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婷

摘要: 隨著服裝產業的飛速發展,大家對時尚流行趨勢敏銳度的捕捉能力逐漸增強,人們對著裝要求及品味逐步提高,時尚、隨性、優雅、舒適、都市感的服裝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映射在款式設計上的廓型可以通過半平面立體裁剪的技術運用在服裝工業制版中來達到完美效果,進而加大市場需求,來推動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everyone's ability to capture the agility of fashion trend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People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ir dress requirements and tastes. Fashion, casual, elegant, comfortable and urban clothing has attracted more people. The profiles mapped on the style design can be used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to achieve perfect results through the technology of half-plane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 and then increase market dem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garment industry.
關鍵詞: 時尚;廓型;半平面立體裁剪;服裝工業制版
Key words: fashion;profile;half-plane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garment industry plate making
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2-0195-03
0 引言
在服裝制版時,首先要分析款式造型,根據款式、面料所需來選擇制版方式,款式結構不同相應的制版方式也不同,每種制版方式各有特點,取其精華相互運用,制版最終目的就是要精益求精、處理手法得當、版型精致成功的達到所設計的效果,使成衣更加完美貼合人體。
1 服裝廓形結構設計的方法
人體本身是一個復雜多面體,服裝就是塑造人體造型的靈魂,款式造型是立體的,面料卻是平面的,必然經過平面組合而成型,各種款式造型的變化需要用平面去展現,為了得到準確而可靠的平面,款式結構設計中通常運用兩種方法,其一為平面裁剪法,其二為立體裁剪法。平面裁剪法是不斷研究服裝效果圖的前提下,必須具備一定的服裝理論知識分析、讀懂設計者意圖的靈性及豐富的實操經驗,迅速繪制平面結構圖、修改紙樣、縫制成型并進行整體檢驗與修正。立體裁剪更多的是直接效仿效果圖中的立體造型,將胚布放在人臺上通過不同的造型處理方法完成立體造型,成型后將胚布展開成為平面裁片、拷貝后得到結構圖。平面與立體相互轉換的過程,兩種方法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平面中有立體裁剪的融入,立體裁剪中也絕對少不了平面的參與,兩者不可分割。
2 平面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的運用
平面裁剪是通過人體測量,得到不同類型人的凈尺寸,加以平均,并通過專業化和理想化的技術處理取得不同類型的標準尺寸,制造出規格齊全的人體模型。這種模型是以人體測量尺寸為依據,但它不是人體的復制,而是能美化人體的理想化實現。
平面裁剪主要以服裝原型及公式法為主,通過比例計算法或者基礎原型變化法等技術手段,直接在平面上獲得紙樣的服裝構成重要方法之一。其過程是以人體測量所得的尺寸為依據,綜合人體穿衣的動靜狀態、舒適要求、款式特點等,運用各部位規格的比例分配計算方法或基礎原型的的變化等技術手法,直接在平面上制出服裝結構圖,將服裝的立體形態轉換成平面的結構圖,然后進行放縫、對位、標注各類技術符號,最后剪裁、整理成規范的紙樣。
2.1 平面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的優勢
①平面裁剪是版型師通過多年實戰經驗的總結,數據相對穩定。
平面裁剪是版型師在樣板制作中對款式結構的分析,其數據與公式的經驗值都是經過邏輯推理深思熟慮得出,對于相同款式的每一個部位,每個版型師對數據的選擇也會不同。
②平面裁剪繪圖數據準確、操作相對穩定、利于保存。
隨著服裝產業的發展,企業運用服裝CAD軟件繪制結構圖,繪圖速度快、數據準確、操作靈活、利于保存,更能提高生產效率加快企業發展。
③平面裁剪以母版為基礎,款式變化靈活成功率高,改版幾率小。
④平面裁剪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以及布料的伸縮量來控制量基礎上靈活加入放松量。
2.2 平面裁剪在工業制版的劣勢
①面料本身的特性對服裝款式造型變化的影響,很難準確處理到位,如面料肌理、懸垂性、光澤程度等。
②人體局部部位尺寸把握不當,例如:服裝打板中,關于落肩比值與肩斜度的關系,不同的公式肩斜的度數就不同,書本上裝肩斜的公式是1/20胸圍,有用肩部比值前肩15:5,后肩15:4來計算,很難取得一個適合不同結構的尺寸肩部是服裝最重要的支撐點,無論多寬松的款式肩部放松量為零,還有如袖籠深度最低點的定位及其他的曲線部位等的改變,必然對整個造型產生相應的影響,立體裁剪可以滿足平面制版的不足之處,平面制版同樣可以恰到好處的處理立體裁剪的不足,雙方各取所需,共同達到完美效果。
③平面裁剪只適合版型結構較為基礎型化的服裝,夸張、不對稱、多褶裥、立體造型特殊等的處理很難一次處理到位,懸垂性的衣片一般采用45°斜裁,極富立體感,既有一定的藝術效果,又具有實用性的造型。這類問題平面裁剪時看似棘手而對于立體裁剪則正是其優勢所在,對款式結構復雜、多褶裥、面料肌理表現強、懸垂性好款式,平面裁剪需要不斷的修改版型,塑造基本造型、很難一步到位,立體裁剪可以根據面料的特性來塑造造型,正好可以替代平面裁剪所完不成的效果,相互結合,在塑造版型過程中可以邊觀察邊研究版型的設計手法及工藝處理、結合面料的特性一起運用在造型上面。有時較難取得恰當的處理和理想的效果,立體裁剪直觀、簡便的裁剪手段,恰好彌補了平面裁剪技術上的不足。
3 立體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的運用
立體裁剪是服裝造型的一種高級手法,因其直觀、富于變化且能夠直接表達設計者意圖等特點,已經成為世界各地服裝設計者廣泛使用,但立體裁剪并不是伴隨服裝出現而形成的。
3.1 立體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的優勢
①立體裁剪造型效果直觀,便于觀察。
立體裁剪不僅僅是按照效果圖來裁剪衣片的大小形狀,更要建立并利用空間造型的概念進行操作。其操作過程是將胚布覆蓋在選定的人臺上,用大頭針將布料固定,通過收省、抽褶、褶裥等造型方法,然后再在服裝結構線上作標記,將衣片從人臺取下后,在衣片上畫順標記點,把胚布樣板修正完成,精確的拷貝到樣板紙上,作為新的服裝樣板并裁剪布料,此過程即在已有基本構思圖稿上進行第二次設計,是通過材料質感、性能進行服裝的再創作,因此有助于設計的完善。
②立體裁剪的學習,主要是操作技法的學習,不用死記硬背復雜的計算公式,不需要有服裝的結構處理經驗,只要按操作技法。
多動手、多操作即可理解和掌握,設計師在用立體裁剪方法進行服裝立體造型過程中,可以邊操作、邊設計、邊修改,巧妙地解決在平面裁剪中難以估算的一些問題(如布料厚度、懸垂程度等)。立體裁剪在造型變化上也更加多樣化,許多富有創造性的造型都是用立體裁剪來完成的。如服裝上的褶紋設計、單向褶在平面裁剪中一般是用紙樣的切展進行造型處理,平面上的展開圖若把做好的服裝穿在人體上或許不能完全達到理想效果,而不拘一格的立體裁剪則可以按照設計要求在人臺上逐一折疊出需要的褶紋效果,并能直觀的將褶紋調到最佳狀態,這樣既簡單,造型處理上又輕而易舉。胸腰部的褶皺的表現如圖1圍胚布表現、圖2為成品表現。
3.2 立體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的劣勢
立體裁剪在工業應用中需要一定的操作條件,成本費用也相對較高,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受人體模型的標準程度、操作手法和技巧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工業生產中很難大面積的普及。
4 立體裁剪和平面裁剪在工業制版中相互結合
筆者在制板時通常運用半平面半立體裁剪的方式來繪制,大多數版師拿到設計圖稿時,首要問題就是要學會分析款式結構變化及面料的選材,根據品牌的市場定位、設計者的要求等把握好整體版型設計所需的工藝處理方法,版型師不僅要靠自身積累的經驗還要靠本身的靈性,最準確的把設計者的意圖表達出來繪制成版型,不管是平面制版還是立體裁剪都需要做一個基礎樣板,繪制過程中要深思熟慮、精益求精、構思好整個版型設計的過程,成衣立體裁剪包含了平面—立體—平面—立體的全過程,可將其主要操作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①平面—立體,稱之為立體造型階段,先選定標準尺寸的人臺、貼好所需的標記帶、根據體形的需要將人體進行補正,使人臺更接近人體,通過分割、收省、抽褶、褶裥、修剪等工藝手法將平面的布料處理成設計者說需要的造型并加以標注。此過程不僅要求版型師需要經驗上的要求,最主要的還需要較高的審美水平及分析能力,需要將技術和藝術高度結合的過程。
②立體—平面,通過立體裁剪塑造款式造型,并在人臺上觀察并修改形狀,標記號、拆衣片、描好基本輪廓線及省道線,并把線條不圓順的特殊部位進行修改及對位線的處理,最后將各部位的縫片假縫后穿在人臺上進行確認并修改,該操作過程需要版型師不僅對平面紙樣處理靈活,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的調整局部松量及抽皺現象,及時的處理造型在塑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例如放松量的處理方法,袖窿弧線及特殊部位曲線的處理、省道轉移的處理等。
③半平面半立體共存,立體轉化成平面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調整、修正、把握好正確的操作方法,立體裁剪得到的平面衣片是平面裁剪的基礎樣板,有利于提高對平面裁剪的認知與理解,同時平面裁剪的知識與經驗也為立體裁剪提供了一定的數據及經驗分享。
5 半平面立體裁剪法相結合的意義
服裝造型技術發展在服裝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服裝款式結構的變化、結構的處理手法、服裝美學與功能性的體現等等,仍是我們現在需要面臨解決的問題。只要我們全面深入的分析,掌握它的造型、結構變化的規律,大膽地拓寬創新思路、改革創新,把更多更好的打版技巧運用到服裝產業中,將服裝企業做強做大面向國際化發展。本文中闡述的半平面立體裁剪法就是將服裝造型完美的處理成設計者所需,通過兩者巧妙地結合,創造出更多款式新穎、更符合行業發展和流行趨勢的服裝來滿足現代人的時尚與都市感的追求。
6 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生活與品位的追求,人們對服裝廓形的要求也趨向國際化,服裝廓形也越來越復雜化,夸張不規則、多元素創意組合的服裝也趨向現代化。服裝廓形結構設計離不開設計者的設計思路與構思,更離不開版型師的靈活運用,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兩者結合將適合現階段流行的服裝,在版型設計中難易處理的造型問題可以得到完美解決。同時立體裁剪和平面裁剪兩者相互轉換優化樣板質量,既突出服裝設計的美學原理又符合人們對服裝版型、款式結構的要求,兩者并駕齊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璞.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M].中國紡織出版社.
[2]白秦芳,徐卷來.立體裁剪和設計院[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朱秀麗,郭建南.成衣立體裁剪構成與應用[M].中國紡織出版社.
[4]劉峰,盧致文,孫云.服裝立體裁剪實訓教材[M].中國紡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