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是國際社會可以支配使用的一個重要手段,目的是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
1948年,聯合國在中東地區設立了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由此發起了第一次維和行動。自此至今,在世界范圍共開展了68次維持和平行動。目前,有15個維持和平行動正在4個大陸進行。
1988年,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維持和平行動及其部署事宜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授權,并須事先征得東道國政府同意,通常也須征得其他有關各方的同意。維和人員可能包括軍事人員和警察以及文職人員。維和行動可能由軍事觀察特派團或維持和平部隊或兩者聯合組成的人員執行。軍事觀察特派團由不配備武器的官員組成,其任務主要是監督協議或停火協定的執行情況。維和部隊的士兵手中雖有武器,但多數情況下只能用于自衛。
維持和平行動所需的軍事人員由會員國自愿提供,并得到會員國的資助。
聯合國秘書處下設維和部,具體負責維和行動。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依然是其本國軍隊的成員,受派遣國軍事法規、條令、條例的約束。在維和行動中受聯合國的指揮。維和官兵身著本國軍服。為了表明他們的維和人員身份,一律頭戴藍色貝雷帽或頭盔,佩戴聯合國徽章。
聯合國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為和平行動配備警察,他們的常規任務僅限于監測、觀察和報告。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監測活動中加入了咨詢、指導和訓練部分,對派遣警察幫助執行安全理事會任務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共有超過11000名聯合國警察部署在聯合國11個維和行動中,即聯海司法支助團、聯阿安全部隊、南蘇丹特派團、聯中穩定團、聯剛穩定團、聯塞部隊、科索沃特派團、馬里穩定團、達爾富爾混合行動、西撒特派團和聯黎部隊。
自1948年至今,共有來自將近130個國家的100多萬軍事、文職人員和警察參加了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維和人員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有超過3500名維持和平人員為和平事業貢獻出了生命。