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宏林
針對部分貧困戶慵懶散、等靠要等陋習,麟游縣探索推行“扶貧路上黨旗紅、勤勞致富最光榮”扶貧扶志點評活動,通過說一說、看一看、比一比、曬一曬等方式,專點“痛”處,使貧困群眾紅紅臉、出出汗,坐不住、等不起,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捆綁式點評,幫助貧困群眾勤起來。將幫扶黨員、干部與貧困群眾捆綁起來一同點評。幫扶黨員、干部和貧困戶一起向身邊的先進典型學,向村里的“能人”學,向產業大戶學,與貧困群眾交朋友、拉家常,分析致貧原因,謀劃發展產業,讓貧困戶感到有人管、有人幫、有盼頭。同時,在幫扶黨員和干部之間進行橫向比較點評,比幫扶的舉措和成效,評幫扶干部的長處和不足,激發幫扶黨員和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貧困群眾內因和黨員干部外因兩個作用,使他們攜手共進,實現干部我要扶貧和群眾我要脫貧的同頻共振。九成宮鎮御家塬村貧困戶閆德儒在幫扶干部的動員下,養羊30只,栽植新品種核桃27畝,走上了依靠發展產業擺脫貧困的希望之路。
示范式點評,幫助貧困群眾動起來。邀請黨組織脫貧致富示范基地、“十戶一體”產業互助組和黨員脫貧致富示范戶等先進典型,講述他們發展產業、勤勞致富、創新創業的真實經歷和成功經驗,實地參觀示范基地和產業現場,為貧困戶現身說法,傳經送寶,教育引導貧困戶學習先進、看齊標桿。發揮示范戶和互助組“信息共享、勞力互幫、資金互助、技術互學、銷售互帶”的平臺作用,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御家塬村通過三次點評會,全村藥材種植面積凈增290畝,產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激勵式點評,幫助貧困群眾強起來。村黨支部每季度組織評選一次優秀脫貧示范戶和后進戶,在村公示欄設立“黑紅”兩榜,“紅榜”重點宣傳季度變化最大貧困戶、優秀互助組及組長、黨員脫貧致富示范戶、產業發展帶頭人的典型事跡和脫貧成效,年末優先推薦參加全縣脫貧致富示范戶評選,弘揚“比學趕超”的正能量;“黑榜”重點曝光思想轉變不大、脫貧成效不明顯的貧困群眾,讓其臉紅心跳,知恥而后勇,幫助他們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桿。登上“黑榜”的紫石崖村貧困戶楊天軍,通過點評幫扶,徹底改掉了游手好閑的陋習,新種蘋果、核桃園4畝,套種土豆3畝,有了自己長短結合的致富產業。
對比式點評,幫助貧困群眾富起來。將勤和懶、好和差放在一起,進行橫向對比,激勵貧困群眾自我加壓,主動脫貧。將脫貧致富示范戶與貧困戶進行對比,算收入、找差距,引導貧困群眾在對比中明思路、主動學、跟著干,正確處理外部輸血與自身造血的關系,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佛堂寺村5戶貧困群眾,在產業致富帶頭人姚林東的示范帶動下,立說立干,購回60箱中蜂,加入中蜂養殖合作社。
目前,點評活動已在全縣55個貧困村全面推行,開展點評124場次,613戶貧困戶通過點評后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門路,全縣貧困群眾呈現比拼爭先、勤勞致富的良好態勢。

2月27日,麟游縣舉行決戰2018年脫貧攻堅出征儀式。66個駐村工作隊、57名“第一書記”、145名駐村工作隊員和1600名幫扶干部,攜手全縣5713戶17676名貧困群眾,全面打響2018年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