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光 孫金冬
摘要: 在財經類專業中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院校教育發展轉型的必然,是促進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手段。通過分析工學結合模式下的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以廣西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與和君集團合作辦學為例,探索工學結合模式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發展與實踐,為財經類專業提出更加切合實際的人才培養建議。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work-study integr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is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applied colleges and i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highly-skilled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ivation of financial talents under the work-study integration mode, taking the cooperation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Hejun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so as to provide pract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uggestions for the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關鍵詞: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財經類專業
Key words: work-study integ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l;finance and economics specialties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2-0227-02
0 引言
“工學結合”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將課堂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將“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職業教育的發展任務。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12月5日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積極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政策引導,鼓勵先行先試,促進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能將理論知識與崗位技能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很多應用型財經院校已認識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做到工學結合,許多經驗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基于“工學結合”理念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可以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實踐課程設計、教學方式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
1 財經類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1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財經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應明確地指向就業崗位,但不少院校的人才培養過于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實踐指導還不夠重視。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聯系不夠密切,對行業的真正需求不夠了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尚未能完全契合應用型人才成長特點的要求,與市場需求、職業需求和能力培養要求尚存在脫節。人才培養方案彈性不足,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形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度沒有真正建立,行業、產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融合度不高。
1.2 實踐課程設計不合理
基于工學結合理念構建的實踐教學是財經類人才培養的重點,而多數財經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亟待完善和優化,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的力度不夠,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計與現實需求脫節。財經類專業理論課程的實驗教學環節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課程知識陳舊,實驗教學內容脫離財經工作實際;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學分所占比例偏低,專業應用能力較低;忽視課程之間的聯系與銜接,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現象較多,某些基礎實驗內容前后課程沒有銜接好。
1.3 實踐教學執行不到位
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驗、實訓和實習三方面。財經類專業課程實驗教學主要問題有:實驗教學內容與社會生產實際脫節,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未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教學的覆蓋率較低。實訓環節主要問題有:實訓基地建設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室設備、設施陳舊,無法充分滿足開展財經類專業實訓教學的需要;實訓教學效果有待提高;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實效及持續性有待大力增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主要問題有:無法統一安排所有畢業生進行崗位實習,無法對實習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實習考核方法不夠科學,實習成績評定較隨意。總體而言,財經類專業學生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流于形式。
1.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夠
財經類院校與行業和企業的聯系不夠密切,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工作過程融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的內容和合作的形式較簡單,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成效。對不少財經類院校來說,校企合作僅限于在少數企業建立實習基地,企業僅僅提供實習崗位。即便如此,實習基地并不重視和關注學生技能的獲得,沒有把培養學生作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沒有配備實踐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實習效果難以得到保障;校企合作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企業參與實踐課程教學和指導的程度不高,校企合作過程中缺少健全的工學結合制度、校企合作機制,使得校企合作變得徒有其表,并未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
2 基于“工學結合”理念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1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產教研在人才培養中的協同作用,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生產、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廣西財經學院要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優化過程中,應以深度的校企交流合作為基礎,通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標準的對接,重點加強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創新、考核方法創新,形成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強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廣西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與北京和君集團合作,率先在工商管理專業導入廣財-和君項目“四四二”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市場需求、職業需要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實踐體系為主體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模式,成效顯著。
2.2 創新工學結合的實踐課程體系
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使財經類專業學生具備未來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設計以課程實驗、實訓、實習為實踐教學重點,校外實習、綜合實訓為延伸,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行業專家為實訓教學主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廣財-和君在實踐課程方面的合作和創新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聯合開發課程,目前已開發完成《管理學》、《創業基礎》、“菜鳥集訓”就業服務教學包、“紅色管理學”、“文化研修”德育教學包等多個課程;二是共同開發管理咨詢教學案例,目前已成立13個案例項目小組;三是開放和君商學在線學習平臺,共享和君商學課程;四是師資培訓,目前共有24名廣財教師赴京接受和君商學培訓,安排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
2.3 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工學結合的教學情境是通過分析工作崗位性質和實際工作任務和流程,將真實工作任務轉化為課程知識技能點進行的教學環節設計,對教學方法、教學場景、教學手段進行改革。隨著慕課、微課和翻轉課等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引發了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尤其是隨著大量網絡公開慕課平臺的建立,對財經類院校推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機。可以借助于這些平臺,將理論學習轉移至課下,而在課堂上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使用企業參觀、情景模擬、案例教學、方案設計、項目教學、工作過程導向式教學、崗位實習和以賽促教等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教學與工作崗位需要的有效銜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性。
廣財-和君在實踐教學方面的合作和創新主要有:一是成立廣財-和君卓越教學中心,制定針對教師團隊的《SCL理念下的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提升計劃;二是融合雙方資源舉辦重大教學活動,共同舉辦企業發展論壇、廣西總裁班、和君教學周、黑馬集訓、菜鳥集訓等教學和交流活動;三是圍繞實踐課程和專業實操環節,和君商學派一線咨詢師親臨授課,輔以“前導-游學-工作室”模式,強化實踐效果;四是共建優質實踐基地,其中包括匯冠股份(300282)、威創股份(002308)、乾照光電(300102)、和君商學(831930)、柳工股份(000528)等上市公司。
2.4 構建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
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行業和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工學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需要根據行業發展和企業崗位需求現狀安排教學活動,財經院校應主動聯系企業,密切聯系企業,爭取財經行業、企業在設備、技術、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幫助和支持,探索符合校企雙方利益的辦學模式。
廣財-和君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及特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聯合舉辦工商管理學院,創新辦學新模式,激發辦學活力,其中的廣財-和君工商管理班、新財子計劃是校企聯合共建的特色鮮明的項目;二是教學理念創新。借助和君商學13年先進的管理咨詢及辦學經驗,借助數千個中國本土真實案例,培育中國商業思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法及理念;三是教學手段創新。采用SCL(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同時輔以網絡教學、分組討論及項目導向式教學,以本土商學案例為題材,開展真實商業環境教學;四是管理創新。和君商學派人員駐點我校,參與班級的教學組織、學生管理及文化建設,雙方對合作項目進行全過程、全領域管理,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招生、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就業指導、畢業推薦及質量控制等;五是教學內容創新。引進更切國情的商業課程,導入和君商學總裁班、行業班、董秘班及創業班等部分課程。在實訓內容上,校企共同開發財經綜合實訓項目,使學生通過實訓得到財經基本能力、財經基本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全面訓練。
3 結語及建議
“工學結合”模式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發展與實踐的研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對人才培養要求提高的必然趨勢。廣財-和君協同育人的深度校企合作平臺,優勢互補,對人才培養的全流程共同進行應用型改造和創新,形成校企合作共贏長效機制,成為廣西乃至全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典范。
建議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對和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的企業,在稅收、財政資金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鼓勵企業積極主動地尋求和高校進行深度合作。
參考文獻:
[1]梁儒謙,楊海光.財經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商業經濟,2015(10):164-166.
[2]傅宏.工學結合模式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中外企業家,2016(18):165.
[3]黃文義,黃益清.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進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