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玉明

隨著設計行業的迅速發展,設計院也被推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設計師、工程師這些曾經在大眾眼中略顯神秘的群體也逐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可以說,每一項工程項目的建立都離不開設計師的參與。此次,《中央空調市場》有幸與暖通行業的資深設計師、高級工程師歐陽焱先生進行了交流,觸摸大師的思想高度。
1992年入行,深耕設計領域26年,曾經斬獲湖南省優秀設計師獎的歐陽焱身披多個頭銜,先后獲得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暖通工程師、國家注冊動力工程師、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等頭銜。除此之外,他還是長沙市暖通協會秘書長,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暖通、動力總工程師,綠色建筑與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在頭銜和職務所帶來的流光溢彩下,歐陽焱始終不失對設計職業的敬畏與虔誠。
設計行業必須要積極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奮、努力地做好每一個設計。除此之外,暖通專業作為整個建筑設計行業中的輔助專業,其境況尤其惡劣,要改善目前的狀態,除了勤奮和努力之外,還要有合適的切入點。
在談及多年的設計成果時,歐陽焱總工程師將其歸結為對新的項目的不斷挑戰。滄海橫流,大浪淘沙,唯有激流勇進,不斷挑戰,方能成就卓越。暖通專業是一個輔助性專業,由于工程項目的需求不同,設計的側重點也會因項目而異。
多年來在設計單位做了大大小小的許多項目,解決了很多具體問題,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不斷地做一些有挑戰的項目,能夠比較好地把它解決,對個人有所收獲,對項目也有所幫助”,歐陽焱在談及自己對成果的理解時如是說。
濱江新區江水源熱泵項目是湖南目前運行的最大的地表水水源熱泵工程。江水源熱泵與自然條件息息相關,尤其是地理條件。通過對湖南地區江水分布以及供熱保證性和設備的模擬參數的調研,分析結果表明,長沙市具備實施大型江水源熱泵項目的條件。
與常規空調技術相比,江水源熱泵技術更加高效節能,屬于可再生資源,減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一套系統即可滿足供暖、制冷需求,可以替代原來的鍋爐加空調的兩套裝置,環保效益顯著。國家十分重視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早在2006年1月就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又把大力發展和規模化應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領域的優先發展主題,因此江水源熱泵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可觀。
在談及打造濱江樣板地帶時,歐陽焱坦言:“做這種能源站要考慮的問題就比單個項目要多得多,系統布局、空間把握的難度要更大一些。對此,我們做了很多研究,對于輸配、控制做了很多考量。近幾年在設計上強調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強調資源的節約,但是落到實處,節約的不僅僅是資源,還有運行成本。所有的技術歸根結底都要體現到對全壽命周期綜合成本的節約。”經濟驅動是市場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
做工程設計的,經驗是基礎,思考是靈魂,創新是結果。項目做得越大,所要思考的東西就越多。做大型項目,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形特征,因地制宜。歐陽焱說到:“在新疆做文化中心的項目時,是結合當地濕球溫度低的氣候特點利用蒸發冷卻技術來設計項目的。”可以說,這是極具智慧的選擇。
在2007年和2008年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體育館的項目時,歐陽焱深感高校體育館與為國際比賽舉辦的體育館的條件、背景大相徑庭。需求不同,條件不同,那么設計時所要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雖然同為體育設施場所,高校的體育館更加重視的是平時的使用功能,而國際比賽場館則注重比賽時的使用效果。所以在高校體育館的設計上要考慮的因素就有很多,這是一項很具有挑戰性的項目。
學校不可能把大量的空間和投資花在設備上,它所需要的就是一個經濟實用的空調系統。所以在工程設計之初,歐陽焱在功能確認和系統設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關于空間的利用。大量的調研數據顯示,體育場館的空調設備占據了大量空間的現象還是比較突出的,但是對于學校而言,因為學生比較多,需要大量的室內空間作為教學場地,如何在保證空調功能正常的條件下有效減少設備對空間的占用,這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經過對空調方案的多次推敲改善,最終在空調設計方面的新思路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實際運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商業項目作為工程設計的一個重點領域,在這種擁有高大中庭的商業建筑中,冬天由于熱氣流的上升會產生一種“煙囪效應”,而歐陽焱在這種商業建筑中通過細分水系統則利用了這種“煙囪效應”,設計出一種更加節能、舒適的空調系統。因為對于商業建筑來說,它的運行時間是根據營業時間來進行的,例如一棟商業大廈的營業時間是早上9點鐘到晚上10點鐘,屬于間斷運行模式,那么在供水模式上做一個細分,一樓是一個單獨的供回水環路,其他樓層是另外一個供回水環路。在冬天的時候側重于一樓供水,其他樓層的水系統不參與循環。一樓供熱之后,因為“煙囪效應”導致熱氣流上升,上部各層末端設備對空氣進行循環處理即可滿足室內空調效果。在這種新的模式下,大量減少了供熱時的能耗,而實踐數據也表示這種模式下各個樓層所產生的溫度梯度比所有樓層的水系統參與循環的模式要小得多,更為舒適。經過測算,這種細分的水系統模式可以達到20%的節能效果。
“我在這個設計院每年拿一二十萬元,你憑什么讓我負責這個建筑一輩子?”這是某“網紅”設計師2017年傳遍朋友圈的名言。對此,歐陽焱有他自己的看法,“執業有職業道德,每個行業都有底線。奶粉價格走低,并不能成為添加三聚氰胺的理由”。設計費用下降和設計師的“相對收入”下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包括供需關系變化、競爭加劇、建筑產業對設計行業的重視不夠等客觀因素,也包括部分設計院低價搶單、設計質量低劣、設計院內部體制機制不完善等主觀因素。
“網紅”設計師所吐的苦水在目前的行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設計費用偏低,不能全怪甲方和外部環境,設計院和設計師自身也有一定的責任。建設方只愿意支付低廉的設計費用,除了市場規律所決定的價格現狀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設計院所提供的圖紙“只值這么多錢”。
事實上,設計師通過優化設計方案、改善設計質量、提升服務水平,能夠為建設方所節省的工程費用和附加的項目價值往往是設計費用的數倍甚至更多。然而,在現實的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很多建設方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廣大設計師們也沒有通過設計作品和設計服務去展示這一點。很多設計師都以費用低、工期短為由降低或者無視設計質量,簡化甚至取消設計服務。嚴重的情況就會出現“網紅”設計師所說的,提供不合格的甚至存在隱患的設計作品。這必然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要跳出這個“圈套”,只能靠設計院和設計師自己,不能指望建設方的施舍和外部環境的“風口”。
不食嗟來之食,需要的是骨氣;搶吃餿霉之飯,缺乏的是勇氣。歐陽焱繼續說道:“面對當下急遽變革、快速顛覆的形勢,逃避、抱怨、推諉、吐槽都不是出路,必須要有積極面對的態度、自我否定的勇氣、堅持改善的恒心,擼起袖子加油干,方可實現自我的升華。”
設計行業必須要積極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奮、努力地做好每一個設計。除此之外,暖通專業作為整個建筑設計行業中的輔助專業,其境況尤其惡劣,要改善目前的狀態,除了勤奮和努力之外,還要有合適的切入點。對此,歐陽焱也表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以及分布式能源等領域的項目,可能是較好的機會。”
隨著宏觀環境對節能減排的日益重視和人們對室內環境水平要求的日益提升,暖通專業也會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其作用和地位也會越來越顯著,歐陽焱對前景持樂觀態度。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耕耘暖通行業26年,歐陽焱取得的高度令人欽佩,“建筑專業創造空間,結構專業提供支撐,設備專業改善環境。建筑是為人服務的,人是建筑的主體。適宜的室內環境是優秀建筑的必要條件以及主要條件,暖通專業就是將特定的設備組織成特定的系統來改善并維系這個環境,暖通設計師其實就是建筑設計的工藝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的思考將不斷提升設計的價值。”歐陽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