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連春
耐低溫材料焊接關鍵技術研究是“極地油船建造技術研究”專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采用理論與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冰區極低的環境和海水溫度下焊接材料和焊接技術。極地航行船舶由于其航行地域的特殊性,外界大氣和海水的溫度將很長的時間內都處于極地低溫的工況下,因此極地航行船舶的焊接結構技術較常規運營船舶均面臨較大挑戰。
本文針對極地航行油船用EH40低溫鋼焊接工藝進行探索研究,通過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得到船級社認可的WPQR(焊評試驗報告)和WPS(焊接工藝規程),研究成果可以用來支持極地油船的焊接建造。
試驗用板材EH40鋼力學性能數據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85mm的EH40鋼的縱向沖擊吸收能量要求達到55J。
本文主要闡述焊接方法為CO2氣體保護焊(FCAW)的焊接工藝研究。根據DNVGL規范的要求,焊接材料需要選用5Y級,經過焊材復驗和焊接工藝性能檢驗等項目的篩選,最終確定CO2氣體保護焊的焊接材料為產自韓國的K—81TK2。焊接試板的規格為80 mm×200mm×700mm。
此外,考慮焊評覆蓋所有位置的焊接情況,對該項目做2G、3G兩個位置的焊接試驗。經過大量的技術研究、探索試驗和與DNVGL和CCS船級社的溝通,最終確定EH40鋼CO2氣體保護焊的方案,項目的試驗研究按照預定方案逐步展開。

表1 EH40 耐低溫鋼力學性能
坡口加工采用機械加工的方式,以確保坡口表面保持鋼板原有的組織和性能。嚴格控制機加工質量,保證坡口表面平整光順。2G和3G的焊接位置粘貼陶瓷襯墊,焊接坡口角度和裝配形式如圖1和圖2所示。
(1)預熱及層間溫度 由于高強鋼碳當量相對較高,本項目用EH40鋼的碳當量為0.46,焊接性差,增加了焊接難度,所以需要嚴格把握焊前預熱并控制好層間溫度。經過碳當量和鋼板厚度的綜合考慮,加上前期試驗室的探索試驗,最后確定EH40鋼焊前試板預熱溫度為最低X℃,焊接層間溫度須保持在A~B℃之間。采用電加熱片進行預熱,采用測溫筆實時檢測試板溫度。焊接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每焊完一道都需要測量試板溫度,當試板溫度降到A~B℃之間,方可進行下一道的焊接。
(2)焊接參數 EH40鋼厚度大,屈服和抗拉級別高,尤其沖擊吸收能量-20℃縱向最小值55J。試驗板厚85mm,焊接量非常大,但是不能采用過大的焊接參數,熱輸入過大將導致焊縫的力學性能無法滿足試驗要求。本項目的焊接參數如表2所示。
(3)焊道布置 本項目用EH40鋼板厚度85mm,焊接過程中焊道依次均勻布置,焊接接頭互相錯開。每焊完一道都要將藥皮和焊渣清理干凈,防止產生夾渣等缺陷。最后一個焊道作為退火焊道,要布置在距離母材2mm以上的位置,本試驗的最后一道焊道布置如圖3所示。焊后外觀如圖4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出蓋面層焊道的布置情況。

圖1 2G焊接接頭設計

圖2 3G焊接接頭設計

圖3 焊道布置示意

圖4 焊后外觀

圖5 MT探傷檢測

圖6 UT探傷檢測
(1)檢測 焊接結束進行外觀檢測,48h后進行探傷,根據DNVGL和CCS規范要求需要進行MT和UT探傷檢測。本項目所有檢測項目報驗DNVGL和CCS船級社。將焊縫的正反面分別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滿足規范要求。圖5、圖6分別為焊后MT和UT探傷檢測現場。
(2)機械加工和性能試驗 根據DNVGL和CCS規范要求,本項目2G、3G兩個位置力學性能種類和數量:拉伸試驗橫向2個(510MPa);彎曲試驗側彎4個(4t,180°);宏觀1個;硬度1個(HV10≤350);沖擊5組(-20℃,縱向47J)焊縫中心表面1組和根部各1組,熔合線表面1組和根部各1組,熔合線外2mm表面1組。性能試驗的結果全部滿足方案要求。
研究成果制作WPQT報告的同時編制了焊接工藝規程,得到DNVGL和CCS兩家船級社的認可,焊接工藝可以應用到極地油船的焊接建造中。本項目的研究填補了國內耐低溫EH40鋼焊接工藝的技術空白,焊接工藝滿足焊評試驗的所有檢測項目。該項工藝技術為極地油船的焊接建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表2 焊接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