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日報》4月21日文章,原題:柏林可以從北京學到什么“進去吧,我們坐客車!”柏林副市長拉蒙娜·珀普拍拍手,招呼大家上車。二十幾人排隊登上新能源客車:藍黃色油漆,內部整潔明亮。客車載著代表團成員在北京轉了一圈。
這是一輛電動客車。它靜靜地載著考察團進入充電站,充滿電后客車可以持續運行超過100公里。來自柏林的客人很驚訝。這家中國車企僅在北京就投放大約2000輛電動客車。為什么在德國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回答這個問題正是柏林州訪華團的目的之一。
代表團由副市長拉蒙娜·珀普帶隊,團員不僅有官員,還有來自生態、能源和創業等部門的商業代表。
為什么要訪華?因為在美國之后,中國已是柏林州第二大出口市場,而且雙方貿易增長最快。外貿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約為7%,是柏林的兩倍。很多中國企業即將征服世界市場。中國還有不少大項目:尤其是“一帶一路”,這是一個巨大的全球性基礎設施項目;而“中國制造2025”項目正在把中國打造成一個高科技強國。在位于上海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代表團參觀了創業孵化器“XNode”。這個成立不到25年的高科技園區,如今已是上海“硅谷”,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都想在這里一試自己的初創運氣。
從柏林角度來看,北京的問題看上去有些奇怪。柏林政治人物都把“柏林要增長”掛在嘴邊,而北京官員則想要終結大都市病。北京市政府認為,許多問題已經失控,因此必須要緊急剎車。政府強制污染企業臨時停工;市政府管理機構也將搬遷到市郊。▲
(作者揚·湯姆森,青木譯)
環球時報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