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愛玲

一次沙龍活動上,我重遇了兩年未見的Sophia。她神采奕奕,笑容清朗,看上去比幾年前更加年輕,但懷里竟然抱著8個月大的二胎寶寶。
5年前我和Sophia認識的時候,她是一家知名培訓機構的HR總監,后來在朋友圈看到她去德國進修,我一直以為是單位的公派留學。直到這次重遇,我才了解,這幾年她走了一條如此勇敢又精彩的路。
2012年,Sophia升為HR總監,先生溫文儒雅,兒子聰明可愛。這幾乎是30歲女人標準的人生贏家模板。
但這不是Sophia想要的模板。
她對古建筑有著特殊的情結。多年來利用各種假期,訪遍各地古建筑遺跡。35歲,她第一次申請了德國安哈爾特大學歷史建筑保護專業研究生。為邁出這一步,她考了三次雅思,做了未來兩年的家庭收支預算,安排好了全家老小的日常,在與先生正式商量赴德進修計劃的啟動時,卻撲面迎來一個霹靂。
先生羞愧又懊悔地向她坦白,家中全部積蓄被他拿去投入股市,本想大賺一筆給她一個驚喜,卻遭遇暴跌被死死套住。
Sophia對我說,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離婚。我能想象,那種被氣憤、心痛以及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夾雜在一起的沖擊,是如何痛徹心扉。
“后來呢?”我問她。
她笑:“還能怎么樣?事情已經發生了,他也很后悔,覺得很對不起我。那就一起面對吧。”
Sophia把留學計劃推遲了一年。這一年,她一邊開源節流緩解經濟困局,一邊修復感情度過婚姻危機。一年后,她正式收到錄取通知,辦好簽證,獲得先生和兒子的支持,向公司提交了辭呈。
老板挽留:“你這時候辭職,就意味著年終獎、股權、分紅,都自動放棄了。”
親戚炸鍋:“三十好幾的女人,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干要出國讀書?不掙錢還得多花錢,腦子壞了吧?”
這就是一個女人現實與夢想間的博弈。
我看過太多人戰戰兢兢思索,小心翼翼衡量,生怕做了“性價比”不高的抉擇而無力挽回,最后只得讓夢想屈從現實抱憾終生。
Sophia說:“我26歲時沒有條件和資本去做,如果36歲還不去做,恐怕未來就再無可能。我若付不起眼下的代價,那以后就更付不起了。現在我想好了,這個成本我愿意承擔。”
她堅定地飛去了地球另一端。重歸大學校園,像重回熱氣騰騰的青春,白天上專業課泡圖書館,晚上練口語,周末做海淘代購。
她的耐心細致和盡職盡責,讓她擁有極佳的人緣和口碑。這份無心插柳的兼職,竟成就了第二份事業——她用代購收入支撐了留學的全部費用,沒花一分積蓄,且仍有盈余。
兩年后的今天,Sophia不再是頭頂光芒的HR總監,卻有了更多身份——二胎媽媽、家庭保險顧問、理財規劃師。
當身邊眾多女人還在為要不要二胎糾結,為職業晉升還是轉型猶豫不決,為拼殺職場還是回歸家庭搖擺不定時,Sophia已把一切云淡風輕地化解。
最重要的是,她變得更美了。笑容里有少女般的透明,眼眸熠熠生輝,臉龐光澤盈潤,那是一種洗練淡定的美。
現在,我更羨慕Sophia這樣的女人。
她們潤物細無聲,卻敢于聽從內心的吶喊,不畏艱難困苦阻力重重,心口始終寫一個“勇”。她們經歷過失望,遭受過傷害,仍能在失望與傷害之后將自己拯救。她們沉心靜氣接納生活的咸澀,寬宥他人的錯誤,忘卻煎熬的苦楚,讓自己永遠擁有清澈美好和熱情飽滿的生命。
什么陽春白雪,什么崢嶸歲月。沒為夢想拼盡全力,你就永遠不懂這一程有多少收獲。沒為自我決然堅守過,你就永遠不知道路的盡頭有多豐厚的禮物。
當一個女人有靜氣也有深情,懂得折返也敢于逆行,能在暗夜里忍耐,也能在陽光下招展的時候,她的美,就再也不會隨年齡而凋敝耗散。
有人心有惴惴唯恐四面楚歌,有人紅顏鏗鏘只管邊走邊唱。如今我深信,讓一個30歲女人無懼衰老的理由,有太多太多。
是閱歷,學識,氣度;也是自我,情愛,財富。是你讀過的千卷書,行過的萬里路。更是你對自己永不止息的愛,對夢想永不放棄的追逐。
女人只有最美的姿態,無所謂最好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