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正如意
這兩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各種“佛系”刷屏。“佛系追星”“佛系乙方”“佛系前任”,甚至考試、戀愛、健身、網購等行為也找到了“佛系”的方式。
望著宛如寺廟的朋友圈,讓人不禁翻個白眼,輕聲感慨: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明明一個個根正苗紅的“儒系青年”,都在裝什么佛系?
其實,我們不難理解——“佛系”人生,是這一年“葛優躺”“感覺身體被掏空”“好喪”“第一批90后脫發了”的延續,透露著年輕人不得不端起保溫杯泡枸杞的焦慮;更是生活壓力和焦慮下,一種“不焦躁、不執著、不強求”的自我消解。
俗話說,道家修的是逍遙道,佛家念的是苦坐禪。“佛系青年”不嗔不怒,四大皆空,默念peace&love;而“道系青年”熱衷于保健續命,不忘在保溫杯里加上幾顆枸杞,也不忘自由自在任逍遙。
在日常生活中,年輕人之間早就形成了“玄之又玄”的道系社交套路——從星座血型聊到生辰八字不稀奇,看個手相算個塔羅亦有之。經過這么一“玄乎”,即使是初次見面的新朋友也能分分鐘熟得像個老朋友!
我們道系青年,除了“點贊之交”“吸貓之交”,更盛行“錦鯉之交”——同是轉發錦鯉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甚至有人隨便P了張圖,寫著“轉發即可轉運”發在朋友圈,就有一大堆人在評論區許愿,認真轉發。而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彈幕許愿也成為常態。
當然,除了法力無邊的錦鯉,在玄學專業的道系青年眼里,還有事事順心小海豹、愿望實現七彩虹、花式打結一炷香、嘴叼錦鯉轉運貓……總有一款適合諸事不順的你來轉發??傊灰D發了,自己就將是朋友圈運氣最好的了!
而這也掀起了朋友圈里的各種神仙battle——“當我的朋友轉發了一條錦鯉,或者更過分地轉發了一條粉色海豚,并試圖擁有令人羨慕的運氣時,我知道,battle開始了?!?/p>
把性格交給星座,把努力交給雞湯,把運氣交給錦鯉,你不道系誰道系?
方東美在《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里區分儒家、道家之特點,就提出“孔子是‘時際人’(time-man),道家是‘航天員’(space-man)”。因為二者所關注的焦點不同,儒家以時間為主,道家以空間為主。
對于吃瓜群眾而言,僅從字面上看“逍遙游”三字,就會發現道系和旅游有著謎之聯系。若要細究,更會發現其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道系旅游派講究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攻略?指南?不存在的。買機票,打開APP,目的地選擇“Anywhere”,然后選個幸運數字或者幸運數字的倍數(畢竟道系青年還是非常講究“規律”的),去到哪兒,全是天意。而這也是道系旅行“天人合一”的奧義。
道系閨蜜信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這些看似矛盾對立的“形容詞”,其實從來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補充,相互依賴。
同理,差別很大的閨蜜看似“不搭配”,卻容易產生最穩固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