狀態。其二是,國家的檢察機關以及審判機關所具有的監督效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國的人民法院能夠通過行政的訴訟對行政機關具體的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這種監督必須是最有力的,但是因為法院的人、財以及物必須要靠政府來解決,使得司法的監督并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二、加強行政執法的對策
(一)深化行政體制的改革,轉變政府的職能,使得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形式;利用法律的形式對其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進行規范
要堅持職權專屬的基本原則,對各個職能部門存在職權不清的問題給予解決,不論是失職或者是超越權限的問題。所謂職權專屬也就是專門的法律規范必須要由專門的執法行政的機關進行執行;這種專門的行政機關必須要具有完整的職權。但是職權也要有一定的交叉,涉及到幾個行政管理的部門進行管理的,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其職權的范圍,使得共管與執法要履行自己的職權;進行專門行政的相關機關要有自己行政執法的相應措施以及手段,對本屬于自己機關的法定職權進行轉讓、放棄的就算是失職,行使本不屬于自己機關的職權的,就是構成了越權。
(二)行政執法與牟利的行為必須要脫節
行政收費以及罰沒收入必須要與行政經費以及人員的福利相脫節,要嚴格的執行收與支兩條線的相關政策的規定。必須要徹底解決行政機關吃“雜糧”的現實問題,避免行政機關出現牟利的行為。
(三)加強行政執法的監督
(1)必須要對人大監督進行強化,確保要以人大監督作為核心的監督體系,保證人大監督所具有的權威性。因此,必須要對黨政的關系進行理順,盡快的制訂出相關的制度、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規定;對其司法的體制進行深入的改革,建立從上而下垂直的司法系統,從制度上保障司法機關能夠根據相關的法律,獨立并且公正的行使審判權以及檢察的權利,不斷加大司法機關具有的監督力度以及范圍。
(2)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建立相應的體制與機制。首先是要對其行政監督的體制進行改革。行政執行的職能與行政監督的職能要進行分離,專門的監督機構要實行垂直領導的體制,改變對其同級行政機關依附的地位,確保所具有的獨立性,并且要確保其權威性,使得監督的機關不會受到同級黨政機關以及相關領導干部的干擾,獨立開展相應的工作。另外,要用法律形式對行政監督部門具有的監督權力給予明確,確保行政法治的相關機構能夠正確的糾正違法以及不當的行政行為。
(3)使得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不斷加快新聞輿論相關法律的建立,使得新聞輿論監督的范圍不斷擴大,加大新聞輿論進行監督的力度,使得新聞輿論監督的權威性以及實效性得到相應的增強。
三、結論
嚴格執法作為是依法行政的難點,在行政執法的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行政管理的改革,轉變其職能,利用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其職能的權限以及執法所要遵循的程序,使其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一定的提升,把行政執法與行政的責任相聯系,確保行政執法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不斷推進行政執法的進程,實現依法治國的大政方針。
參考文獻:
[1]郭潤生等.論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J].行政法學研究,2015,03
[2]劉文光.我國依法行政的現實制約及其對策[J].社會主義研究,2014,12
[3]陳群健.21世紀依法治國面臨的五大難題[J].福建法學,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