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
摘要:當鐵路線路具備良好的狀態時,能夠令列車運行得更加穩定、安全,可是由于鐵路線路長時間處在各種地域中,在運用時線路較易產生變形或路基下沉的狀況,對列車正常運轉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應當將線路維護工作做好,及時找出線路內具有的問題并給予處理,以便鐵路能夠更加安全、更為穩定。
關鍵詞:鐵路線路;病害;養護維修
1 鐵路線路常見病害原因
由于鐵路長時間處在各種環境中,使用中會產生路基下沉的狀況,對正常運轉造成影響。
1.1 鋼軌接頭產生病害
對于鐵路線路而言,鐵路線路內的鋼軌接頭十分薄弱。這是因為列車在通過線路接頭時,會在前行時形成前進的動力,這一動力會令鐵路線路遭受較大的震動,以此令鐵路線路的狀況出現變化。一旦產生這一病害,則會加快列車對接頭處形成的損傷,而且令病害范圍越來越大,最終整條線路的正常運轉均遭受影響。
通常而言,鐵路鋼軌產生接頭病害無法避免,這是由于鐵路線路內會具有更新的鋼軌以及未更新的鋼軌,當鋼軌進行磨合時,會造成一些高度差,這些高度差令接頭病害產生。而且在鐵路通過一段時間后,鋼軌接頭處的零配件會產生磨損乃至松動的情況,這些問題對鋼軌接頭具有較大的影響。并且,因為鐵路線路大多在露天環境中,所以在惡劣天氣乃至自然災害下,接頭處較易發生故障,阻礙鐵路的正常運轉。
1.2 施工不標準引發的鋼軌損害
鋼軌鋪設過程中不按照標準施工規定去建設和驗收所引發的鋼軌損害問題時有發生。比如說鋼軌曲線超過規定高度,導致磨耗加大;施工與設計不符,施工過程不標準,增加撞擊力和頻率,產生的損耗;由于鋼軌的縫隙較大影響列車運行的穩定性而產生的沖擊力對鋼軌的損害;鋼軌的基礎處理不當,發生不均勻性沉降,引發鋼軌受力的不均等。
1.3 鐵路曲線鋼軌病害及成因分析
第一是運輸過程中荷載對鋼軌產生的磨損和偏載現象。鐵路線路運輸任務較重,來往的客、貨車輛較多,尤其是一些重載車輛通過時對鋼軌的碾壓力較強,鋼軌在碾壓力作用下受到極度磨損,與此同時,外股鋼軌受力還存在不均勻現象,這就加重了鋼軌的磨損和偏載現象的發生,導致在運行的過程中機車輪與軌道接觸面吻合度出現偏差,影響軌道的使用壽命和安全;第二是鋼軌的養護工作不到位產生的軌道磨損。鋼軌的曲線圓順度不達標、正矢超限、列車行駛過程中運行狀態控制不當等情況都會導致車身搖晃,增加鋼軌磨損;在設計時或者施工時出現的偏差,導致軌道間距不合理,從而發生機車輪與軌道接觸時的吻合度較差的現象,這也會產生車身搖晃而加劇對軌道的磨損;還有就是軌道的材質不達標,出現的磨損加劇問題。
2 鐵路線路常見病害整治及養護維修
2.1 曲線鋼軌病害預防
加強對曲線鋼軌病害的預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保持正矢不超過限制,定期對現場正矢進行檢查,通過細心的計算,全面撥正,特別是對鐵路線路中的曲線頭尾的圓順進行檢查和整治;其次就是做好緩和曲線超高順坡與正矢之前的遞減,在操作中應做到順坡與遞減應該等量進行。再次就是合理設置外軌道的高度,外軌道過高或者過小都會對軌道的側面磨耗以及內側軌道產生磨損;第四就是要不斷強化對鐵路的維修養護,確保鐵路運行處在良好的曲線狀態的基礎上,保持方向順軌面不超過一定的限度,做到這些就會很好地減少列車的搖晃程度了;第五就是調整軌道底坡,使得車輛中心落在鋼軌中心線上的,從而減少車輪與鋼軌之間的磨耗;最后就是加強鐵路線路定期養護涂油制度,從而減少對彈條扣件的腐蝕,加強線路的安全性、延長使用壽命,以保證列車快速、平穩、安全地運行。
2.2 鋼軌接頭病害預防
加強對鋼軌接頭病害的預防,主要從線路無縫化改造、鋼板與夾板的養護以及整修軌底坡等方面著手:
(1)加大無縫化線路改造的力度,提高線路鋁熱焊進度,對現存明接頭進行有效焊接、打磨,減少線路上接頭個數,使其連成一條整軌條,避免車輪與鋼軌接頭的沖擊,使其線路達到無縫化。對還未進行焊接的接頭,我們采取加強接頭的養護的方式,先要保持道床的豐滿、加強接頭的穩固,而在養護的時候,使接頭軌枕盡可能用一樣的材質,以保證支撐條件一致;其次,要經常檢查螺栓的緊固情況。因為在列車行駛中,列車的車輪會和軌道產生摩擦,往往會伴隨一定的震動,這就引起了螺栓的松動,長此以往將影響列車的安全運行。接頭松動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發生,那就是:導致鋼軌不能抵抗車輪給鋼軌的強烈沖擊,在運行過程中出現零件松動、零件損壞、列車運行緩慢等紕漏。那么,當產生上述情況的同時,應該怎么做到安全的修復呢?首先,在螺栓中間加上符合規定的三角片;然后,清理雜物,及時清洗接頭范圍內的雜物、臟污等等。做這些的目的是,防止產生堅硬的物體,造成軌道的不平順、不安全,從而大大加大車輪與軌道的磨耗力度;其次,復原高低錯牙的部位,我們要及時消除軌面的坑洼不平,使之符合國際化的水平。最后就是及時調整軌道縫隙之間的距離,這也是造成軌道接頭病害的重要的原因。因此減少軌道縫隙,使軌道縫隙保持均勻并符合規定,從而減少磨耗。
(2)加強軌道底坡的整修,就是使軌道底坡符合鐵路線路運行規定的標準。
(3)加強鋼軌與夾板的養護,首先要檢查好鋼軌確保其安全,當發現鋼軌和夾板有破損時,則要及時修復,修復不了的要及時更換;其次,及時矯正堅硬彎曲的鋼軌;再次,及時打磨或更換擦傷的軌面;最后,在養護軌道的過程中,緊固扣件,大力整修防爬設備,消除線路爬行對線路造成的破壞。
2.3 鐵路線路“狀態修”的實施
我們在做到鐵路線路病害整治和養護維修的同時,需要吸取國內外經驗,取長補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方案進行經營與管理。而積極推行設備“狀態修”的管理經驗,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鐵路事業和提高鐵路線路的工作效率。實施“狀態修”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建立健全檢測體系。綜合軌道檢測車的應用以及信息化傳輸是線路體檢體系中重要的內容,在體系中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和智能檢測等先進的計算機手段,做到對任何的檢測實時監控,同時深入分析檢測的數據,用各種手法檢測出現的問題,為鐵路線路的維修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2)界定不同設備的“狀態修”。在狀態修系統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界定設備實施“狀態修”。根據借鑒日本的管理經驗,可以將不同質量的設備做不同的分類,如將鐵路線路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為新線標準,不需要維修;第二個等級為警告值,為準備維修等級;第三個等級為干預值,即實施維修。通過這個標準來對設備進行維修。
(3)建立與鐵路線路養護維修相互適應的組織架構。比如在維修現場建立值班工區,將設備維修的責任到人;對值班人員進行合理分配,把設備的狀態當場反映給工區,使值班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有針對性地修復和整理,使之保持正常的運行。
3 結語
總之,鐵路系統的發展要與時俱進,提高服務質量,保證服務安全,這是時代賦予工務人的責任和使命,我們要加強對鐵路線路病害的探析和防治,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更加科學的技術手段,有效養護,保證運行。
參考文獻
[1]徐志軒.鐵路線路常見病害原因及養護維修淺述.[J].路橋工程.2015(07).229
[2]閆洪銘.鐵路線路常見病害原因及養護維修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6):237.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工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