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論是傳統中國的重要政治理論,清末民初的各派政治力量對于天命論都有所借重。孫中山與天命論的關系可以分為革命實踐與政治理論兩個層面。在革命實踐的層面上,孫中山對于天命論主要加以策略性地利用。他深知帝王思想和天命觀念在當時根深蒂固,用“天命無常”做口號,使用“天運”紀年,巧妙地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預兆”,都是為了團結更多的革命力量而使用的策略。在政治理論的層面上,孫中山以湯武革命的敘事為中心,對傳統的天命論進行了批判和改造。他敏銳地抓住了“世界潮流”這一概念,用來取代天命與天數在傳統的革命敘事中的地位。在孫中山政治理論的大系統中,世界潮流、先知先覺、民心所向等概念組成了一個有關現代中國革命進程的小結構,而這個小結構就是湯武革命之天命論敘事的世俗化版本,也可以說是孫中山對于傳統政治思想資源的一個創造性轉換。
(摘編自《史林》2017年第5期,作者: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