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看沒看過大火的綜藝《國家寶藏》,里面出現的都是國之重器。從千里江山圖到睡虎地秦簡,每一樣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于是,考古,順理成章地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線。
其實,更早之前,隨著《鬼吹燈》《盜墓筆記》等作品的出現,大家對盜墓、對考古已經有了些興趣。
但尷尬的是,常有人說:考古就是官方的盜墓。或者:考古的技術跟盜墓賊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這讓一眾考古系的學子和專家憤怒又感慨。在這里,小意要說三遍:
考古跟盜墓是兩碼事!
考古跟盜墓是兩碼事!
考古跟盜墓是兩碼事!
一個為了保護、研究,一個是為了倒賣賺錢,兩者絕不可混為一談!
那么,今天的大學專業課,就為意粉們稍微介紹一下考古系。
最適合你的學校:
說到考古系,那“北京大學”四個字就是明晃晃的金字招牌。北大考古系算是開風氣之先,是大學里第一個考古學系。除了北大,西北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都有考古專業。如果你志在于此,那這幾所學校是你的最佳選擇。
考古和盜墓的區別:
首先,考古的范圍不只是墓葬。像人類遺址遺跡也都是考古的內容。
其次,重點不同。考古不是奔著“珍貴”去的,考古挖出來的不一定就是值得收藏的文物;就算是破破爛爛的陶片殘片,也是重要的研究對象。而盜墓就是什么值錢拿什么,至于其他東西,要么扔,要么毀。
很重要的一點是,考古是保護性發掘,甚至有些是搶救性發掘。比如下大雨,墓穴塌了,那就得趕緊把墓葬保護起來。他們把已經被毀壞的遺址和文物盡量復原,然后送到合適的地方保存。其間每一個碎片、每樣東西的位置都有詳細標記和記錄,力求保持原樣。
而盜墓呢,大多數都是主動開挖,完全是對文化和財富的褻瀆和毀滅。
有一句老話很出名:考古和盜墓的區別就是研究礦產地質和偷挖亂采的區別;就是動物學和偷獵虐殺的區別;就是醫學和販賣人體器官的區別。
海昏侯墓的考古人員在認真記錄
《盜墓筆記》里,敲碎文物壇子戴在頭上的王胖子
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學考古,你要忍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你要跑到田間地頭挖土,也要在實驗室里苦苦思索。但是,每一個小成就,都意味著歷史的迷霧又淡了一層,你離歷史的真相又近了一步。這種成就感是其他專業給不了你的。
知乎網友說:考古讓我交了更多的朋友,雖然我不愛喝酒也不太能喝,但是到了考古工地,大家一起流汗,一起挖土,一起洗陶片,一起畫圖編報告,這種集體感情比大學宿舍那種各玩各的,有事沒事吃個飯所培養的感情要深厚得多。
還有人說,考古滿足了好奇心。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鏟子挖出的是漢代的灰坑還是宋代的磚墓,也永遠不知道明天是無所事事地繼續刮面還是緊張地清理遺跡、畫圖,是和民工大爺大媽拉家常還是氣急地跟他們喊“再亂刨扣工資”……
另外,考古系其實不只是糙老爺們,也是有不少妹子的。但是,一起揮汗如雨下來,經常還沒發展就變成兄弟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見識了那么多,就再也不會怕鬼了。
最后把一句話送給致力于考古的人們:
腳下一片未知,手中一把鏟子。
身邊一群同志,內心一個……
嘿,傻小子。
西北大學考古系的學生們
知乎網友寒墨夜殤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