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東 葉 翩

四月江城美如畫,稅收宣傳又春風。
4月2日,在第27個全國稅收宣傳月之際,武漢市國地稅局圍繞“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在武漢市市民之家聯合開展“三辦”在行動系列活動,向廣大納稅人發布武漢稅務系統“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清單(以下簡稱清單),并邀請全市各區的百名納稅人參加了現場的辦稅體驗活動,以此拉開了武漢市第27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的序幕。
據了解,此次國地稅局聯合發布的兩個清單,包含國稅、地稅“最多跑一次”事項160個和“一次不用跑”事項88個。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項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105個事項和省國地稅局發布的144個事項上進行了大幅擴充,分別增加了55個和16個事項。而“一次不用跑”事項,則是在省國地稅局發布事項的基礎上增加了7項內容。
“兩個清單的發布,使‘放管服’改革在武漢市稅務系統落地生根,并能有效減少納稅人辦理涉稅事宜的跑腿次數,降低辦稅成本,助力武漢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武漢市地稅局局長楊緒春告訴記者。
“而武漢市國地稅局能夠在總局、省局基礎上實現‘一次跑’和‘不用跑’事項的‘擴容’,正是基于我們在落實武漢市‘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中的積極作為。”武漢市國稅局局長孟軍接上話題:“我們兩家按照全國審批事項最少、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目標,深化合作、提升效能,清理推出了一批‘三辦’事項,不僅與此次總局要求的清單不謀而合,而且更加超前,覆蓋面更廣。”
這些辦稅舉措到底有多便民?活動當天,來自全市各區的百名納稅人參加體驗,并給出了答案。
“今天,我親身體驗了一次‘套餐式’服務,20分鐘就辦完了新辦納稅人的所有業務,回去就可以‘開張大吉’了!”來自東西湖區湖北學川科技有限公司的會計劉卓雅興奮地對記者說:“過去,我到稅務局辦這套手續,不僅要分別跑國稅、地稅局,還要跑登記窗口、稅務所、金稅發行窗口、發票發售窗口等7、8個窗口,一般都得2到3天才能辦完!這次體驗,真的讓我很驚喜,果斷地對稅務局路轉粉!”
記者了解到,劉會計體驗的“套餐式服務”,正是國家稅務總局“最多跑一次”清單的升級版,是武漢市國地稅局的集成創新項目,打包了稅務登記信息補錄、實名辦稅信息采集、稅種認定等11個事項,真正實現了新辦納稅人涉稅事項“一次跑”。現場不少體驗的納稅人都紛紛點贊。
在此次發布的“一次不用跑”清單中,網領發票引起了不少納稅人的關注。


圖為武漢市國地稅局領導與納稅人一起在和導稅機器人“云小稅”進行涉稅交流
來自江岸區的武漢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財務主管覃海玉,不僅當場進行了體驗,還當起了演示員:“‘周黑鴨’受到市民的喜愛,但全市400多家門店的規模,也讓我們一度為領發票操碎了心。”原來,過去門店要到稅務局上門領發票,店員帶著幾箱發票擠公交,不僅發票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店員也很辛苦。當了四年財務主管的覃海玉說:“自從有了網領發票,我們公司高興壞了。需要領購發票時,網上輕松一點,‘淘寶’式下單,半天時間,郵政專遞就將發票送到了門店,真的是‘一次不用跑’啊!”
在市民之家國地稅局的辦稅窗口前,一排整齊劃一的自助辦稅機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像這樣的智能辦稅區,幾乎國地稅局每個區局都有,其中東西湖區國稅局智能辦稅服務廳,更是集成了所有自助設備,配備專人進行咨詢輔導,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全智能辦稅服務廳。
體驗當天,困擾納稅人的代開發票問題,成為議論的焦點。現場,只見武漢云騰尚商貿有限公司財務會計劉莉,在市民之家智慧稅務辦稅區,首先通過電腦填寫申請單,審核通過后,直接在自助辦稅終端繳納稅款,打印發票,整個流程10分鐘就結束了。
據悉,武漢市國稅局的“智慧稅務”經驗,曾受到武漢市委原書記陳一新的點名表揚。“這次發布的88項‘一次不用跑’事項,讓納稅人網上辦稅的比例再次提高!我們希望,通過國地稅局的精誠合作,今后武漢納稅人辦理所有涉稅業務都能實現無事‘零打擾’,有事‘零距離’。”武漢國、地稅局孟軍局長、楊緒春局長信心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