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戰爭時期,各方大量埋設各種各樣的地雷,總數約400多萬枚,當時,只有2%的得以清理。波黑維和警察總部發布公告,要求所有在任務區活動的人,要盡量減少徒步外出次數;如果走路,也只能走水泥路面和硬路面。未經探測的草地、山區、灘涂、叢林,嚴禁入內。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維和警察不可能見到這樣的地區繞道走。
依照國際慣例,所有維和警察抵達任務區之后,都要不分年齡長幼、職務高低甚至性別特征,全部分配到基層哨卡巡邏值勤。2001年1月5日,中國首批維和警察一行5人剛踏上波黑土地,立即被分散開來,分配到波黑各地,各自為戰,這是很富有挑戰性的。
談鈞到布爾奇科行政特區上班后的第二天,就直接感受到地雷的巨大恐怖。那天,他們接到報案,一個女孩在屋后樹林中玩耍時,被地雷炸傷,已送往醫院。談鈞等人在當地警察的引領下,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根據分工,警察的工作是測定雷區范圍,而排雷工作則由多國穩定部隊的工兵負責。地雷的威力,對中國人來說是用不著解釋的,因為打小誰都看過電影《地雷戰》,那一個個土制地雷把日本鬼子炸得人仰馬翻的場面,深深地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出國前,談鈞在國內接受過排雷培訓,但現在要面對樹林里、草叢下的高科技地雷,可以想象其危險性有多高。
為了測定這片雷區的范圍,警察們手持探測器,拉開距離,慢慢往樹林里走,每個人走起路來腳上猶如穿了鉛鞋,每邁一步腳都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疏忽,而且,后面的人踩著前者的腳印,也是毫厘不差。經過近兩小時的仔細探測,終于確定了雷區分布范圍。警察們立即用醒目的警戒帶把這片區域圍了起來,并用對講機將具體位置通知了多國穩定部隊。
聯合國總部的“每日報告”中,幾乎天天都有發現地雷或人員觸雷傷亡數據。2001年3月的一天,福查邊檢站接到報告,轄區內發生了一起地雷爆炸事件。劉耀南與同事們驅車前往事發地,調查爆炸緣由。原來,遇難者是一位65歲的穆斯林老大爺。波黑內戰打響后,為了躲避戰火,他逃離了家園。前一天,他九死一生,剛剛返回自己戰前的家園,在整理園子的垃圾時,由于忘記了當年的埋雷準確位置,不小心踩響了自己親手埋下的地雷……他的雙眼還微睜著,顯然是死不瞑目。戰爭未能奪去他的生命,當他滿懷希望回來準備重建家園時,一顆地雷卻讓他不幸身亡,這個現實真是太殘酷太悲慘了!
劉耀南的辦公室設在一個集裝箱里,箱后十來米處是一條小河,沖刷廁所的水,就是用水泵從小河中引來的。2001年12月,有一天,水泵突然壞了,一名技工到小河邊去修理,猛然發現枯草中裸露出兩顆地雷,嚇得他連滾帶爬跑回集裝箱。劉耀南馬上給當地警察局打電話,要求他們派工兵過來清除。
在波黑中國維和警察中,差一點就與地雷“零距離親密接觸”的,要數來自浙江杭州的呂志勇。2001年11月5日,作為第二批10名中國維和警察中的一員,他被分派到班尼亞盧卡市區派出所,這里共有35名分別來自20多個國家的警察。2002年1月7日,班尼亞盧卡市風雪交加,氣溫在零下3-8℃之間。雪地行車安全,成了任務區的頭等大事。那天,呂志勇像往常一樣,去監督驅逐非法侵占戶,車子經過一片白皚皚的山地,正要拐上一條山徑時,他的心里突然產生了一種不祥之兆。于是,他本能地減慢車速,仔細查看周圍有沒有雷區警戒標志,但地上白茫茫的,沒有發現什么意外情況;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停下車,指揮車上的人在樹叢下面細致觀察。過了一會兒,有人尖叫了一聲,原來,在白雪覆蓋下,黃底紅框的雷區標志赫然在目!事后,呂志勇感到背上涼颼颼的,嚇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要不是第六感覺幫忙,再往前面開幾米,一車人可就要全部光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