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李茂娟
摘要:針對在連續一段時期內的企業危機預警方面缺乏有效的評價方法,提出將集值迭代法與縱向拉開檔次法相結合,得出基于主客觀評價的動態權重系數,從而得出了企業危機預警動態綜合評價方法。并以實例證明了這種方法在企業危機預警中的有效性。
Abstract: Due to lacking of effe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enterprise crisis early warning in a continuous period,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set-valued escalotor method and the evluation approach of "scatter-degree" to educe dynamic weight index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Accordingly dynamic comphr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enterprise crisis warning is set up.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crisis advance warning management proves this method to be effective.
關鍵詞:企業危機;預警管理;動態綜合評價;縱向拉開檔次法
Key words: menterprise crisis;early warning management;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vluation approach of "scatter-degree"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2-0047-03
0 引言
目前國內外對企業危機預警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一,指標體系的設置對企業的適應性差,人為設定權重,缺乏客觀性。其二,大部分的評價體系都是一種靜態的評價,缺乏對企業危機預警指標連續的評價。其三,研究往往偏重定性而比較少關注定量,即使有定量的評價,也只從財務角度進行了研究。企業危機預警的效果依賴于對各種單項預警指標的全面而客觀的評價。因此,有必要建立完整的指標體系評價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的和不斷增加的各種觀測研究資料,實現中長期尺度下對企業危機的動態預測。
本文中,我們首先運用集值迭代法通過主觀途徑確定了企業預警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然后運用“縱向拉開檔次法”[1],動態、客觀地確定了企業預警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最后通過“加法”集成法將基于主觀和客觀生成的指標權重系數加以結合,從而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這種基于主客觀信息的動態綜合評價法為企業危機的提前預警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1 危機預警動態綜合評價法的基本步驟
首先我們為某企業建立了若干項定性的評價指標X={xa},a=1,2,…,A;其中每項定性的評價指標下有若干項定量的評價指標xa={xab},b=1,2,…,B。
設企業所有定量評價指標集為:
F={Fj}={x11,x12,…,xAB}(j=1,2,…,n),且n=A×B(1)
1.1 基于主觀的賦權
在權重的給定過程中,我們首先采用基于主觀的集值迭代法[2],首先選取L(L≥1)位專家,分別讓每一位專家(如第k(1≤k≤L)位專家)在定性評價指標集X={xa},a=1,2,…,A中任意選取他認為最重要的s(1?燮s 作示性函數: uk(xa)=1; 若xa∈XK0; 若xa?埸XK (2) 令 g(xa)=uk(xa), a=1,2,…,A(3) 將g(xa)進行歸一化,指標xa的權重系數pa即為: pa=g(xa)/g(xk), a=1,2,…,A(4) 注意,如果某一個定性評價指標一直未被選中,可對權重系數進行如下調整: pa= a=1,2,…,A(5) 1.2 基于客觀的賦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擁有了各年度關于企業危機定量評價指標的數據。為此我們采用“縱向拉開檔次法”。這種方法的核心在于,在不清楚各評價指標相對重要性的情況下,充分挖掘數據{Fkj}所提供的有用信息,使權重系數更加客觀、公正,同時還體現了權重系數的動態性。首先我們用{Fkj}(k=1,2,…,m;j=1,2,…,n)來描述各年度的原始觀測數據(即Fki表示被評價對象在第k年度第j項評價指標的原始觀測值)。用qj表示評價指標Fj的權重系數,為使評價結果比較客觀、可比,先將{Fkj}進行指標類型一致化、無量綱化處理。 1.2.1 定量指標數據的預處理 ①指標類型的一致化。 為使所有的指標類型一致,需要將極小型指標轉換成極大型指標,即對Fkj作如下變換: Fkj={Fkj}-Fkj ②指標無量綱化。 為消除由于指標單位的不同而帶來的一些不利影響,需要將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這里采用如下的“標準化”處理:Fkj=(Fkj-Fj)/sj式中,Fj和sj(j=1,2,…,n)為第j項指標觀測值的均值和標準差。 1.2.2 確定權重系數,計算綜合評價值
為使問題的討論簡單且容易操作,取評價函數是線性的,即綜合評價值為:
y(tk)=qj(tk)Fj(tk),k=1,2,…,N (6)
確定權重系數qj的原則是最大程度地體現出企業在不同年度之間的差異。這種整體差異可用yk的總離差平方和σ2=∑(yk-y)2來刻畫。由于對{Fkj}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有y=0,從而有:
σ2=y=qTHq(7)
式中,q=(q1,q2,…,qn)T;H=FTF;其中,
F=F11 … F1m Fn1 … Fnm(8)
為了不讓σ2可取任意大的值,這里限定qTq=1 。這時,選擇qj的問題就變成了求σ2最大值的最優化問題:
maxqTHq,
s.t.qTq=1q>0(9)
1.3 進行綜合集成的賦權
對于企業危機預警的綜合評價問題來說,往往需要的是能同時體現主、客觀信息的權重系數。為此我們采用“加法”集成法,這種方法從邏輯將這兩大類賦權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所確定的權重系數同時體現主觀信息和客觀信息。這正是對危機預警方面的研究所需要的。
為了讓兩種方法求出來的權重系數具有可比性,我們先將基于集值迭代法得出的權重系數pa進行轉化,則:
C={cj}=p1,…,p1,p2,…,pA,(j=1,2,…,n),且n=A×B(10)
設
wj=k1cj+k2qj,j=1,2,…,n(11)
式中k1和k2為待定常數(k1>0,k2>0且k1+k2=1)。根據“加法”集成法可得:
k1=(12)
k2=(13)
由此可得到體現被評價對象最大差異的一種基于主客觀信息相結合的權重系數wj。
這時,將標準化處理后的指標值{Fkj}和wj代入
yk=wjFkj,k=1,2,…,m (14)
中,就可以計算中企業在第k年度的綜合評價值yk。
2 應用實例
2.1 評價指標體系
筆者只是為了提出一種新的研究企業危機預警管理的方法,為了計算的簡化,故我們為某企業建立了一個只有四項定性的評價指標及其定量評價指標,見表1。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更多的定性評價指標及其定量評價指標,來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
以下是根據該企業最近3年內的資料得到企業的定量評價指標,見表2。
2.2 企業危機預警的綜合評價及其分析
首先聘請了20個專家對定性評價指標進行評價,通過集值迭代法,得到權重系數p={0.3221,0.2021,0.2848,0.1910}。并將該權重系數根據式進行轉化,得
C={cj}={0.1074,0.1074,0.1074,0.0674,0.0674,0.0674,
0.0949,0.0949,0.0949,0.0636,0.0636,0.0636}
接著對定量指標進行賦權。由于資產負債率為極小型指標,其余均為極大型指標。首先對資產負債率進行極大化處理,然后再同其他指標一樣進行相同的無量綱化處理,最后利用matlab軟件求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分別為:q1=0.0999,q2=0.1002,q3=0.1013,q4=0.0704,q5=0.0704,q6=0.0704,q7=0.1001,q8=0.0954,q9=0.0974,q10=0.0650,q11=0.0663,q12=0.0632。
然后令wj=k1cj+k2qj,j=1,2,…,12。式中k1和k2為待定常數(k1>0,k2>0且k1+k2=1)。 根據“加法”集成法可得:k1=0.4702,k2=0.5298。
由此可得:
w1=0.1039,w2=0.1040,w3=0.1045,w4=0.0688,w5=0.0688,w6=0.0688,w7=0.0973,w8=0.0951,w9=0.0961,w10=0.0643,w11=0.0649,w12=0.0634。
將標準指標值及{wj}帶入式中,并進行平移、擴大的技術處理((yk+1)×10)后,得到企業2012~2014年綜合評價值,見表3。
由此可得企業危機預警的綜合定性指標的綜合評價值,如表4所示。
從表4中不難看出:
①2012~2014期間,企業的償還債務的能力逐年降低,企業承擔的風險增大。如果這種情況一直發展下去,決策者應該注意減少企業債務,避免財務危機。
②同時還要注意到企業在2014年在組織激勵方面做得不如2013年,應該引起決策者注意。當然在2012~2014期間,該企業總狀況是逐年變好的,暫時不會有大的危機。
③排序結果中隱性地體現了時間的動態變化作用,這一點可從“縱向拉開檔次”評價法的原理得到解釋。
④通過對企業每年的數據進行評價,有助于幫助企業發現危機,實現對企業危機的動態預警。
3 結束語
通過對這種綜合評價方法在企業危機預警中的運用,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①這種評價方法通過“加法”集成法將基于主觀和客觀生成的指標權重系數加以結合,得出主客觀信息綜合集成的權重系數,從而對企業危機預警進行評價,使綜合評價結果具有直觀意義明顯、過程透明、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等特征。此外,縱向拉開檔次法賦權的特點在于權重系數是不固定的,是由觀測數據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生成的,不具有可繼承性。因此可以避免被評價對象的急功近利、浮躁等短視行為(如設法提高權重系數大的評價指標值,以提高整體的綜合評價值)。
②當統計數據的支持程度增大時,應用本方法可獲得更加貼近現實評價結果。由于危機信息的復雜性,危機指標的多樣性和非線性,導致危機預警成為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本文將主客觀信息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法應用于對我國企業危機預警評價,旨在為建立我國危機預警體系提供一個新思路。目前,國內外在危機預警方面的研究,往往偏重定性的研究而少定量的研究,即使有定量的評價,也只從財務角度進行了研究,本文將主客觀信息綜合集成綜合評價法用于危機預警,得出了可靠的結論。其原理方法可以為一般的企業所借鑒。
參考文獻:
[1]郭亞軍.一種新的動態綜合評價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2,5(2):49-54.
[2]郭亞軍.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余廉.企業危機預警管理論[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陳衍泰,陳國宏,李美鵑.綜合評價方法分類及研究進展[J].管理科學學報,2004,7(2):69-79.
[5]郭亞軍,潘建民,曹仲秋.由時序立體數據表支持的動態綜合評價方法[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2(4):464-467.
[6]高民杰,袁興林.企業危機預警[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