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巴黎市政府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長期實行公交優先,尤其是為公共交通運行修建專用車道。全市設置了480多條全天或部分時間禁止其他車輛使用的公共汽車專用道,全長106公里。公共汽車專用道使公共汽車的運營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運營速度提高了20%-30%,確保了運營的準時。
巴黎車多,但在十字路口很難看到汽車長龍在等待過紅綠燈路口,這歸功于交通信號燈很好地調節了路面的秩序。在巴黎,行人穿越馬路,必是綠燈,必走人行橫道,而汽車絕不闖紅燈。待到汽車綠燈通行時,行人也是規矩等待不闖紅燈,汽車駕駛員們就可以按正常速度迅速通過路口,而不必小心翼翼,唯恐行人跑到車前。在巴黎,行人至上的理念是靠行人與汽車司機共同維護的,但行人絕不搶道不亂走,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交通暢通。
巴黎市經過長期建設,公路質量與配套設施堪稱世界一流,不僅公路網四通八達,路面狀況良好,而且交通標識設置合理、明顯。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街邊小巷,何時需要讓行、哪條街道是單行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在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設有電子顯示牌,滾動顯示交通信息,幫助司機提前做出選擇,盡量減少擁堵。
巴黎市內主要路口的紅綠燈附近均有測速儀,監測不同方向車輛的行駛速度,自動分析道路暢通程度,并將信息及時更新反饋至巴黎市警察局交通指揮中心系統,幫助其自動調控不同方向的綠燈通行時間,以保證各方向交通相對暢通。
在巴黎,出租車大多需要提前預約,街上很少見到揮手打車的情形,這樣便減少了出租車的空駛率,也減少了因為出租車隨意停車載客而造成擁堵的可能性。
一是加大停車成本。對于小汽車,巴黎市政府規定,每逢空氣流通不暢的無風日,則采用分單雙號車牌形式來限制轎車進城。巴黎市中心基本上是旅游區和購物區,很多企業工廠都把公司搬到四環到五環的位置,那里有軌道交通直達。很多人雖然有車,但上下班仍坐軌道交通工具。
巴黎市內停車費用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車成本,也從實質上起到了限制機動車在市區內通行的作用。如巴黎市中心的地下停車場收費通常在每小時3歐元至4歐元之間。地上停車場雖然費用要便宜一半,但車位十分有限,很難尋得空位,且每次限停兩小時,也給停車者造成很多麻煩。

二是“兩不罰”和“罰你沒商量”。巴黎駕校以考試嚴格聞名,在上路之前就培養了駕駛員良好的責任和安全意識;嚴厲的問責制度使車檢公正嚴肅,確保了上路行駛的車輛都是安全車。
法國交管部門主張人性化的管理,逐漸形成“兩不罰”共識,即輕微違章不影響交通不罰,交通高峰期間盡量不罰,目的就是確保道路暢通。但有兩種情況屬于“罰你沒商量”,即嚴重超速和違章停車,后者正是路面堵塞的罪魁禍首。
三是鼓勵市民出行乘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及使用自行車。巴黎之所以道路通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地鐵網輻射廣。地鐵自1900年起運行至今,一直被政府視為一種必須努力發展并惠及所有市民的福利。
巴黎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地鐵線路。在巴黎環城公路以內的市區,各地鐵站之間的距離都在幾百米之內。巴黎市政府還在原有地鐵的基礎上不斷延長線路,方便那些遠郊居民進出巴黎市中心。巴黎有地鐵線路15條,全長192公里,設360個站,站間距離500米,平均時速為23.9 公里,日運輸量為410萬人次,有工作人員38500人。


巴黎大區有公共汽車線190條,2100公里,設站5700個(其中市區55條線,500公里,設站1600個)。在市區公共汽車行駛的繁忙段,設有106公里的公共汽車專用道,以保證運輸暢通。公共汽車市內的平均時速為9.9公里,日運量26萬人次(巴黎市區11萬人次),服務人員11500人。此外,巴黎郊區還有私人經營的公共汽車線50條,以聯接各衛星城。
另外,由于有軌電車在節省能源和減少污染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巴黎市政府大力擴建了這類交通設施。同時為了讓更多的人放棄使用私家汽車而乘坐有軌電車,市政府還“別出心裁”地在專用車道兩旁栽花種草,讓乘客感受賞心悅目的乘坐體驗。
而巴黎為解決交通難題,推出的最新、最引人關注的措施便是自行車租賃。為解決交通擁堵以及減少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巴黎政府2007年夏天引進一項“自行車城市”計劃,在市內新建的1450個自行車租賃站,為市民提供廉價的自行車租賃服務,以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自行車自由騎”。人們租用智能卡后即可在自行車站隨取隨用,并且在市區內任一租車點都能還車。為了鼓勵市民多使用這種“零排放”交通工具,租用的頭半小時免費,過后則按時計費,同時市區內也增加了許多自行車專用車道,方便人們出行。
巴黎新區(拉德方斯區)距巴黎中心區5公里。新區建設采用了人車完全分離的模式,做了大面積的立體三層交通體系,將車流完全放在地下,為新區保留充分的地面空間以及街面的完整性。一條長600米,寬70米的鋼筋混凝土人工平臺把三種交通流劃分的井井有序, 各種車輛四通八達、暢通無阻。地下道路幾乎將地面的全部建筑相連,并在地下設置了多達32000個停車位。這里85%的上班族乘坐公交車或地鐵上下班。在該區域工作的商務人員和居民都可通過便捷的地下交通直接進入地面各高層建筑。

(繪畫)《瑞雪》 揚州公交 朱宏偉 畫(選自《第二屆公交報刊工作理事會公交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集》)

(選自《第二屆公交報刊工作理事會公交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集》)

(草書)毛澤東詞:《沁園春·雪》 寶雞公交 王寶健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