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
摘要:礦產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資源,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和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根據當前情況,對各種采礦技術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提高其科技化和自動化水平,提升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以促進采礦業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
關鍵詞:采礦工程;采礦技術;施工安全
采礦工程施工作業具有專業性強、危險系數高的特征,尤其是在地下采礦工程施工作業中,必須使用合理、科學的采礦技術,盡量減少不穩定以及不安全因素對采礦人員生命健康的威脅,從而提高采礦效率,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采礦技術水平,能夠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采礦工程中;另一方面,要制定全方位的施工安全保護措施,降低采礦工程施工作業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
1采礦技術簡介
在整個煤礦開采過程中,以開采空間為依據將其分為露天開采及井工開采兩種。進行露天開采是由于一些煤層與地面距離較近,在進行開采時可以把表面直接剝開,然后開采煤礦。而進行井工煤礦開采則是由于有一部分煤層掩埋的較深,在整個開采過程中要開展深入地層工作,這種開采工作安全性相對較差,嚴重威脅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有關數據表明全世界露天煤礦開采量達到總數量的40%左右,但是在我國絕大部分煤礦都是進行井下開采的,在實際開采過程中由于環境不同及煤礦特點不同因此先用的采礦技術也有所不同。由于露天開采方式相對簡單,因此不會用到大量的機械設備,也不會投入大是的人力資源,因此,與地下開采相對會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2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分析
2.1露天開采技術
露天開采技術屬于礦產開采中較為簡單和基礎的技術,它的應用十分廣泛。技術主要應用方法是以機械開采或水力開采兩種主要技術手段,將礦物從地表礦床剝離出來,進行生產、加工、處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應用于一些礦產埋藏較淺、可以使用大型開采機械設備的礦產開采區,自上而下進行開采。露天開采基本分為六個主要作業環節:地面準備、礦床疏干、基建工程、煤炭剝離以及煤礦開采、地表恢復工程,其操作和運作相對其他技術較為簡單。
2.2井下開采技術
井下開采技術主要用于一些礦產埋藏位置較為深入的區域的資源開采,在井下開采技術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崩落采礦技術和充填采礦技術。填充采礦技術主要是在進行井下開采時,根據回采面的推進,適當填充采空區,以防治礦井崩塌情況的發生,這種技術多用于開采區所在環境地形特征較為復雜的區域。崩落開采技術的主要是在開采過程中不分礦柱、礦房,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對圍巖進行崩落,對形成的采空區進行填充,提高對低壓的管理。通常情況下,回填采空區的填充材料一般為冶煉廠的廢棄石料或冶煉廢渣,以節省工程資金,提升資源利用率。
2.3緩傾斜層開采技術
在采礦工程的施工中,常會遇上緩傾斜層的礦產地區,與其他的礦層相比緩傾斜的礦層在開采方面具有一定難度,在數量方面也占據著我國開采礦層的較大比例。因此,對緩傾斜層開采技術進行分析也是采礦工程實施中的重中之重。在緩傾斜層的開采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兩方面的技術要點,一方面是利用刨礦機等體積較小的機械設備將進行采礦工作,進而提升采礦效率,促進采礦技術向信息化與科學化發展。另一方面既是在應用緩傾斜層開采技術的過程中,對礦層的薄厚進行開采判斷,對于厚礦層的開采應注意礦層的支架結構是否穩固,對于薄礦層的開采則應注重礦產的壓壞損傷。
2.4填充開采技術
在我國的采礦工程實施中,填充開采技術是進行礦層開采時期使用較為頻繁的一種礦產開采技術。該種技術是我國一種較為傳統的煤礦開采技術,在實施過程中不僅對礦層的地下環境進行保護,在開采中還可以對煤礦資源進行最大程度的開采與回收。因此,該種煤礦開采技術成為我國現階段煤礦開采中使用次數較多的技術。填充開采技術既是在進行煤礦資源的開采搬運過程中對開采出的地下采空區進行及時的填充與支撐,以避免煤礦開采區的上層巖石土層出現塌方現象,降低采礦工人受到生命威脅與采礦企業受到財產損失的機率。該種開采技術不僅適用于礦洞周圍的礦石、土層、圍巖等支撐物體不穩固的礦層中,而且也適用于地表需要保護的礦產地區、擁有貴金屬礦床的產區以及各種礦產儲存條件復雜的礦產區。
3采礦工程的施工安全保護措施分析
采礦工程本身的危險系數極高,如果采礦技術出現問題,將會導致采礦工程施工作業中發生嚴重的事故,不僅會威脅到采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還會對采礦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為此,在采礦作業中必須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采礦作業的內容建立生產責任制度,根據工作崗位制定全面的操作流程,以便為施工人員提供參考,保障管理制度的落實。采礦作業中,會根據工程特征制定安全生產目標,但目標是總體目標,要根據每項施工環節的內容進行具體的分解,逐級落實到施工作業中,強化每一位參與到采礦作業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并依照責任體系進行安全管理,一旦在檢查中出現任何問題或存在安全隱患,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的處罰,以此提升施工人員的責任感,保障能夠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與安全生產標準規范操作行為、落實管理工作。第二,綜合應用多種檢查與管理方法,避免安全管理與安全措施落實過程中出現漏洞。例如,制定日常檢查制度、專業檢測制度、全面檢測制度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工程施工的安全情況,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或威脅到安全生產的因素,要及時與相關責任人取得聯系,責令其進行整改,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前提下,提升施工安全度;如果存在安全隱患較為嚴重,應責任施工單位停工整改,符合標準后再進行施工。檢查中,要全面記錄檢查情況,并上傳到計算機進行存檔,以便方便查閱與管理。第三,安全措施的制定要結合礦山的實際情況。在正式施工作業前,要對礦山的情況有全方位的了解,分析在施工作業中可能出現的災難事故,并作好應急預案,要求所有一線施工作業人員掌握預案內容,以便在事故發生中,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減少人身傷害;同時,定期組織救助演練,保障施工人員掌握自救與逃生技能,在一線施工中配備救援設施與設備,盡可能的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使施工人員的生命健康得到保護。第四,施工作業中要重視窒息災難問題,尤其是地下礦漿施工中要做好通風管理工作,完善通風設備,定期檢查通風量與通風速度、質量,保障與我國采礦作業規定標準相符合。
4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采礦業技術的進步,而技術進步又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各種物資。采礦工程由于環境繁雜,因此所運用的技術也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以具體工程為依據選用合理技術,從而使開采效益得到保障,并使整個工作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為了使效益及安全同步發展,企業除了加大技術發展的重視力度,還要加大制度、培訓及規劃力度,從而使采礦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性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常小強.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的研究與探討[J].能源與節能,2016,29(9):169-170.
[2]耿志飛.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的研究與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2016,26(12):140-141.
[3]薛虎山.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的研究與探討[J].科技展望,2015,21(15):138.
(作者單位:中鐵資源蘇尼特左旗芒來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